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 -A17版:文體關注-2020年07月31日

2020-12-22 半島網

風平浪靜下波濤洶湧

《風平浪靜》上影節迎來首批觀眾,黃渤首次做監製不出鏡

作者:黃靖斐 實習生 梅韋 新聞    時間:2020年07月31日    來源:半島都市報


半島記者 黃靖斐 實習生 梅韋

在導演了《一齣好戲》後,黃渤又換了個身份,首次監製了電影《風平浪靜》。7月29日,這部電影在入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之後,又迎來了第一批觀眾,首映後即獲諸多好評。這也是黃渤第一次參與但沒有參演的作品,採訪中他驕傲地「推銷」起電影《風平浪靜》,「這部電影和李霄峰導演,在這個時代都是不太一樣的存在。」

第一次「參與」但沒參演

黃渤和上海國際電影節有緣分,三年前在上海,黃渤憑藉電影《冰之下》拿走了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這次他帶著首次監製的電影《風平浪靜》再次來到上海。他一直在「推介」這部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參與、但沒有出現在鏡頭裡的作品,從一開始創作接觸這個項目,到後來一路走過來,加入到李霄峰導演的戲裡,跟這麼多優秀的創作者一起合作,蠻有趣的,也見證了一個很有意思、很獨特的電影的誕生,能夠做一部這麼出色的電影,感覺特別自豪。」
這部電影是黃渤2016年啟動HB+U(黃渤加你)新導演助力計劃的作品,黃渤說自己入行許多年,在專業能力和產業資源上有了一些積累,很多青年導演雖然羽翼還未豐滿,但他和他的團隊未來可能是中國電影工業的有生力量。在前兩天亮相「青年電影沙龍」時,黃渤也與刁亦男、徐崢共商如何更好地扶持青年導演。  
因為是首次做監製,黃渤和導演李霄峰以及演員都會在某些問題上有分歧,「有的時候自己在創作時會不自知陷入到某種執拗裡,這次對我來說,既要掌握客觀和理性,又要考慮到節奏及市場、觀眾之間的關係,我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跟導演打好這樣一個配合」。

曾為電影片名「心不甘」

影片聚焦「高考保送名額被頂替」,在高考頂替事件被頻頻爆出的節點,這部電影有著極其殘酷的現實意義。電影講述了優等生宋浩因為大學保送名額遭頂替而被迫改變命運,人生失控後自我救贖的故事,電影故事曲折、波濤洶湧,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風平浪靜。黃渤透露,影片名字是導演李霄峰定的,「我最早有其他的期望,好不容易拍完了,到上映看到這幾個字覺得心不甘,到上映了不風起雲湧一下、風平浪靜了,覺得不太滿足。但是後來熟悉了以後,尤其是在最近,我覺得這個名字無比合適,不管疫情也好,我們周圍的各種環境也好,覺得《風平浪靜》能夠給我們好的感受,特別期望一切風平浪靜」。
電影名和劇情也有著巨大的反差,正如李霄峰導演所說,故事本身很有力量,名字和劇情本身產生了特別的張力,將現實主義的命題投射到影像中,是這部電影另一個大膽的選擇,有觀眾稱「《風平浪靜》應該是當下很『敢』於去表達的示範」,戲裡每個人內心隱秘的角落都暗潮湧動。
宋佳「給了我一記耳光」

《我不是藥神》之後,男主角章宇在《風平浪靜》中的演技再次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肯定,大家評價他「奉獻了影帝級的表演」,演活了一個內向很隱忍的角色。同樣塑造更多小人物的黃渤,對章宇的表演特別能共情和感同身受,「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演員,知道什麼是好的表演。」他認為章宇選擇了特別聰明的辦法,表演上用了減法,「因為這種減法,讓人物內心的力量感加強了起來。」黃渤說,年輕演員跟王硯輝在一起演戲越使勁越吃虧,「章宇的選擇是對的。」
《風平浪靜》的女主演是黃渤特別熟悉的搭檔宋佳,兩人在電影《冰之下》就合作過,「對於宋佳我沒有點評的資格,客觀來說,一開始選擇演員演潘曉霜的時候,找到宋佳,我是反對的,還堅持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宋佳給人的感覺太大、太強了,她不是那種溫婉可人的角色,她就用她實際的行動狠狠給了我一記耳光。我看第一遍剪輯的時候哈哈大笑,真的是驚豔。」黃渤認為宋佳讓這個人物附著上很多「劇本沒有表現得那麼豐滿的細節和趣事」,好演員確實能給電影注入新的能量。
在《我不是藥神》裡王硯輝是賣假藥的醫生,《無名之輩》裡他是拿錢跑路的老闆,在《風平浪靜》中,王硯輝貢獻了極有品質的表演。黃渤認為,「我覺得導演是這個電影的福氣,能夠請到這麼多好的演員加入,王硯輝老師不用說了,氣場強大,一直以來氣場直逼到屏幕外面。我們的年輕演員也特別好,跟他們在一起對戲的時候,沒有讓人感覺到突兀感,難能可貴。」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