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實現繁榮對人類現階段發展是一個最好的消息。但對美國新保守派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們的明確目標並非人類的共同利益,而是維持美國 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編者按】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中國只用了短短三十餘年時間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大有坐二望一之勢;又是什麼因素成全了昔日美國登上全球霸主寶座,如今卻成為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罪魁?世界經濟錯綜複雜,猶如一盤大棋,棋局迷蹤,落子不定。日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位外籍高級研究員、英國前高官羅思義攜新書《一盤大棋?中國新命運解析》做客人大,騰訊思享會現場報導。羅思義以雙重身份研究中國經濟,為我們講述 「中國智慧」對外國人的衝擊,並以中美大數據的真實對比,透視出中國在大時代經濟變革中的隱秘真相。以下為部分現場實錄:
中美間的大博弈
羅思義(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全職外籍高級研究員、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圍棋是模擬戰爭的一種遊戲,確切地說其體現的是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也即是說,封面象徵運用最先進技術手段進行博弈的非暴力比賽。說白了,這盤棋博弈的雙方是中國與美國新保守派。需要指出的是,下圍棋必須按照嚴格的規則:下棋時每人輪流一手,但講究落子無悔。
那麼用圍棋比喻地緣政治與經濟現實有何用意?只要中國足夠強大,中美之間可以避免戰爭的原因。中國民眾的願望很普通,那就是擁有繁榮且快樂的生活。鑑於這一點,中國無疑會尋求與美國合作,而非對抗。遺憾的是,按照美國新保守派的邏輯,他們會設法阻止中國實現繁榮。
美國新保守派阻止中國民眾實現繁榮的這種動力,必將導致全球危險局勢升溫。雖然這不會導致戰爭,但必然會引發中美間的大博弈。
圖源網絡
中美博弈的客觀基礎
中美博弈的客觀基礎是中國人口,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因此,當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23%時,這是不夠的,因為從中國實現繁榮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規模必須變得和美國一樣大;如果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一半,這仍然不夠,因為從中國達到最高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規模必須要達到美國的兩倍多——到時世界將會和今天完全不同。
因為經濟是軍事與外交政策實力的基礎,因此中國實現繁榮最終必將使其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會導致同屬一邊的中國與絕大多數人類和另屬一邊的美國新保守派的利益相矛盾。
從中國與人類共同利益的角度看,中國實現繁榮對人類現階段發展是一個最好的消息。按照國際標準,現有高收入經濟體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重為19%,而單單中國人口就幾乎佔全球人口比重的19%。因此,中國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將會使高收入經濟體人口翻番。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巨大貿易與投資機會,將會大大有利於其他國家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經濟發展不是「零和遊戲」,參與全球勞動分工的所有各方會從中受益。因此,中國的發展契合絕大多數人類的利益。
但對美國新保守派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們的明確目標並非人類的共同利益,而是維持美國 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儘管意識形態不同,但事實上他們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們明白,軍事實力與國際政治實力來自於經濟實力。他們也很清楚,如果中國實現繁榮,那麼其將成為世界最強大經濟體,並最終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因此,他們必須設法阻止中國經濟增長,即使這意味著中國民眾不會實現繁榮。直白一點說,為維持美國 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國新保守派不惜中國民眾永不實現繁榮,中國人民無疑永遠不會接受這一點(順便說一下,印度人民未來也不會接受這一點)。
中國實現全面復興的國際框架
中國下階段的發展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事實概述意味著,了解支持或反對中國的境內外幹預勢力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分析境外(尤其是美國)勢力,與中國自身發展的相互作用。
《一盤大棋》的問世歸因於這些基本的事實:中國1949年以來所取得的社會成就與1978年以來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超過世界歷史上任何國家。這並非誇大其辭,而是客觀事實, 經濟復興幫助中國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促使頑固的美國新保守派也不建議與中國交戰。
現在沒有外部勢力足夠強大到「謀殺」中國。因此,那些反對中國崛起的勢力,不得不誘導或者施壓中國「自殺」。美國已成功誘導或者施壓數個重要國家實施自殺,比如20世紀90年代誘導蘇聯實施政治自殺,20世紀70年代誘導德國與日本實施經濟自殺。
經濟成為美國新保守派攻擊中國的主要領域
近來的發展趨勢顯示,美國新保守派尋求阻止中國崛起的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擊垮蘇聯時,美國新保守派所採取的手段首先是政治攻擊,然後是經濟攻擊。他們首先扶助政治侏儒戈巴契夫坐大,然後借其之手推翻了蘇共,最後利用「休克療法」削弱俄羅斯經濟。尋找「中國的戈巴契夫」,也成為新保守派對中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但「四個全面」以及相關的政策,阻止了美國新保守派「先政治後經濟」攻擊中國的戰略。他們明白,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改變其攻擊中國的順序:首先必須試圖削弱中國經濟,然後才尋求實現政治目標。因此,他們現在首先寄希望於中國經濟崩潰,繼而引發社會不滿,導致中國共產黨失去民意支持,幫助其實現終結中國共產黨統治與削弱中國經濟的政治目標。也即是說,新保守派對中國的鬥爭手段直接從政治轉到經濟問題。
圖源網絡
這種鬥爭手段曾成功幫助美國擊敗過其對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德國與日本,以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均深受其害,被迫拉大了其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現在,美國將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中國。本書最後一章對此有呈現,希望大家會對此感興趣。
美國新保守派的這種手段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因為經濟規律具有客觀性,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不能違背它。如果中國被誘導採用錯誤的經濟政策,那麼其原有的強有力對抗美國的政治制度將會被終結。因此,誘導中國實施經濟自殺,成為美國新保守派當前的核心策略。
任何國家都不能違背客觀經濟規律
下圍棋講究落子無悔,這樣的規則同樣適用於經濟規律。一些人認為,經濟規律是可以被改變或者被違背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後開始衰落,是因為其違背了經濟規律。中國自1978 年以來在經濟上崛起,則是因為其順應了經濟規律。如果中國違背經濟規律,那麼中國經濟也將會出現問題,繼而出現衰退。確切地說,只要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違背經濟規律,那麼就將受到懲罰。
最後,想必研究狹義經濟問題的人想知道,中美間的這場經濟鬥爭所謂何來?中國源自於亞當·斯密創建,馬克思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的經濟理論顯示,斯密術語中的「勞動分工」與馬克思主義術語中的「勞動社會化」,是最重要的生產因素。現代計量經濟學已完全印證了這一點。鄧小平的經濟戰略在此基礎上形成。
正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基於最重要的生產因素——勞動社會化/勞動分工,所以其才取得了世界史上最快的經濟增速,美國經濟放緩則是因為其試圖推行以個人創業為基礎的政策。如果中國違背經濟規律,那麼中國將會輸掉與美國的博弈。只要中國繼續遵循經濟規律,那麼中國將會贏得與美國的博弈,這將惠及中國乃至全人類。當然,經濟現實對此已有明確的結論。中國有權對其未來做出任何選擇,非中國公民則無權對此予以置評,但他們可以指出中國作何選擇所帶來的影響。
《一盤大棋?中國新命運》, 【英】羅思義(John Ross)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4月
嘉賓介紹
羅思義(John Ross),前英國倫敦市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先後擔任英國議會成員和英國工黨國家執行委員經濟顧問,世界百強企業顧問。2013年加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成為其首位外籍全職高級研究員。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首發,騰訊思享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其它媒體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