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積累:法的淵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常識模塊,法律常識一直佔據著比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學習中要重視法律常識的積累。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是「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概念
法的淵源,又稱「法源」或「法律淵源」,可以分為實質意義上的淵源和形式意義上的淵源。我們這裡所說的法的淵源是形式意義上的淵源。指法的創製方式和表現形式,即法的效力淵源。某一行為規則之所以被認為具有法律規範的效力,就是因為它是以特定方式創製出來的,具有特定的表現形式。因此,不同種類的法律規範因其創製主體、創製方式和表現形式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級。
法的正式淵源與非正式淵源
正式淵源具有明文規定的法律效力,並且直接作為法律人的法律決定的大前提的規範。法的正式淵源通常包括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和國際條約等。
制定法又稱成文法,係指由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頒布的,通常表現為條文形式的規範性法律文件。習慣法指經有權的國家機關以一定方式認可,賦予其法律規範效力的習慣和慣例。國際條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就共同關心的問題確定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
非正式淵源不具有明文規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說服力、能夠構成法律決定的大前提的準則,如正義標準、理性原則、公共政策、習慣、學說等。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內地的法律淵源而言,可以概括為以憲法為核心、以制定法為主的法律淵源。
正式意義上的淵源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行政規章、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等。
1.憲法:在我國法律淵源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和其他規範性文件,都不得與憲法的規定相牴觸。憲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也不同於普通法律。
2.法律:①在我國,作為法律淵源之一的法律一詞是在狹義上使用的,專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頒布的規範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②法律又可以分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3.行政法規:①專指由國務院在法定職權範圍內為實施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規範性文件。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②國務院還有權發布決定和命令,其中具有規範性內容的,也是法律淵源,與行政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4.地方性法規:①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發布適用於本地區的地方性法規,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②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經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5.民族法規: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權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②自治區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由省級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6.特別行政區法律:①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它不同於一般法律的特點在於它只適用於特別行政區。
②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是根據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在特別行政區內施行的法律。
③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可以根據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
7.行政規章:①部門規章:國務院所屬各部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 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發布的規章。
②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的規章。
8.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①國際條約是國際法的重要淵源,本不屬於國內法範疇,但我國籤訂或者加人的國際條約,具有與國內法一樣的約束力,也是我國的法律淵源之一。
②國際慣例是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一些習慣做法和先例,通常是不成文的,最初被某些國家長期反覆使用,後來為各國所接受並承認其法律的效力,並成為國際法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國法律和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刷題鞏固
1、(2020安徽)下列關於法律基礎知識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審理案件時,優先適用法律原則,再適用法律規則
B.法的淵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義上的淵源,即法律規範的創製方式和外部表現形式
C.法的公布與法的實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實踐中法的公布日期即法的實施日期
D.當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出現效力衝突時,一般解決原則是新法優於舊法,一般法優於特別法
【解析】B。第一步,本題考查法理學。
第二步,法的淵源即法律的來源,是指國家機關、公民和社會組織為尋求行為的根據而獲得具體法律的來源。法的淵源分為實質意義上的淵源和形式意義上的淵源。實質意義上的淵源,即法的真實來源、根據和發源,是指法產生於一定生產方式下的物質生活條件。形式意義上的淵源,即指法律規範的創製方式和外部表現形式。法的淵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義上的淵源。B項正確。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A項:法律規則是規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責任的準則、標準,或是賦予某種事實狀態以法律意義的指示、規定,內容明確具體。法律原則是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內容的法律活動的指導原理和準則,內容抽象概括。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審理案件時,優先適用法律規則,窮盡法律規則,方得適用法律原則。A項錯誤。
C項:法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將通過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布於眾。法的實施,是指法律生效,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法的公布與法的實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實踐中有些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公布日期即實施日期。但是有些法律本身規定具體生效時間或者規定法律公布後一定期限開始生效,意味著公布日期並不是實施日期。C項錯誤。
D項:當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出現效力衝突時,一般解決原則是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D項錯誤。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備考是一個長期並且艱難的過程,提升也非一日之功,小編希望廣大考生平穩心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發揮釘釘子精神,多看多學多積累,多多關注寧夏華圖,讓考試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