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煙花易冷
入園,一般幼兒園都是9月1日開學,那個時候是最熱的時候,孩子小,天氣熱,孩子哭,大人操心,結果基本上就是孩子生病,大人心疼,所以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送幼兒園,搞的孩子基本要新年後才能適應。更有疼愛孩子的家長直接看孩子不適應就不再送了,拖後一年。
也是基於天氣的原因,我選擇五一前送孩子到一個家附近的幼兒園適應生活,這個時候天氣不熱,孩子去哭一陣也無所謂。
孩子的第一天倒是很開心,因為之前我就經常告訴他上幼兒園有多好,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還能看到家裡沒有的故事書,還有漂亮的老師教唱歌跳舞,老師還會彈鋼琴,還有家裡沒有的大滑梯和各種玩具。各種誘惑讓他特別期待上幼兒園。
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慮擔心,孩子很敏感,會感覺到的,也就會恐懼上幼兒園。要讓他們嚮往,用他們最喜歡的誘惑他們。
第二天開始孩子就會明白上幼兒園是怎麼回事了,他們會哭,會鬧,會拒絕早飯,拒絕穿衣服,甚至開始拒絕前一天晚上入睡來逃避上幼兒園。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心軟,要態度堅決,甚至強硬。小孩子哭鬧是他們來和父母爭取控制權的手段,我們不能妥協,否則我們就失去了主動權。早飯一頓不吃沒事,只要讓他看到我們的決心,他們只能妥協。
特別提醒家長不要採用半天接送的方法,這樣孩子很難較快的適應幼兒園。你想他上午去哭了一通,老師剛安頓好,你又接她回家,下午依然一通哭,根本沒有機會發現體會幼兒園的樂趣,他能很快進入狀態嗎?所以我們可以下午放學時候第一個去接孩子,不能為了心疼孩子哭鬧半天接送。
如何引導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和情緒
家長擔心孩子,每天放學都會問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嗎?打架了嗎?吃飽了嗎?也有很多家長都說幼兒園怎麼怎麼不好,孩子不適應,上了幼兒園以後憂鬱了,不開心了,不愛說話了等等。
引導孩子記住幼兒園愉快事情,多鼓勵他講幼兒園學到的東西
我覺得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社會上有的好現象懷現象幼兒園都會有。其實幼兒園裡的環境是次要的,家長的表現是主要的。
比如有一次孩子回家對我說幼兒園大朋友打他,我看他也沒有受傷,就說下次注意躲開他,他生氣的時候不要靠近免得挨打。然後轉移話題問他幼兒園今天有沒有去新的小朋友或者問他今天幼兒園有沒有教媽媽沒有教過的歌,給媽媽唱個。
這樣孩子會很快忘記幼兒園不愉快的事情,只會記得開心的事情。而且多鼓勵他講幼兒園學到的東西,他會很自信,認為幼兒園是個好地方能夠學很多東西。也就喜歡幼兒園了,自然也就不存在抑鬱的問題了。
引導孩子對老師的情緒,要讓他喜歡老師
還有家長說老師偏心,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被忽視而給老師送禮。有的家長放學就問老師打孩子了嗎?我們不可能總是保護孩子,要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其實老師也是人,我們在家面對一個孩子都有時候生氣打一巴掌,更何況老師要面對那麼多淘氣的孩子呢。孩子的老師也打孩子,他體驗生活的幼兒園,班裡因為老師打孩子有幾個孩子都轉走了,每次孩子回來對我說老師打他,我就問為什麼,他會說因為他打小朋友或者因為他不聽話撒了飯。我會告訴他,那是他做得不對,如果做對了老師不會打得。這樣他就知道要想不挨打,就要聽話,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孩子還會回來說老師不喜歡他,不讓他唱歌跳舞,我就問他你做操認真嗎?他說自己不做,就看,我會告訴他因為你什麼都不做,所以老師以為你不會,他擔心小朋友笑話你,所以不讓你去唱歌跳舞,老師是喜歡你的。這樣孩子就不會討厭老師,甚至在幼兒園對老師特別好,老師給他發飯,肉多他會回來對我說老師可好了,給他好多肉,菜多,他會說老師希望他像大力水手一樣厲害,對老師沒有牴觸情緒,自然老師就喜歡他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孩子對老師的情緒,要讓他喜歡老師,這樣他才會聽話,老師自然也就喜歡孩子了。
至於送禮,我覺得孩子自己處理好師生關係比我們處理好得多,也能讓孩子學會如何相處,看到一個真實的社會,而不是我們給他準備好的保護罩。
引導孩子不要受他人影響,讓孩子分清對錯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和別的孩子學壞了。其實關鍵還在家長的引導。我家孩子班上有個多動症的孩子,總愛打小朋友,孩子不能辨別是非,就學他打小朋友,老師和我反映了這個情況。我晚上睡覺前聊天的時候問孩子在幼兒園打人嗎?他說打了,我問為什麼,他說某某(多動症小朋友)就打了。我說那大家喜歡他嗎?他說不喜歡,都不和他玩,我說那你希望大家都不喜歡你嗎?他說想和大家玩。我就告訴他要想大家喜歡你就不能打人,否則大家都害怕你了就不和你玩了。經常引導,他就知道打人不對了,自然就不打人了。
所以雖然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家長的引導還是很重要的。不要覺得孩子進了幼兒園,教育就是老師的責任,家長就不管了,那是不對的,畢竟父母的一句話勝過別人的十句呢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