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走到一起的叫做婚姻,因為婚姻,走到最後的才叫家庭。夫妻之間,不是說你情我願,就能走到最後,真正的婚姻生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感悟。
二十歲的夫妻,不會懂得三十歲夫妻的相處之道,三十歲夫妻,不會懂得四十歲夫妻之間的彼此理解。所以婚姻越久,感悟越多。
小如和方輝是自由戀愛,他們逢人便說,兩人是一見鍾情,但熟悉他們的朋友都知道,兩人真正走到一起時,已經認識大半年了。不過小如和方輝兩人更願意相信兩人是一見鍾情的。
不得不說,小如和方輝的三觀很合,無論是和朋友相處方式,還是生活習慣,都很相似。因此朋友們都很看好這兩人的婚姻。
婚姻一開始是兩個人的事,但是時間越長,就會發現,真正的婚姻其實是兩個家庭的事,夫妻兩人,只不過是這兩個家庭的潤滑劑。潤滑劑的好用不好用,決定夫妻之間的婚姻會不會長久。
小如和方輝的性格很相似,她自以為只要自己平時和方輝一樣,婆婆家自然都非常喜歡她。但她不知道的是,兒子和兒媳在婆婆心中,是有很大區別的。
每當周末時,小如如果睡個懶覺,婆婆就會說小如太懶了,但方輝如果睡個懶覺,婆婆就會說兒子上班太累了,應該多休息會。甚至有時方輝要求兩人多睡會,婆婆就會說是小如帶壞了方輝。
也許正是因為小如和方輝兩人的性格太相似了,小如忍受不了婆婆的嘮叨同時,方輝也忍受不了小如的嘮叨。兩人由之前小聲嘮叨,到最後的大聲爭吵。
夫妻之間,每一次爭吵,都會對對方有一份不滿,所以小如和方輝,爭吵的方式由原來的婆媳關係,到最後的家庭瑣事。兩人誰也不讓著誰,越吵,夫妻關係越淡。
好的婚姻需要兩人的共同經營,互相理解和互相忍讓,是一劑良藥。真正懂得的父親,即使吵架,也會越吵越相愛。
梁濤又辦錯事了,只聽夏晴大聲的責備他。梁濤即使錯了,也不認錯,大聲指責夏晴不要在嘮叨了。夏晴又說了幾句就不再說話了。梁濤出門時,夏晴不斷的囑咐他,天冷了,多穿點,到外面不要不捨得吃。
說實在的,在領居們眼中,梁濤和夏晴三十歲時兩人就應該離婚。兩人湊活了這麼多年,還沒離婚,真是一個奇蹟。
梁濤人比較老實,夏晴脾氣暴躁,但很會來事。他們剛結婚時,梁濤說夏晴長得漂亮,夏晴說自己就想找個老實的男人。
夫妻之間,如果性格相差太大,爭吵就成了家常便飯。梁濤覺得,夏晴怎麼說自己都行,唯獨不能說他母親的不是。夏晴覺得,有些事,梁濤不願意去說,那就只能自己去說了。
兩人在最平常的事,就出現了這麼大的矛盾。所以她們家成了鄰居們的笑柄。剛開始還有人在他們家門口看熱鬧,時間久了,即使他們夫妻打起來,鄰居們也懶得看了。只等的看最後一場戲,那就是梁濤和夏晴離婚。
可是過了這麼久,梁濤和夏晴每日還是不斷的爭吵,但始終沒人提過離婚。甚至連村裡剛結婚的小如和方輝都鬧過好幾次離婚,他們夫妻依然恩愛。
有一次梁濤的母親在大街上閒聊,忽然聽到年輕夫妻小如和方輝又鬧離婚了。梁濤母親笑著說:別看我兒子老實,每次和媳婦吵完,都能說上很長時間的好話哄媳婦開心。別看我媳婦厲害,每次吵完架就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小貓。
老年人常識,夫妻之間,床頭吵架床尾和。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有一方做出讓步,或者夫妻雙方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忍讓。
梁濤和夏晴之所以能夠在爭吵後,夫妻依然恩愛,那是因為他們互相理解。在別人看來他們是爭吵,但在他們之間,爭吵就是促進夫妻感情的潤滑劑。
時光荏再,一轉眼梁濤和夏晴已經成了中年夫妻。當方輝不解的問,夫妻之間如何相處時。梁濤沒有那麼多大道理可講,也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開導。只是頗有感悟的說道:想想自己年輕時和夏晴爭吵的往事,自己都覺得好笑。
梁濤的這句話,說出了他和夏晴走到現在,甚至還能走到最後的原因。但是正處於年輕夫妻的方輝,估計很難懂得梁濤的那份感悟。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夫妻之間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