當近7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
圍坐在一張桌子旁
一起大開「腦洞」
討論未來20年科技和人類的未來
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今天迎來壓軸大戲——
莫比烏斯∞論壇
「莫比烏斯」∞是個啥?
它是一個數學及哲學概念
意思是無窮大、無極限
也代表了科學和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為了體現這個主題
主辦方特意將會議桌擺放成了∞形
科學家面前還放置藍粉兩色卡片
希望他們留下對論壇和上海的寄語
由於每人限定一張PPT
且只能發言三分鐘
這意味著
每位科學家都要在有限的時間裡
濃縮滿滿的乾貨
在這張「∞仙桌」上
這些頂尖科學家們都聊了啥?
No.1
未來會出現「超人」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有可能出現如同科幻電影中的「超級人類」嗎?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分享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說,未來幾十年就會有一些新形式的大腦出現,本世紀末一定會出現真正的超級大腦。
喬治·斯穆特三世暢想了三種「超級人類」的形態:一種是轉基因的人類;一種是通過手術增加新的關節,獲得新的能力;還有一種是電子化或者IT化的人類。
「『超人』將能完成人類80%到90%的工作,他可能帶來的影響就跟我們發現外星人一樣大。」喬治·斯穆特三世說。
No.2
你會想活到150歲嗎?
如果未來條件允許,你會想活到150歲甚至更久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2012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麥可·希茨說,我們必須搞明白,在110歲和120歲時,你到底想要做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可能還有未盡的事情需要做。但是,我們在那個時候,身體的能力已經很少了,我覺得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說,假定我們可以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我們可能可以活到500歲。但是也有這種可能,你活的時間越長,你有疾病的時間也會越長,你可能會帶著癌症活50年。
No.3
人類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人工智慧是在莫比烏斯論壇上被反覆提及的一個詞。
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認為,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生活,也帶來很重要的新問題。比如,人類與計算機間的分工如何進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提出能夠解釋機器學習的理論,不然,計算機永遠是「黑箱操作」,如果我們就此開展探索的話,我們就將開創一門新的科學。
2010年圖靈獎得主萊斯利·瓦利安特援引了「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1951年在BBC廣播講座時所說的話。圖靈認為,人類永遠無法被機器所模仿,機器只能模仿非智能的特徵而已。因此,瓦利安特認為,試圖去製造一個思考的機器,整個過程還是充滿問題的。他對此持謹慎的態度。
No.4
有些人一生下來就快樂?
「一些孩子他出生下來就是很快樂的,還有一些孩子出生下來就不太開心,這背後可能是我們的基因決定的。」2018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麥可·格倫斯坦提出了這個有趣的觀點。
麥可·格倫斯坦說,人們的幸福感會受到後天行為的影響,但其中也有一些先天因素,他對此已經有長時間的觀察。人們會感到抑鬱、難過,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疾病和藥品的問題。這是一個超越科學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來解決。
199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的發言也同樣圍繞「幸福感」。他說,有數據顯示,科技越發展,人們反而越不幸福。這是因為我們只看相對的東西,把自己和身邊人、和鄰居、和同事相比,把現在的情況和去年的情況相比等等。
他說,未來,情緒方面的障礙阻止人們獲得幸福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而現在神經科學要做的就是探究這個問題,也就是通過科學手段,會不會讓人們更有幸福感。
No.5
「謝耳朵」原型:必須警惕三個挑戰
論壇上,美劇《生活大爆炸》裡年輕「謝耳朵」的原型——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李·格拉肖在發言中直言,我們人類必須警惕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三個挑戰。
其中一個來自太陽。謝爾頓說,太陽可能在未來5億年會變得無比炙熱,使得地球上無法再生存人類。
第二個是一些短期威脅。比如核武器,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仍然受到核武器和核戰爭的威脅,必須降低核武器使用和核威脅發生的機率。還有流行病毒,它們可能會造成全球大範圍的疾病和傳染,年輕科學家應該聯起手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個是氣候變化。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不斷增長,這樣的情況不容樂觀,需要全世界引起關注。
這些充滿腦洞的「莫比烏斯」
是科學家們寫給未來的一封信
遇見未來
預見未來
今天下午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正式閉幕
這場論壇留下的漣漪
還會在滴水湖畔迴蕩很久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