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育不能先苦後甜,那就晚了。」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這番話,再度引起了人們對於「鋼琴到底要怎麼學」的思考,「棍棒教育」下的練琴痛苦,讓家長和孩子與學琴的初衷漸行漸遠。如何讓孩子能在學琴的過程中保持興趣,熱愛音樂,讓音樂成為孩子一生的陪伴,是值得家長和音樂教育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正如郎朗所說:「你不能光苦,光苦誰願意當鋼琴家,苦盡甜來那太晚了,那已經是荒廢了很多人的希望。」著名的鋼琴教育家周海宏教授也曾講過:「人生的幸福,應該是一生的幸福,而不是後半生的幸福!先苦後甜,指的是為了後半生的幸福,先去吃那前半生受教育之苦。」這樣的思考,讓家長意識到,如何陪孩子度過最美好的童年時光,避免讓孩子的人生,只有後半生的幸福。
朗朗的學琴成名路,讓琴童家長們曾一度被誤導,仿佛他的成功是被「逼」出來的,這也使得家長在孩子學琴這件事兒上,過多地強化練琴的規範性和努力程度,而忽視了如何培養和激發孩子的興趣,殊不知,真正在某個領域成功的人士,一定是對所從事的工作抱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愛。
為此,郎朗也在採訪中特別強調了興趣的重要性:「有的時候這神童沒長大以後,他就永遠變成一個兒童,你看很多特別有才能的小孩,到了一定年齡就上不去了。我不敢說彈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樂的,但我至少有80%都是,所以為什麼我還能一直彈下去。」
事實上,近幾年郎朗也在用多種方式倡導和推廣鋼琴教育的普及,郎朗藝術基金會已經連續幾年與小葉子音樂教育聯合,共同發起了「快樂的琴鍵」郎朗The ONE智能鋼琴教室公益音樂項目,先後為四川、江西、甘肅、山東等多個省市的學校,捐贈了The ONE 智能鋼琴教室,讓一些教育資源、尤其是藝體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地區的學校,也能擁有國際一流的音樂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音樂並輕鬆地學習鋼琴,體會音樂世界的奇妙與美好。
作為與郎朗共同實踐普及鋼琴教育的夥伴,小葉子音樂教育,一直致力於把「未來的音樂教育」帶到今天,讓音樂教育變得更簡單、有趣、高效。小葉子音樂教育聯合創始人何雨沙介紹說:「小葉子音樂教育希望藉助高科技的力量,為琴童和家長提供更為高效和科學的產品,幫助孩子們輕鬆快樂的學琴。以小葉子智能陪練APP為例,它是國內乃至全球,最早步入智能陪練產品研發領域,並最早投入市場應用的產品。它由清華爸爸技術專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鋼琴教育專家打造,用AI人工智慧,精準消滅錯音,解決孩子練琴就有效,解決不練錯的基礎問題,讓孩子告別以往的苦練蠻練。」
據了解,小葉子智能陪練APP,可以隨時圈畫孩子彈錯的部分,並指出如何彈對,讓孩子高效練琴,找到快速進步的突破口,不懂音樂的媽媽也能通過這個APP隨時掌握孩子琴練得如何。鼓勵、互動、伴奏、測評等環節,讓孩子從孤獨枯燥的練琴場景,轉換為有聰明可愛的AI小葉子理解陪伴,從而增強孩子練琴的興趣。
郎朗在測試了小葉子智能陪練APP後,曾驚嘆:「這個太準了,要是所有小朋友都用這個練琴就好了」。人工智慧時代,用高科技的專業產品,助力孩子學習樂器,同時解放媽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同時,何雨沙也強調,AI的存在並不是要取代老師,它也永遠不可能替代老師。恰恰相反,它的作用是輔助老師的一種高效練琴工具。AI擅長做的,是讓孩子不彈錯,高質量完成技術方面的練習,這樣老師就可以給予孩子更多音樂藝術表達方面的指導,家長也可回歸到啦啦隊員的身份,這樣的分工協作,才能讓練琴這件事更順暢。正如音樂教育家周銘孫教授所說,如果把上鋼琴課比作「學做菜」,不能讓老師總是幫孩子糾正錯音做「洗菜」的工作,這樣就是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小葉子音樂教育堅信,當所有人都能從現在開始,輕鬆有趣的學習音樂,這種來自未來的音樂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每一個人期望的音樂生活。」作為郎朗志同道合的夥伴,小葉子音樂教育正在用更便捷、好用的產品,踐行讓孩子通過藝術熱愛生活,體驗幸福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