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畢業季很特別。雲端裡,孩子們通過屏幕回憶校園的一草一木,用微信、QQ表情包感謝師長,祝福同學。有句話說得好: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你們才給了我最好的時光。北京日報小苗版與北京教育新聞中心、北京市教育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的徵文活動,收集到很多畢業季的相關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孩子們是如何致敬年少時光的。
青春永恆
北京十四中高三(4)班 曹添子
窗外夜雨朦朧,洗去盛夏的燥熱。閉眼聽著雨滴落在青青草地,高考後的茫然浮躁,在這時化為一片寧靜。
猶記那日初夏暴雨,筆尖在紙上匆匆划過的聲音。
「唉!你快看外邊的天,黑壓壓的。」後桌悄悄叫了我一聲。「上一次在學校看到這麼黑的天,還是上學期晚自習時,一晃都半年了。」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三年種種,仿若昨日。
我望向窗外,晴朗的天空轉瞬變成一團濃鬱的墨色,翻滾進我心中。
猶記那日初雪後,正上著晚自習。明月高懸,仍有點點星光閃爍。拉著好友,坐在操場的鞦韆上,仰望夜空。
「我喜歡星星,也想成為一顆星星。」我眯著眼數星星,「我覺得星星很偉大,那麼小卻能散發那樣耀眼的光芒。可它從不誇耀,就那樣默默地照亮夜空,即使城市的燈光早已掩蓋住了它。」
「這就是你想當老師的理由吧。」她側頭看向我,「大概也是我想當醫生的原因吧。」
我們二人相視一笑,跳下鞦韆。一團雪花,從後面扔了過來。回頭一看,一個胖乎乎的傢伙得意地笑著。我們也抓了把雪,幾個人在操場上鬧作一團。笑聲吸引了月亮從薄雲中探出頭來。
「我有點想上晚自習了。」後桌託著下巴,看著雨珠一滴滴落在玻璃上,再滑下,形成一道道水痕,打溼了銀杏樹葉,三年的點滴,就那樣隨著雨珠的滑落而結束,卻留在每個人的青春之中。
猶記那日重逢時,我們在教室裡的交談。
「我們在疫情之後重返校園,可卻再也沒有那段讓人留戀的時光了,未來也依舊迷惘。」正悄聲說著,坐在講臺的老師向我們倆的方向看過來,目光中帶著些許嚴厲。心頭一驚,立刻低下頭繼續寫卷子。至於那些藏在心底裡的惆悵,還是畢業之時再讓它釋放吧。
「別想那麼遠的事,只會徒增煩惱。」她眉毛一挑,對我的多愁善感仿若不屑一顧。
我倒是也想啊。撇了撇嘴,不打算再理她。
「專注眼前事!你就是作業太少了。」她留下一句調侃,轉身走了,只留下一臉錯愕的我。
腦海裡忽然響起這段對話,雖幼稚卻實在,悄悄笑著抬頭看了看前方,復又低頭寫著。原來面目可憎的題,也可以這麼有趣。
交完卷子,天也悄悄放晴了。背上書包,左右一手挎著一個好友,走在銀杏林中,葉子還很綠,朝氣蓬勃的樣子格外惹人留戀。
麻雀落在枝頭,依舊嘰嘰喳喳。我好想再次坐在小花園中,嗅月季滿園,拾紛飛落葉。與好友坐在操場上,看太陽東升,數繁星點點。我們一同笑著,用筆尖書寫著關於青春的美好,關於未來的憧憬。
如今,我站在馬路對面,抱著畢業冊,最後一次凝視這座校園,靜靜看著校園由喧鬧轉為寂靜。
青春的燦爛,在那一刻成為永恆,從過去到未來,始終未曾改變。
我知道,我的青春,一直都在那裡。
指導教師 羅勤芳
高三這一年
廣渠門中學高三(3)班 薛京京
我原以為高三的枯燥不會使人牽腸掛肚,但回憶起這段時光卻感慨萬千。
這一年,我過得有些「狼狽」。因為長時間伏案複習、缺少運動,身體有些發胖,眼鏡度數也在增加,頭髮經常顧不上洗。成績不穩定的時候,我會躺在宿舍裡發呆,或是任淚水默默流淌,然後趁同學回來之前悄悄擦乾。
然而,當時的漫長在如今看來竟然只是一瞬,仿佛做了一場夢。醒來後才發現,這場夢其實非常美好。
那天中午被數學老師「開小灶」,下午困得變身點頭機器,多虧了同桌拿圓規「恐嚇」我才清醒。二模前的西瓜宴上,收不住的笑容咔嚓咔嚓地被捕捉到相機裡,嘴角流下的西瓜汁來不及擦掉就嘻嘻哈哈地進入鏡頭。上午還痛心疾首於考試成績的英語老師,中午卻偷偷給同學們一人塞了一塊糖……
清晨,睡眼惺忪地坐在校園的白玉蘭樹下,和好朋友一起背詩,偷偷看對面牆上散步的貓咪,沒睡醒的焦躁一掃而光。課間,疲憊地趴在桌上聽同學們打趣,時不時加入也是一種快樂。課後,「你來說病句,因為你擅長寫病句」的吐槽讓學習變成一件很有趣的情……
倘若高三的時光裡,人人都是一座孤島,那我必定被淹沒。可是,我們不是孤島,我們互相支撐,成為海上的群島。我們的勇氣和溫柔加在一起,足夠對抗一切困難。有你們的時光,孤獨的奮鬥像詩一樣悠揚,未來是那麼讓人期待。
可是,當時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以為過來人對高三的追憶是感慨青春不再,如今才明白,我懷念的不是這段時間自己學習有多麼刻苦,而是一個個可愛的人、一句句溫暖的話和一天天無怨的陪伴。此時此刻,好想再坐回第二排聽一節最害怕的數學課,好想聽聽班裡學霸的奇思妙想……我情不自禁流下了離別的淚水,希望記住曾經遇到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銘記這最好的時光。
指導教師 楊青
別樣「課堂」
清華附中朝陽學校初三(5)班 曹路璐
今年一月以來的這段日子,是我15年人生中最難忘的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由課堂學習轉為居家線上學習,我和老師身體的距離遠了,但我們心的距離卻更近了。
「還沒起床呢,臭小子!」「讓老師看看你的臉,確認你是否健康啊!」清晨,是每日第一縷陽光碟機散睡意的時候,也是教室中專有的錄音片段循環播放的時候。但如今,清晨意味著同學們打開攝像頭一一籤到,開始一天新的徵程。
「呼叫呼叫,張同學在嗎,怎麼呼不到啊?」您一聲聲呼叫著同學,從來沒有因為得不到回應而發火,語速始終平穩,言語中透著暖意。當我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的時候,您會說:「怎麼能不會呢,這種題都做過好多遍了,再想想。」我們的緊張情緒也一掃而空。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錯,您會不緊不慢地來上一句:「我都想罵人了,可是我不會。」
網上課堂多了一份「一對一」的關注。每堂課,您幾乎將所有同學點個遍。我從一開始點開麥時手微微地顫,到如今即時且堅定說出自己的答案,實現了質的飛躍。我赫然發現,許多平日沉默寡言、不善表達的同學也開始顯山露水。
網上課堂時不時會溢出濃鬱的生活氣息。「媽媽媽媽,你的電腦只有10%的電了!」「哎呀網卡了,等我一下啊,剛才我講課同學們有沒有聽見啊?」頓時,評論區一片歡騰,你也有了網紅風範。
網課看似漫長,卻並不枯燥,心裡更是充滿了暖意。「有好幾個人不見了,這是誰又偷偷跑了?」「大家加油,讓我們一起在高中相會。」您的話語是耳邊的叮嚀,溫潤的音調有如春日的清風緩緩吹拂我的心,焦慮、不安、懈怠,在悄悄融化;堅強、自信、堅持,在不斷生長。
有些風景,要遠觀才能感覺美好;有些關愛,要拉開距離才能體會深刻。親愛的老師,在這段與您同行的非常日子裡,我收穫了一生中珍貴的財富。這個別樣美好的「課堂」我將永留心中。
指導教師 毛桂香
寶藏
匯文中學初三(6)班 陳澤寰
在最好的時光裡,一切習以為常都頑皮得像個孩子,你越是用力拉他,他越是要跑遠了……
最後的晨練,最後的午餐,最後的集體照……
眨眼之間,初一的小打小鬧已經過去,初二的不緊不慢也早已離去,當我還在為初三寒假開心之時,哪曾想到,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已進入倒計時,而未來的幾個月又會有多麼不尋常。
初中生活,樂的是下課同學間一起聊聊新鮮事,苦的是成績退步時的不如意,躁動的是班級內無人不知的笑點,沉默的是我們一起接受批評的一聲不吭。我們可以為課上燒腦的數形結合苦思冥想,也可以為窗外的傾盆大雨興奮不已;我們可以在放學後把班級料理得井井有條,也會因為早讀時老師的突擊檢查而措手不及。學農時心照不宣的默契,宿舍裡徹夜暢談的秘密,幹農活時不明所以的竊喜,與老師分享成果時的得意……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藏,而鑰匙藏在哪裡,只有我們心知肚明。
又一個盛夏到來,我們迎來了畢業季。回想我們一起去過首都博物館,一起去過國家博物館,一起去過天安門看升旗,一起歡度新年,一起在龍潭西湖奔跑,一起去過現代文學館,一起參加五四運動100周年活動,一起……我們的足跡踏遍北京城,在那裡,我們可以找到曾經的影子、曾經的回憶、曾經的自己。我們同窗於一片屋簷下,共同生活在一個班級,那麼多共同的約定還未來得及實現,不曾想畢業就這樣來臨了!
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多年以後,我們定會懷念這段初中歲月。
指導教師 王曉敏
你笑起來真好看
西師附小六(1)班 孫瑞辰
這個特別的夏天,我在雲端畢業了。
為了告別,老師們精心準備了最後一次網課。輪到陳老師,她念了泰戈爾的詩:「No matter the dusk tree shadow is long,it is always linked together and roots(無論黃昏把樹的影子拉得多長,它總是和根連在一起)。」那音容笑貌,仿佛把我拉回到昨天,那些歡快的午後時光。
Miss Chen是我們對英語陳老師的愛稱,她陪伴了我們整整六年。六年級上學期時,班主任的位置突然空缺,本已教著4個班英語的Miss Chen,成了我們的代班主任。
那時教室在四樓,我們去操場玩不方便。Miss Chen看出大家的心思,就想出各種點子調節氣氛。神奇的是,當英文歌在教室裡迴蕩時,就連最調皮的同學都不鬧了。
最能帶動氣氛的要數擊鼓傳花。別看這個遊戲「土掉渣」,可我們一玩起來就笑料百出。
拿到玩偶的人要回答問題。有人不想答,玩偶一到手裡就急吼吼地傳下去,仿佛燙到手似的;有人巴不得回答,一直抱著玩偶不撒手,直到起鬨了才往下傳;還有的人拿到玩偶就開始拋著玩……
我從小就怕成為目光焦點,玩偶還遠著呢,小心臟就開始怦怦跳。偏巧這次「山芋」就落在了手裡,我腦子裡一片空白,直到被後面的同學捅了一下,才慢吞吞地站起來。幸虧Miss Chen及時給了我一個鼓勵的微笑,我才定下心來把題目聽清。
那微笑如此熟悉。當我還是個青澀的「小豆包」時,老師微笑著叫出我的名字,從此多了份亦師亦友的親切,要知道,她可教著120多個學生呢,很快熟悉每個人的中英文名字並不容易。後來,我在英語戲劇團裡「打醬油」,老師微笑著把我推上前臺,從此有了被期待的勇氣。居家學習期間,我接到電話,老師鼓勵的笑聲從話筒裡傳出,便有了「一切都會好」的信念。
與我們插科打諢、互開玩笑的Miss Chen啊,眉眼彎彎,笑起來像個月牙,笑起來真好看!
多生力,惟有少年心
北京理工大學附中高三(7)班 路翔儀
高考帷幕落下,當我將成堆試卷書冊齊齊摞在牆根準備作別時,浮在眼前的是十二載求學景象。其中,一顆少年心最熠熠生光,像魯迅先生說的,他所多的是生力,即蓬勃燦爛的生命力量。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宋時章良能數十年宦遊,重回故地時作此嘆息。著眼當下的我們,即使再遇坎坷也毅然向前,不頹然不怨艾不停滯。這就是多生力的少年心獨有的可貴之處,讓正值青春的人帶著它,意氣風發乘風破浪。
多生力的少年之心,撐著我們積極坦然面對逆境,迎接挑戰。疫情之下,面對病毒的兇猛、課業帶來的無力茫然,我們沉穩自律地守住自己,甚至懷著昂揚鬥志迎難而上戰困阻。坦然不懼,步履從容,帶著令人驕傲的活力和希望。
究其源頭,這多生力的少年之心源自莫負韶華的信念和渴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少年的前行之路,註定是無數不平順伴著無限可能,所以我們更要堅定平山填海的信念。
多生力,惟有少年心。現如今的我們,要珍惜獨屬於自己的少年心,守住並善用其中生力,方能在青春的高地上,迎著穿林打葉的雨,走得瀟灑恣意,走得堅定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