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寶寶出生後,家長就要經常帶寶寶上醫院接種疫苗,這些固定的疫苗家長都非常重視。除了固定疫苗之外,有很多特殊情況也需要注射疫苗來預防疾病,比如說在流感的高發季為了避免寶寶被流感侵襲,就要提前注射流感疫苗。
那麼,這些和流感疫苗有關的知識你知道嗎?
01
打流感疫苗注意事項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流感流行的月份比較長,從頭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都是流感很容易流行的月份。為了降低流感的發生率流感疫苗應運而生。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率十分強大,注射流感疫苗也十分必要。
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兒童,幼兒這些抵抗力較弱的人群是流感疫苗的重點接種人群,那麼打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打流感疫苗應避免空腹接種,所以家長帶寶寶去打流感疫苗,應提前半小時將寶寶餵飽。
另外這種完成後需要在接種處逗留30分鐘左右,觀察孩子注射後是否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以便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完成接種後的24小時內,接種部位儘量並注意保持清潔。
注射完成後,針刺部位會有發紅的表現,伴有輕微的痛感,少數寶寶會出現低燒的症狀,這些是常見的疫苗注射後反應24小時後症狀會逐漸消失。
如疫苗接種完成後寶寶發燒時間較長,應儘快帶寶寶到醫院診治,並將這種情況報告給接種單位。
02
流感疫苗一年打幾次
每年入冬以後,流感疫情都有爆發的趨勢,醫院的門診和急診都要被看病的寶寶擠爆了。對於一歲以內的幼兒來說,流感帶來的症狀特別明顯,包括發熱,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全身酸痛等等。所以想要避免孩子被流感,侵襲,就要提前注射流感疫苗,那麼流感疫苗每年需要打幾次呢?
流感疫苗每年只需要注射一次,在每年流感爆發之前的1到2個月就給孩子接種,在我國,每年的最佳接種時間是9到11月,寶寶六個月以後就可進行流感疫苗的接種。
六個月以上的孩子抵抗力較差,幼兒、學齡兒童的大部分活動時間都在學校,非常容易造成流感的交叉感染,所以發病率十分高,因而這部分人群也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推薦人群。一般接種流感疫苗後但兩周內保護性抗體就會在孩子體內產生,並可對孩子進行長達一年的保護。
不過,由於流感菌株每年都會有變化,而在注射流感疫苗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在體內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所以流感疫苗須每年都注射才能保持持續的免疫效果。
03
流感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
現在有很多人對流感仍然存在誤區,他們認為流感流感,那就是感冒流行起來了而已,感冒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但其實流感和感冒截然不同。流感屬於一種傳染性疾病,如不進行正確處理會引起非常嚴重的併發症,而普通感冒既不會流行也不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對於流感需要特別防護。
打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如今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麼流感疫苗注射後會有哪些不良反應呢?
一、局部反應
局部所指的也就是針刺部位,大約有10%到64%的疫苗接種者會感受到該部位的疼痛、觸痛,不過這種局部疼痛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2到3天痛感即可消失。
二、輕度不良反應
大部分流感疫苗的接種者對流感疫苗都有較好耐受力。因為流感疫苗中的病毒無無感染能力,它是一種滅活疫苗,所以不具備引起疾病的能力。但有極少數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後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體溫大多在38度以下,這種情況不需過度擔心,進行物理降溫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流感疫苗需接種兩周左右之後才會產生抗體,所以在這兩周的時間內接種者仍然有流感的感染機會,如果體溫超過38度,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三、全身反應
除了發熱外,部分人群接種流感疫苗6-12小時內還會出現全身不適、肌肉酸痛,的症狀,大約1到2天後全身反應可消失。
04
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四類易感人群
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以下四類易感染人群,主要包括有:
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嬰幼兒以及低齡兒童。這類人群特點是身體機能老化或者未發育完全,免疫力不強,容易受流感病毒侵襲。
醫療衛生機構、老年人護理機構、服務行業、幼託機構工作人員。這類人群長期密切接觸流感易發人群,收到流感病毒感染的機率比普通人要大得多。
經常出國、出差人員。這類人群長時間乘坐飛機、汽車、高鐵等人員密集的公共運輸設施和公共場所,長期暴露在病毒較多的環境中,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慢性病患者以及體弱多病者。這類人群本身經過長期的用藥治療,身體的各項機能有所弱化,體質下降,免疫力普遍低下,比普通人容易感染上流感病毒。
來源:疫苗圈
審校:魏婷
原標題:《流感疫苗到底打不打?這幾類高危人群,最好每年都接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