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距離9月開學僅剩一周,今年的超長長長長長假期,終於要結束了。
疲憊的老母親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輕鬆,暑假生活過的好不好,別問,問就是有苦說不出!
假期終於要告一段落,快來看看這個暑假老母親的扎心總結,笑著笑著就飈出了眼淚……
01
吶喊,只會遲到,永遠不會缺席
如果一個當媽的突然不吼了,那一定是因為她的孩子放暑假了。
每天跟孩子鬥智鬥勇的她,嗓子已經吼啞了。
因為理想跟現實差別太大了!
放假前的媽媽:
孩子在學校,老公聽話,工作順利,每天心情美美噠!
暑假中的媽媽:
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真笑不出來!
孩子放假後,精力異常充沛,像一臺永動機,當媽的每天都沉浸在被孩子支配中的恐懼。
尤其是孩子喊媽的那一聲聲吶喊,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你無論是在睡覺,洗澡,工作,都能聽見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喊叫:
孩子一會兒餓了
一會兒渴了
一會兒找不到東西了
每時每刻都讓你體會到被需要的幸福。
於是,正在睡覺的你只能趕緊給孩子做飯,倒水,以及找鞋。
02
恐輔症
孩子喊媽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輔導孩子學習。
據不完全統計:輔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
暑假剛開始我讀的書:
暑假中間我每天讀的書:
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爹媽,都是下凡來渡劫的上仙。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
在陪讀的路上,這屆父母都是忍辱負重型選手!
朋友圈有個媽媽,每次輔導孩子,都感覺全身的血液都跑到了腦子裡,渾身發熱,情緒難控:
輔導一會都需要冰箱來冷靜一下:
而且,媽媽們不僅需要用冰箱冷靜,有時還忍不住「張牙舞爪」,大吼大叫,爸爸們還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勸媽媽們有些耐心,學會情緒管理。
對此我只想說一句:你行你上!
於是,當初嘲笑媽媽們不淡定的爸爸們開始啪啪打臉:
有的開始準備武器
有的直接動粗
其實也不能怪爸爸,因為大部分家長輔導孩子的狀態都是「遠交近攻」:
不打不相識,就這樣夫妻倆站到了統一戰線,每天也多了不少共同話題:「要不明天我來做飯洗碗,你來輔導作業吧!」
感謝孩子,讓夫妻倆的關係更加和諧,讓大家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03
養娃的魔鬼定律
暑假裡,怕的不只有扯著嗓子喊媽媽的熊孩子,和輔導作業,還有無處不在的養娃魔鬼定律——睡不著定律。
孩子睡覺前的精力之旺盛,絕對可以列入人類未解之謎。
講個故事吧, 聽了這個,還要下一個, 聽了下一個,還要來一個。眼看著孩子就要閉上眼睛了, 誰知道,講完最後一個故事的時候,他突然一骨碌坐起來:這一刻,老母親心臟砰砰跳,靈魂都快要出竅,趕緊問孩子怎麼了。他一副恍恍惚惚的樣子:
「睡不著定律」經常發生在假期裡。每天一大早,叫醒老母親的不是夢想,不是鬧鐘,而是睡不著的熊孩子!
耳畔是叮叮咣咣過的響聲,還伴隨著一聲聲的:「媽媽,起來陪我玩吧!」「媽媽,我知道你醒了。」「媽媽媽媽媽媽……」
那定律什麼時候會失效呢?
開學!只要一開學,原本充電5分鐘,作妖2小時的熊孩子準保說變就變。
04
暑假定的學習計劃,都成了笑話
暑假期間,每個老母親都會有一道高分必答題:
如何把孩子每天的時間填滿?
因為不把孩子的時間填滿,他們就要把媽媽的腦殼塞滿。
於是乎,暑假剛開始,媽媽們就會充滿信心地跟孩子先定個暑假小目標:把新學期的課本預習完!
再弄個暑假計劃Plan,什麼讀書、英語、日記、練琴、畫畫、運動統統列上去,把表格塞得滿滿當當滴!
啊,看著這充滿知識香氣的Plan,當媽的感到渾身舒暢,仿佛馬上就要收穫985、211學霸一枚。
怕熊孩子不好好執行,再來個老母親界通用獎勵機制:打卡換禮物,督促學習不含糊!
可是,所有孩子媽都搞對了開頭,但沒猜對結局。
都說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可吼了快一個月了,孩子還是跟暑假第一天一樣難管。
最後的最後,打卡表當廢紙拋,準備預習的課本新的像剛印出來的,所有的Plan,都只剩了個P。
於是,
放暑假前老母親心態:雞血滿滿;
暑假結束前老母親心態:灰心似箭。
總的來說,媽媽的暑假生活就是扎扎扎扎扎扎心!太太太太太難!
雲哭了,天知道;魚哭了,水知道;媽媽哭了,誰知道?
假如暑假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因為還有寒假在等你!當媽不就是一個慢慢熬熬熬熬的過程嗎?
真正的媽媽,永遠是認清暑假的慘痛真相之後,繼續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