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聾啞外賣小哥成「單王」:兩年沒和顧客說一句話,服務全滿分

2020-12-13 半島都市報

科技自帶溫度。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新冠疫情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外賣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管是點外賣的用戶還是送外賣的藍騎士中,都有殘障人士,他們能夠同步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嗎?餓了麼發布的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平均送單量高出行業均值10%,很多成為「單王」,好評率也更高。而針對這部分用戶和藍騎士,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也在不斷優化無障礙版本,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

圖片說明:殘障藍騎士佩戴義肢(右前臂)送外賣。

殘障藍騎士送單量高出平均數10%

32歲的周海濤是青島的一名藍騎士。因為先天失語,他的求職歷程一路坎坷,直到兩年前成為蜂鳥專送騎手。

「您好,我是蜂鳥專送騎手,是一名聾啞人,不能說話,有任何問題的話請您給我發信息,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每一單,周海濤都會用簡訊提前通知用戶。

儘管溝通不便,周海濤卻是站點的單王,他沒有訣竅,靠的是比別人更勤奮、更用心。「每一單都送得特別仔細,很多顧客給好評。像疫情期間,也都堅持出勤,晚上經常幹到很晚。」配送站站長說,站裡的同事都叫周海濤「濤哥」,這個稱呼裡包含著同事們的敬意。

在餓了麼藍騎士團隊中,還有不少像周海濤一樣是殘障人士。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餓了麼平臺持續為殘障人士開拓就業崗位。他們中的很多人,通過這份職業,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甚至成為青年人奮鬥的榜樣。2020年初,在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頒獎典禮上,90後獨腿獨臂藍騎士董洪喜就作為十大年度網絡人物站上最高級別的領獎臺。

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送單量比行業水平高出10%,很多是站點單王,好評率也更高。這背後,凝聚著他們辛勤的汗水,也展示著奮鬥的光彩。

圖片說明:董洪喜獲評「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人物

定製版騎手APP幫助殘障藍騎士溝通

餓了麼數據顯示,藍騎士團隊中有超過2000名殘障人士。殘障藍騎士的奮鬥精神讓人感動,但他們尤其是聽障藍騎士在和商家、客戶溝通時,存在著無法克服的障礙。為了幫助他們順暢地溝通,提升工作效率,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一直在努力。

在江蘇南京、山東煙臺等地,「無聲騎士團」已經被當地市民熟知,這些由聽障藍騎士組成的配送團隊,使用的騎手APP和通用版本不同。在定製版本中,針對普通送達、超時送達、問路、取餐等不同場景,騎手APP設置了多種話術模板,可以快速調取。

「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們請一位聽障藍騎士體驗這些定製功能時,他眼神裡那種興奮的光彩。他們非常在乎和用戶的溝通,客戶打電話過來又沒有辦法應答的時候,他們最著急,這些功能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參與定製功能設計的互動設計專家阿漁說。

這樣的定製功能還在不斷地優化和擴展。在新的測試版本中,如果用戶的訂單由聽障騎士配送,那麼餓了麼APP界面上會出現提示,建議用戶採用線上文字溝通的形式聯繫騎士。

視障人士可以自由點外賣了

和殘障藍騎士相比,殘障外賣用戶的數量要大的多。尤其是視障用戶群體,在點外賣時需要一些輔助功能才能操作。餓了麼上線並不斷優化無障礙功能,從代碼層面做無障礙支持。這樣一來,視障用戶就可以依靠系統自帶的屏幕閱讀器,通過聲音獲取店鋪及餐品信息,從而做出下單決定。

「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對我們來說最難的是建立無障礙意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開始並不了解什麼是無障礙設計。我們就不斷地和視障用戶當面聊,面對面地感受他們的需求,自己上手體驗屏幕閱讀器怎麼操作。這樣做出來的測試版本,再請視障用戶去體驗,提修改意見,不斷優化。」餓了麼資深互動設計師完顏紹雪說。

在一次可用性測試中,一位視障用戶發現自己可以讓APP店鋪頁滾動、可以給奶茶選擇甜度、加不加冰時,臉上那種高興的表情,讓技術小夥伴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通過無障礙設計,視障用戶可以通過餓了麼APP順暢地下單,點餐品,下單買菜,享受「萬物可送」的便捷生活。

相關焦點

  • 青島聾啞外賣小哥成「單王」:兩年沒和顧客說過一句話,服務全滿分
    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新冠疫情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外賣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管是點外賣的用戶還是送外賣的藍騎士中,都有殘障人士,他們能夠同步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嗎?餓了麼發布的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平均送單量高出行業均值10%,很多成為「單王」,好評率也更高。而針對這部分用戶和藍騎士,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也在不斷優化無障礙版本,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
  • 外賣小哥頂著高溫送餐,坐樓梯口休息,女顧客一句話他落淚了
    外賣小哥頂著高溫送餐,坐樓梯口休息,女顧客一句話他落淚了現在正值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都不想出門,而外賣就成了人們的首選。外賣行業看著賺得多,其實是非常累的。特別是中午,外賣到了業績最旺盛的時候,外賣小哥要頂著高溫在大街上開車送外賣。
  • 青島「深夜外賣單王」勾金寶:幹騎手一個月成了臺東「活地圖」
    半島記者 婁花中國人的深夜味蕾,半數靠外賣滋養。而那些在酷暑寒冬中,為「解救」飢腸轆轆的人們而披星戴月的外賣小哥,又何嘗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超人。8月26日,記者採訪獲悉,來自哈爾濱的「青漂」勾金寶今年3月份正式加入外賣騎手隊伍,儘管從業時間不長,但憑藉一股百折不撓的韌勁,日接單五六十件,好評率高達95%,成為青島地區的「深夜外賣單王」。一分鐘內爬七八層樓勾金寶已經在青島工作了五六年,今年3月份成為一名餓了麼騎手,為臺東商圈三公裡範圍內的市民送餐。
  • 外賣小哥凌晨送外賣,顧客要求睡在電梯裡,顧客:還年輕
    外賣小哥凌晨送外賣,顧客要求睡在電梯裡,顧客:還年輕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 期待關注其實在這個社會上,幹什麼行業都不容易,尤其是底層的勞動者,更是為了多掙那一塊錢而不惜拼命的去幹活。像穿梭在城市裡的外賣小哥,他們更是為了多跑一單而常常犧牲掉自己正常吃飯的時間。這不,外賣小哥小朱為了每天多跑幾單,凌晨開始接單,誰知意外被困在電梯裡,顧客不但讓小朱睡在電梯裡,還在網上曝光他的信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外賣小哥失誤打翻餐盒,先道歉顧客說「不礙事」顧客留言看哭小哥
    ,外賣這個行業還真的是非常考驗人性的行業,有很多外賣小哥都體驗了這其中的滋味,哪一行也都是由辛酸史呀。外賣小哥失誤打翻餐盒,先道歉顧客說「不礙事」顧客留言看哭小哥。雖然說外賣這一行業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帶是就連一些企業和崗位都有殘疾人,他們也會加入這樣的工作行業當中,但是對於外賣行業卻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規定,那就是在送餐的時候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給顧客送達,如果超出時間那也是會被扣錢的,有時候還會讓顧客投訴,一旦投訴那就會影響自己的工資,就是因為這樣在送餐的路上總免不了會出現一些意外,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個外賣小哥在送餐的過程當中就是因為不小心將顧客的餐盒打翻了
  •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2個小時,顧客狠話還沒說出口,他卻先說這話?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2個小時,顧客狠話還沒說出口,他卻先說這話?現在叫外賣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事情,無論是休息在家還是工作中,不想出去吃飯都會叫一份外賣,就有專門的外賣人員給送上門,既方便又省事。而大家在點外賣的時候,可能會碰到外賣小哥送餐遲到,有時候遲到的時間特別長,嚴重影響了顧客的用餐心情,所以很多人會給差評。但是近日,有網友說她點外賣,小哥遲到了兩個小時,她滿肚子的氣在將要說狠話的時候,外賣小哥不停的說「對不起」,讓她感動!該網友說她有次在公司點外賣,但是都過去兩個小時了,還是不見外賣小哥的身影。
  • 外賣小哥被打成顱腦損傷半月板撕裂 打人顧客也做過外賣員,警方:已刑拘
    近日成都溫江,一名外賣小哥在送給顧客外賣,因為沒有敲門而是打電話,顧客卻對這名外賣小哥毆打,導致受傷住院。案發當天外賣小哥馮某像往常一樣在接送外賣,再接到這一份外賣上面的備註寫著"不要打電話,到了敲門"。
  • 青島人|「深夜外賣單王」勾金寶:幹騎手一個月成就臺東「活地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人》欄目與您見面了,讓我們一起用文字和影像為身邊人的精彩人生來喝彩!  文/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中國人的深夜味蕾,半數靠外賣滋養。而那些在酷暑寒冬中,為「解救」飢腸轆轆的人們而披星戴月的外賣小哥,又何嘗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超人。
  • 外賣小哥英文送餐變單王 打算學習用英文報菜名
    外賣小哥英文送餐變單王 打算學習用英文報菜名時間:2017-04-03 19:40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賣小哥英文送餐變單王 打算學習用英文報菜名 80後外賣小哥英文送餐 放棄鐵飯碗:年輕人就該做喜歡的事!
  • 外賣小哥將餐盒不小心打翻,顧客笑說「不礙事」看到留言卻哭了
    而在前幾年,又出現了一個平臺,那就是外賣平臺同時也多了一個職業,那就是送餐員,而因為外賣的迅速崛起也是解決了很多,由於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吃飯的年輕人和一些非常懶的人的就餐問題,但現在卻有人說道外賣這個行業那是一個很考驗「人性」的行業。外賣小哥把餐盒不小心給打翻了,顧客笑說「不礙事」看到留言卻哭了。
  • 南京| 聾啞外賣員一天送餐40單:要給老婆幸福
    由於聽不到聲音,高德進騎起車來很平緩,自覺躲避車輛,等紅燈時也不像其他小哥一樣,總是想著躥到前面去。到了樓下,高德進拿出手機,發送了當天第一條簡訊,「您好!您的滴滴外賣已送到,請開門,我是聾啞人,不方便接聽電話,有事可以信息通知我……」等高德進走進樓裡,男生剛好下樓。取餐和送餐,都沒有過多的交流。不過,送餐的過程並不總是這麼順利。
  • 接到訂單後的外賣小哥,看到備註手足無措,女顧客:我沒開玩笑
    接到訂單後的外賣小哥,看到備註手足無措,女顧客:我沒開玩笑。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行業流行了起來。比如外賣小哥,大家在點外賣的時候,都會發現有一個備註,其實,備註的原因是可以讓客戶根據自己的口味來給商家進行留言,但是漸漸的這個備註欄卻演變成的對待外賣小哥的要求,比如在備註的地方寫上讓外賣小哥幫忙帶一些東西,為了得到一個好評,外賣小哥也都會儘自己的能力幫助顧客去完成這些,但是最近我們的外賣小哥,李師傅就遇見了這樣一個問題,他看到備註以後有一點不知所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顧客給外賣小哥送生日蛋糕,小哥坐在街邊吹蠟燭,流著淚吃完
    顧客之所以知道外賣小哥的生日,是平臺在騎手生日當天,會顯示配送員的生日提示,網友紛紛表示,看完這個視頻很感動,自己也要哭出來了。新冠疫情3個多月以來,我們被迫接收了太多太多充斥著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的信息,這樣的愛和溫情,讓我們心中湧出了一絲久違的暖意。
  • 外賣小哥一口氣爬上20樓,敲門,顧客先說他憤怒,顧客再說他感動
    小編前幾天,聽到一個外賣小哥傾訴,他最怕聽得聲音就是APP上的女聲提示音,「您有外賣即將超時,請儘快送達」,「您有外賣超過15分鐘未取貨」,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不僅會打亂自己的配送節奏,站長有時候也會電話不停的催單。
  • 40歲的外賣小哥王仁恆:送外賣不怕慢,就怕站,安全才是第一位
    為了生活,他又兼職做了一個外賣小哥,每天下班後,他就穿上外賣工作服,穿梭在南陽的大街小巷。昨天,在南陽市西關南夾後的一間出租屋裡,他對記者說:"送外賣不怕慢,就怕站,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昨天中午12時,在南陽市文化路和八一路交叉口,記者看到好幾個外賣小哥邊騎車邊看手機,車速還不減。
  • 聾啞姑娘的外賣之路:為去外企送餐自學英文
    昨天中午,記者跟隨嘉誼送了一趟外賣。首先要去廣州東站取餐,然後送往中信銀行,她看了一下手錶,就計算出提前15分鐘出門能完成派送。  出發前,阿坤拍了下手掌,雙手比劃了一個尺子的形狀,嘉誼打開訂單本指著一沓派送單,點了點頭。「我們打的不是手語,只是默契了,隨便比劃出一個長方形的形狀,她就懂我在問,有沒拿比較長的那張派送單?」阿坤說。
  • 成都「無聲外賣騎手」:能吃苦肯付出 顧客好評帶來成就感
    您的外賣,我們的聾啞騎手給您放在樓下柜子裡面了,麻煩下來取一下。」  【解說】近日,在四川成都一外賣站點內,站點工作人員在收到聾啞外賣騎手安寶山的「暗語」後,立刻幫他聯繫顧客,通知取餐地點。今年32歲的安寶山來自甘肅,是一位擁有兩年送餐經驗的「無聲外賣騎手」,現在他每天能跑40單到60單外賣。
  • 外賣小哥英文送餐為方便送餐片區的外國友人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外賣小哥英文送餐的新聞引發關注。在亦莊有這樣一位「非常態」的外賣小哥,他是地道的北京人,還是送餐隊伍裡屈指可數的本科生,使用英文簡訊與顧客交流更是習以為常。昨天,這位外賣小哥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曾抱著「鐵飯碗」的他,為過上嚮往中充實的生活忍痛改行。
  • 成都外賣小哥送餐摔跤把湯灑了 顧客說的一段話太感動
    一身是泥,湯也灑出來了,當外賣小哥徐紅強將餐送到時,他已經做好了賠付的準備:這一天又白跑了。讓他沒想到的是,顧客不但沒要他賠付,還悄悄為他發了一個紅包,並在網絡上為他負責的態度點讚。點餐網友說。這個外賣小哥,用自己的行動,為大家上了一堂敬業課。
  • 青島一位外賣小哥的內心獨白,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沒辦法
    大家好,我是一名85後外賣小哥,兩個孩子的父親,從膠州來青島也有一個月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往返於商家和顧客之間,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顧客手中,顧客說謝謝的時候就感到特別的滿足!今天中午下小雪的緣故單子比較多,補貼也高,所以午飯也沒有回家吃,花了5塊錢買了4包子在路邊吃完好接著跑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