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帶溫度。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新冠疫情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外賣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管是點外賣的用戶還是送外賣的藍騎士中,都有殘障人士,他們能夠同步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嗎?餓了麼發布的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平均送單量高出行業均值10%,很多成為「單王」,好評率也更高。而針對這部分用戶和藍騎士,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也在不斷優化無障礙版本,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
圖片說明:殘障藍騎士佩戴義肢(右前臂)送外賣。
殘障藍騎士送單量高出平均數10%
32歲的周海濤是青島的一名藍騎士。因為先天失語,他的求職歷程一路坎坷,直到兩年前成為蜂鳥專送騎手。
「您好,我是蜂鳥專送騎手,是一名聾啞人,不能說話,有任何問題的話請您給我發信息,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每一單,周海濤都會用簡訊提前通知用戶。
儘管溝通不便,周海濤卻是站點的單王,他沒有訣竅,靠的是比別人更勤奮、更用心。「每一單都送得特別仔細,很多顧客給好評。像疫情期間,也都堅持出勤,晚上經常幹到很晚。」配送站站長說,站裡的同事都叫周海濤「濤哥」,這個稱呼裡包含著同事們的敬意。
在餓了麼藍騎士團隊中,還有不少像周海濤一樣是殘障人士。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餓了麼平臺持續為殘障人士開拓就業崗位。他們中的很多人,通過這份職業,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甚至成為青年人奮鬥的榜樣。2020年初,在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頒獎典禮上,90後獨腿獨臂藍騎士董洪喜就作為十大年度網絡人物站上最高級別的領獎臺。
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送單量比行業水平高出10%,很多是站點單王,好評率也更高。這背後,凝聚著他們辛勤的汗水,也展示著奮鬥的光彩。
圖片說明:董洪喜獲評「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人物
定製版騎手APP幫助殘障藍騎士溝通
餓了麼數據顯示,藍騎士團隊中有超過2000名殘障人士。殘障藍騎士的奮鬥精神讓人感動,但他們尤其是聽障藍騎士在和商家、客戶溝通時,存在著無法克服的障礙。為了幫助他們順暢地溝通,提升工作效率,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一直在努力。
在江蘇南京、山東煙臺等地,「無聲騎士團」已經被當地市民熟知,這些由聽障藍騎士組成的配送團隊,使用的騎手APP和通用版本不同。在定製版本中,針對普通送達、超時送達、問路、取餐等不同場景,騎手APP設置了多種話術模板,可以快速調取。
「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們請一位聽障藍騎士體驗這些定製功能時,他眼神裡那種興奮的光彩。他們非常在乎和用戶的溝通,客戶打電話過來又沒有辦法應答的時候,他們最著急,這些功能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參與定製功能設計的互動設計專家阿漁說。
這樣的定製功能還在不斷地優化和擴展。在新的測試版本中,如果用戶的訂單由聽障騎士配送,那麼餓了麼APP界面上會出現提示,建議用戶採用線上文字溝通的形式聯繫騎士。
視障人士可以自由點外賣了
和殘障藍騎士相比,殘障外賣用戶的數量要大的多。尤其是視障用戶群體,在點外賣時需要一些輔助功能才能操作。餓了麼上線並不斷優化無障礙功能,從代碼層面做無障礙支持。這樣一來,視障用戶就可以依靠系統自帶的屏幕閱讀器,通過聲音獲取店鋪及餐品信息,從而做出下單決定。
「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對我們來說最難的是建立無障礙意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開始並不了解什麼是無障礙設計。我們就不斷地和視障用戶當面聊,面對面地感受他們的需求,自己上手體驗屏幕閱讀器怎麼操作。這樣做出來的測試版本,再請視障用戶去體驗,提修改意見,不斷優化。」餓了麼資深互動設計師完顏紹雪說。
在一次可用性測試中,一位視障用戶發現自己可以讓APP店鋪頁滾動、可以給奶茶選擇甜度、加不加冰時,臉上那種高興的表情,讓技術小夥伴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通過無障礙設計,視障用戶可以通過餓了麼APP順暢地下單,點餐品,下單買菜,享受「萬物可送」的便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