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寶:解讀12+X智慧養老應用場景

2020-12-13 健康界

ITH康養家專訪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老年健康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鄭世寶教授。

鄭教授在解讀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外特別提出應需加強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類場景,同時對智慧養老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4年後鄭教授65歲要退休了,他期望那時候的智慧養老發展已經走向成熟,養老服務成體系化、市場化、專業化。

期望上海的「時間銀行」能夠開啟,在退休後可以做養老服務志願者,不管從專業上還是為老服務方面繼續「輸出時間」。

智慧養老的定義

ITH康養家:您是如何定義或看待智慧養老的?

鄭世寶:智慧養老就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5G等先進科技手段,助力養老服務,包括智慧生活照料、智慧康養服務、智慧安全防護、智慧社交文娛活動等。

智慧養老,就是用科技能力來彌補老人能力的不足,如下公式所示:

解釋一下:PC人的生活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機能的退化而下降,但是PI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質量要求即願望,是不變的;那麼,怎麼辦?就由生活(也叫生命)質量保證技術QoLT來彌補。這個QoLT生命質量保證技術,就是智慧養老技術。

正如上海民政局聯合市經信委最近發布的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一樣。

解讀12+X智慧養老應用場景

ITH康養家:您如何解讀這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

鄭世寶:我將這12個場景的需求做了具體的分解,希望能幫助智慧養老企業深入了解。

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包括安全防護類(6個)、照護服務類(2個)、健康服務類(2個)、情感關愛類(2個)四大類別。

場景1: 老年人防跌倒場景;

跌倒器(手環)/視頻監控;

場景2: 老年人緊急救援場景;

緊急呼救和快速響應;

場景3: 面向認知障礙老人的防走失場景;

認路器/電子導盲犬;

場景4: 老年慢性病用藥場景;

快遞服務(湯藥)/智能藥盒;

場景5: 老年人臥床護理場景;

防墜床保護/智能起臥等;

場景6:家庭照護床位遠程支持場景;

遠程遙控護理床;

場景7: 機構出入管控場景;

人員、車輛出入智能身份識別/測溫管理;

場景8:機構智能查房場景;

查房機器人;

場景9: 機構無接觸式智能消毒場景;

消毒機器人;

場景10: 老年人智能語音交流互動場景;

說話機器人/讀報機器人/情感交流機器人;

場景11: 老年人智能相伴場景;

陪護機器人;

場景12: 機構智能視頻監控場景;

無死角無感智能視頻監控系統。

此外,我認為在現有的四大類12個場景中還需要加強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類等。

場景13:康復場景;外骨骼助行機器人/智能輪椅;

場景14:護理場景;智能經絡推拿機器人;

場景15:健康管理;智能三高測量(血壓、心電、血氧或血糖);

場景16:智慧尋物場景;智慧尋物器(如眼鏡)/智能電視遙控器(語音/觸摸)。

ITH康養家: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老年健康信息技術研究所成立,之後您擔任副所長,見證了近十年「人工智慧、數字信息化與養老的結合」,能給我們描述下您的感受麼?您的學生是否有從事智慧康養行業?

鄭世寶:早在2010年,我們就意識到老齡化對健康信息技術的需求,成立了產、學、研合作的老年健康信息技術研究所。致力於智能生活輔助照料技術、穿戴式健康管理技術、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及老年電視等技術的研究。

遺憾的是,到目前,我們的研究還停留在技術層面,儘管一些研究團隊與企業合作,做了一些產業化的工作,但大部分都是以科技項目為主。

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我的學生還是有一些進入這個行業,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努力,堅持著。

比如海陽集團的徐(超)董,愛照護/偉賽科技的王(偉)總,藍信康/科翎的張(紅廣)總,中橋養老學院的張(捷)院長,都是電院的畢業生。新聯緯訊的林(衛慈)董,也是老交大的。

現在,我的同事劉佩林教授創立的企業(美衡和數跡)從事智慧養老產品研發。他們在養老服務、智慧養老產品開發等方面,都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四點建議

ITH康養家:對現在的智慧養老企業您有哪些建議?

鄭世寶:我個人認為 首先,智慧養老產品越「傻瓜」越好。開發者要多與老人溝通、交流,真正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老人的狀態,不能用年輕人的操作習慣去想老年人的操作習慣。聲控是比較好的形式,急需解決語言識別精準度的問題,如何識別老年人方言、咬字不清的問題。

二、對於智慧養老企業,需要注重培訓和設立售後部門。作坊式產品賣出去就不管了,企業是走不遠的。智慧養老企業需要不斷的給「院長們」培訓。例如醫療器械公司,每個月都會請專家為醫院人員提供培訓和操作上的指導,收集使用人員的反饋意見。

好的產品,走的長遠的品牌,都有非常強大的培訓團隊和售後團隊,智慧養老企業要學習其他行業的優點,在培訓的過程灌輸智慧養老的理念、產品的價值、品牌的概念。

三、智慧養老企業要強化品牌意識。企業的發展除了拼產品、拼技術、拼創新,最重要的是拼品牌。

強化品牌意識,提升核心競爭力。希望智慧養老行業早日出現「格力」「美的」這樣的知名品牌,可以做到至少覆蓋一座城市,讓大家都信任這個品牌。

四、精準定位。中國目前是未富先老。大部分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有錢,這是「假象」。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是26523元,其中,最高的20%人群與最低的20%人群差距近十倍。我國養老市場沒辦法一刀切來「平均」或者「普及」。

智慧養老企業必須要有定位,產品服務哪類人群,要清楚認識到一個產品無法服務所有老人。

預告專訪下篇:

鄭世寶教授:看好「康養服務公司+智慧養老技術+物業服務」合作模式 。

原標題:交通大學鄭世寶教授:解讀12+X智慧養老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美達信息參會上海市首批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落地研討會
    2020年5月15日,由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智慧養老專委會承辦的「智慧引領、場景落地」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本次會議中,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邀請民政局及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首次就「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進行詳細解讀與介紹,養老行業專家,養老服務企業代表
  • 「智慧養老」與「智能家居」的產品應用功能有什麼不同?
    適當的智能產品設備應用,有助於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質量,解決老人精神的空虛、還能有效解決與子女之間的溝通、身體健康的管理以及安全出行等方面都提供了極大地幫助。如何正確應用智能產品?實現智慧養老的目的,是當前養老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
  • 聚焦智慧養老,優護家參展第三屆養老產業博覽會
    (原標題:聚焦智慧養老,優護家參展第三屆養老產業博覽會) 聚焦中國養老產業發展趨勢
  • 三部委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全文如下:三部委關於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的通告 工信部聯電子函〔2020〕301號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關於開展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的通知
  • 智慧居家養老服務設計方案
    目前在我國大約有80%以上的老年人傾向於選擇居家養老的方式,而選擇通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只佔6%~10%左右。因此,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智慧居家養老模式應運而生。服務設計作為一門跨領域的學科,通過對設計的方法和理念系統性地應用,從而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和價值,對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優化有重要的提升意義。一、智慧居家養老現狀研究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託,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養老模式,幫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會化服務來解決日常生活困難。
  • 設施適老化、場景居家化、養老智慧化 普惠型養老進入成都社區
    &nbsp&nbsp&nbsp&nbsp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nbsp&nbsp&nbsp&nbsp去年,成都入選國家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制定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支持政策清單》等系列政策,著力推動項目落地。
  • 新民快評|智慧養老有「智商」講「情商」
    現在街道為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之後,如果12小時內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儘管現在各類養老機構不斷健全,但居家養老依然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第一選擇。但是許多老人並不是與子女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有些甚至分居兩地,因而如果發生突發狀況,更需要利用好社區資源,隨時掌握老人居家的動態信息,使得養老服務精準對接老人的切身需求。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引入先進的智能適老化居家設施,提供緊急呼叫、無線定位等監護體系,把為老服務相關內容,納入到這樣應用場景中。
  • 案例 | 「智慧照護」--麥麥養老
    麥麥養老是國內第一家將智慧養老的產品反向出口歐洲、日本等養老發達市場的智慧養老企業。目前在國內智慧養老市場佔有率及口碑皆第一,也是國內第一家被資本市場認可的智慧養老企業。    很高興有機會跟各位群友溝通,今天分享主要是從網際網路、從數據科技的角度,跟各位探討一下「網際網路+養老」,用數據如何推動養老行業的服務升級。
  • VR+養老,三大方面看智慧養老的優勢
    面對疫情的「大考」之下,全球人口老年化,老年人群體養老和醫療問題,再度暴露在大眾面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1.76億,佔總人口12.6%,根據數據分析推算2049年老年人口將超過4.3億。養老產業成為我國朝陽產業之一。
  • 上海新增一批智慧城市應用場景
    原標題:以場景牽引產業發展,以AI賦能數位化轉型 上海新增一批智慧城市應用場景 加速人工智慧在金融、交通、醫療等領域全面應用  本報訊 (記者 劉錕)正在舉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上,張江人工智慧島、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北新涇街道、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等被正式認定為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插上AI的翅膀 上海這個智慧社區為你帶來養老新體驗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智慧養老已然成為行業新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與養老產業的結合疊加,給智慧養老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將孕育著一個龐大的智慧養老市場。日前,人民網記者來到了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應用場景之一的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探訪養老「新科技」,親身體驗智慧養老新場景。 AI助力養老新體驗記者一踏進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門,智慧機器人「周小福」正跳著活潑的「海草舞」迎接過來。
  • 5G、機器人……科技光環下,智慧養老的尷尬:形式大於實質
    「1986年,當美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2%時,美國個人護理支出年增幅達1000億美元,養老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復興康養副總裁劉慶分析,預計中國會在2020年達到12%,到203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與此同時,中國專業護理員有300萬的缺口。
  • 華為「1+3+X」 全場景智慧辦公是什麼 產品使用場景介紹
    圍繞全場景智慧辦公,華為構建了一個設備矩陣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在長達數十年的企業實踐中,其實已經建立了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深刻認知,並且深入到多個實際場景——其中自然也包括企業辦公場景。  而疫情的出現,進一步讓華為意識到了通過全場景智慧辦公賦能企業的重要性。
  • 智慧如何賦能養老? 答案盡在10月15日健康養老系列直播論壇
    針對日漸緊迫的養老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三部委印發了《智慧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其核心是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把各方的健康養老資源進行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
  • 光大集團深度布局養老產業,光控科技攜手光大養老探索智慧養老服務...
    2019年11月1日,中國光大集團旗下新組建的中國光大養老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養老」)重組揭牌儀式在光大匯晨北京朝來老年公寓隆重舉行。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長趙威等出席儀式,為光大養老揭牌,並參觀光控科技與光大養老聯合打造的智慧養老實驗室。
  • 廣州市智慧教育案例及應用場景展示活動在穗舉辦
    12月5日,由廣州教育學會智慧教育協同創新研究專業委員會和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主辦,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承辦,「廣州市智慧教育案例及應用場景展示活動暨2020年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培訓案例觀摩活動」在廣州電信大廈成功舉辦
  • 全國將建5000個老年友好社區,5萬億智慧養老產業蛋糕待分割
    從整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鏈來看,上遊智慧健康養老設備供應商承擔著為整個產業鏈提供智能硬體產品、搭建智能軟體系統以及應用平臺的任務,是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最為核心的環節。但在我國,上遊企業的產品層次呈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大部分企業聚集在技術較為低端的產品領域,且競爭激烈,而附加值較高的高端產品領域企業卻相對較少。
  • 智慧班牌成為了智慧校園的標配?這些場景應用告訴你
    智慧班牌,在含義上是電子班牌的升級版,在功能服務上有更豐富、更全面的體驗,可以作為班級和校園對外展現交流的窗口,是班級的標誌。智慧班牌,還可以在學校這些場景中實現智能化應用,帶給師生更多的體驗。學生上課考勤場景學生上課考勤,每節課都需要老師或是班幹部點名考勤,會佔用上課時間,而且考勤效率慢,考勤數據不方便記錄保存。智慧班牌可實現課堂考勤應用,學生上課前在班牌終端通過人臉識別或校園卡智能考勤,班牌實時記錄考勤情況。老師可通過管理平臺實時查詢和列印班級及學生個人考勤記錄。
  • 體驗數字應用場景 分享「智慧」美好生活
    記者 阮冠達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顏瀾萍 阮冠達  智慧旅遊、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昨日,參加本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嘉賓和市民代表分幾條線路,參觀體驗福州智慧城市的各種數字應用場景,感受科技,觸摸未來,分享數位化給生活帶來的便捷與精彩。
  • 智慧校園中 常應用到的場景
    如今說起智慧校園,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個比較廣的概念,也算是比較模糊的詞語。智慧校園也是普及到全國各地了,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智慧校園常應用到的一些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