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11月1-6日,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辦的首期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班開課,受山東省教育廳推薦,山東理工職業學院代表山東省作《發揮東方聖城世界文化遺產優勢舉辦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建設中外人文交流高地》的典型報告,報告內容以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舉辦的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為切入點,介紹了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所作的貢獻與成績。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充分發揮職教自信,在本次研修班上傳播職教聲音,提出山東方案,貢獻山理智慧。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中外人文交流重心下沉工作,挖掘地方人文交流品牌項目,加強人文交流隊伍建設,提升人文交流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啟動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項目,舉辦首期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班。研修班聘請了人文交流領域學者作為特邀專家授課,來自山西、安徽、山東、河南省教育廳人文交流工作的負責人、教育外事直屬單位負責人、大中小學校和研究機構代表120餘人參加了研修班培訓。
中外人文交流是中國人民與國外人民在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以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人文交流,已成為中國「民間外交」最重要的舞臺和推進文明交流互鑑最深厚的力量。以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人文交流,有助於促進不同文明的發展。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坐落於濟寧,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學院的發展浸潤著儒家文化的精華,在文化交流方面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作為中外人文交流的一項實踐活動,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充分發揮地處儒家文化發源地和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國家「魯班工坊建設聯盟」發起單位的優勢,於2016年發起並舉辦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東省教育廳、濟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四屆,共吸引了65個國家1150餘名外國院校代表及國際學生參加。2020年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在規模和層次上有了更高的提升,該活動納入了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作為支持單位組織活動。
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人文交流,著力構建中外文化交流平臺、中外教育合作平臺、「魯班工坊」 職教模式,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培養研討會、中華傳統文化培訓、中國職業技能培訓、孔府孔廟研學體驗、「在濟寧遇見世界」等活動。通過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互通,不僅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而且促進了中外院校合作、推動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走出去」。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在廣泛開展寬領域人文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職業教育特色,構建起「產業+漢語+職業教育」的「魯班工坊」模式,圍繞產業(企業)發展需求,緊跟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為「走出去」企業當地員工開展漢語和職業技能培訓,助力中國文化、產能、教育「組團出海」,為中外經貿交流提供人才支撐,為推進各國民心互通架設橋梁,對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出了「山東方案」,貢獻了「山理智慧」。
交流互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合作發展,共創教育美好未 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製造 2025 戰略、「一帶 一路」倡議的推進實施,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化發展是職業教育的責任和擔當。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舉辦的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搭建的「兩個平臺一個模式」,促進中外院校合作、文化交流,推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走出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未來一定能夠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走進中國、走進東方文化聖城,推動文明互鑑,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和和創新性發展,為中外人文交流增值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