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保險套觀光工廠下月22日將在臺灣開放參觀(資料圖)
據海峽導報報導,下月22日,號稱世界首座保險套觀光工廠將在臺灣開放供民眾參觀,這裡不僅介紹各種避孕工具與方法,還開放體驗保險套吹氣球與保險套檢測作業。小小套子,大大學問,一趟充滿好奇與期待的體驗之旅即將開啟。
在臺灣,這類讓遊客藉由遊覽與體驗認識在地傳統產業的觀光工廠,已超百家,遊客有吃有玩又開眼界、工廠賣產品又賣工廠風光,如此雙贏的新興體驗遊正在島內方興未艾。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島內都有哪些趣味觀光工廠。
拿個保險套吹氣球
臺灣唯一保險套工廠「不二實業」為加強民眾「安全性教育」概念,讓民眾大方正視「性」,近年積極轉型,籌設世界首座保險套觀光工廠。
該工廠設計遊戲、影片,營造輕鬆活潑兼具教育氛圍。像性病、保險套的問答小遊戲,加強民眾知識。「人工針孔檢驗機」供民眾將保險套裝滿水後,瞪大眼睛並擠水,試圖找出細微破洞。此外,還有「保險套吹氣球」遊戲。
「穿」冷氣堆鹽山
記得大冬天穿棉襖堆雪人的樂趣吧,如今是暑假,若來到臺南市音波觀光工廠的「鹽創館」,則是另一番快樂。
室內戲鹽室空調一開,小情侶或是一家三口,鏟鹽、堆鹽山、堆城堡,邊吹冷氣邊玩鹽,盡情體驗戲鹽樂趣,不怕烈日曬傷。「咔嚓」,來張照片,滿室儘是開心顏。
男人體驗懷孕辛苦
新北市長朱立倫曾經到一家工廠參觀,一進門,就被一個個迎面而來、挺著大肚子的大男生給嚇了一跳。原來,這是觀光工廠的噱頭,準備不同懷孕周期的孕婦模擬道具衣,讓從未有懷孕經驗的大人、小孩都能體驗身懷六甲的辛苦。
這家工廠名叫「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是第一家取得臺當局「MIT」認證的孕婦裝公司,包辦設計及生產,如今已成為第一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觀光工廠,館內陳設不同懷孕周期的知識及適合的孕婦裝講解。
當個「鴨博士」
臺灣宜蘭有家「博士鴨」觀光工廠,內部分區讓消費者了解「博士鴨」的產品,而值得一提的是形象教育區。因應「知識經濟體驗時代」來臨,此區完全屬於非商業性展示,介紹鴨相關知識,讓消費者更可一窺鴨的成長生態及深刻體會養鴨人家的辛勞艱苦,而在走出店面後成為一位「鴨博士」。
駕駛「鞋跑車」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在高雄,有一家臺灣唯一的鞋子觀光工廠——「彪琥臺灣鞋故事館」。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幾雙超大的鞋子座椅,以及一部鞋子造型的「跑車」。你看,小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圍了上去,駕駛「鞋跑車」了。
工廠內還有另一個吸睛的項目,就是獲得高雄市城市精品賞的「高雄實景鞋」。一幅幅高雄美景,包括愛河、高雄港、西子灣、城市光廊、英國領事館等,躍然於鞋上。穿上它,仿佛隨身帶著高雄之美「趴趴走」。
一起來吃「紙」
臺灣南投埔裡造紙業始於清光緒年間,來到今日,埔裡已發展成為臺灣的造紙重鎮及紙藝之鄉。遊人來到埔裡,不但可以在紙廠認識造紙過程及看到各款有趣紙品,更可以DIY的形式即興製作紙工藝品。
像「造紙龍」手創館,便是一家充滿童心和色彩的觀光工廠。遊客可以觸摸「萬紙纖紅」的紙牆,感受顏色各異、紙張的不同手感。另外一家「廣興紙寮」則運用各種植物纖維做紙,開發「可以吃的紙」,有木耳、艾草、九層塔、胡蘿蔔、芋頭等口味,還有紙麵條、紙飯糰等,令人嘆為觀「紙」。
短評
觀光工廠摸蜆仔兼洗褲
臺灣自2003年開始推動觀光工廠輔導計劃,到去年已經有132家,不僅提升企業價值,也增加觀光收益,「經濟部」預估今年人數有望達1150萬人次,觀光收入可達25億元新臺幣。
觀光工廠,往深了說,是深度文化旅遊新趨勢;簡單地說,就是「老牌子+新賣點」,創造新生機。
如今很多傳統的製造產業都面臨轉型,將原本冰冷的封閉工廠對外開放,營造成歡樂的景點,既售「製造」又賣「服務」。而在時下很多產業遭受產品質量質疑之際,這種「坦誠」更具意義,讓遊客眼見為實、長見識又買得放心,正如閩南話俗語所言「摸蜆仔兼洗褲」,一舉多得。
(原標題:盤點臺灣趣味觀光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