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花十分的雅致,它的花朵和花蕊都很小巧,這一串串的風鈴花在柔軟的枝條下迎風搖曳著,微風一過好像風鈴一樣發出清脆的聲音,十分的惹人喜愛。走進這紫色的花海,在這好似風鈴的花朵中徜徉,讓人久久駐足在這裡不舍離去。風兒吹過,風鈴花前後飄擺,就像為你送來來自遠方的祝福一樣,徜徉在這美麗的花海中,靜靜地享受這一刻的輕鬆與美好,相信大家也都喜歡風鈴花,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它的種植小技巧。
風鈴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大多都產自西南一帶的山區,也有少數種類分布在北方。有的風鈴草的根莖是細長狀,而有的根莖則是短而粗。夏天涼爽的氣候和冬天溫和的氣候是對於它成長最為有利的環境,它的生長要依靠於光線充足的條件。風鈴花對於周圍溫度的敏感度很高,13℃到18℃是它生長的最佳溫度,而當它處於發芽期間的話就需要把溫度控制在20℃到22℃。
北方的冬天較為寒冷,一旦植株周圍的溫度低於兩度的話,就會停止生長,接下來莖葉會慢慢變得枯黃。而如果夏季的溫度高於二十八度,對於它的生長也十分不利。還會導致這些植株的葉子慢慢的變黃從而脫落甚至枯萎。風鈴花喜歡乾旱的氣候,因此如果遇到連續的雨天,或者花盆裡面的土壤產生了排水不良等一些情況,都會造成整個植株生長狀況不佳,慢慢的葉片變黃,花朵變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澆水的水量來調節植株的高度,使它慢慢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態。
風鈴草相比其他植株來講,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一般來講,還有一些腐殖質,或者比較疏鬆透氣的沙土是栽培它的最好條件。風鈴草最為常見的繁殖方式是播種。正常情況下,播種都會選擇在農曆的7月份到8月份之間進行。這樣的話到當年的春節時期則剛好開花。從播種到開花整個過程需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想要使之開花的時間從而定下播種時間。因為風鈴花的種子十分的細小,因此選擇苗床式播種之前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對於苗床的選擇首選是光線充足,而且地下水位也比較高,並且排水性能還有營養物質比較多的土壤。
當處理這些苗床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十分的細緻。首先需要深翻幾次碎土,接下來把旁邊的石頭和雜草清除乾淨,並且要把地面刮平。由於這些苗床裡面可能含有很多的害蟲,會危害到這些還沒有播種成功的苗木。因此需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另外在播種之前要把種子給放到水中浸泡12個小時左右,然後拿出來晾乾。再把這些種子和沙子按照1:5的比例進行混合,而後再播種到苗床裡面。在播種之前一定要澆透水,把種子給均勻的灑在每一塊苗床中。等到播種之後,我們就不需要再往上面覆土,只需要保持好這些苗床的溼度。大概等到十多天左右後,苗床裡面的種子就會開始發芽。
在風鈴花的苗期之間,我們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管理。比如要為它創造相對乾燥的環境,否則的話就很容易發生一些病害的情況,從而導致這些幼苗成批性的損傷。和其他植株相比,風鈴草的發芽對於光照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我們只需要等到它發芽之後,慢慢的接受自然的光線,從而進行光合作用。栽培風鈴草要以溼潤肥沃而又排水性能比較好的沙壤土為佳,並且當我們在種植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往土壤裡面增加一些石灰來中和它的酸鹼度。
如果需要對風鈴草進行移植的話,那麼則最好選擇在陰天或者下午4點以後開始進行。而且種植不需要種的太深,當種植完之後,一定要澆足水量,使這些小苗和基質能夠充分的接觸。如果在移植的時候陽光過於的強烈也可以放上一些遮陽網遮蓋幾天。早期的風鈴花生長相對來說比較凌亂,看起來並不是特別的美觀。但是在後期的生長過程裡面,這些植株會自然的緊湊在一起。
在風鈴草的生長過程中我們要留心,如果這些幼苗長到八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對這些植株進行適當的修剪,來縮短一下它的高度,並且也能增加側枝的生長和花朵的數量,看起來也將會更加的美觀。在澆水這一方面則是需要做到適時適量,這一點可以根據花盆裡面的土壤乾濕度情況和當時的天氣變化來控制。在澆水的時候,要使得花盆裡面的土壤半乾半溼,而且要一次性的澆透,但是也不能使得花盆裡面存在積水的狀況。這樣的澆水才是相對完美的。
當遇到陰雨天的時候,就要減少澆水的次數或者不澆,而當到了夏季高溫環境時,因為氣溫高,水的蒸發量又很大,所以我們應該適時的多澆水。風鈴草常常出現在庭院裡面或者花壇上。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家裡栽培風鈴草。如果把風鈴草搭配上一些觀賞的向日葵,再配上些許的絲石竹作為花插,顯得十分柔美而又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