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奧數網訊:不到半個月就要開學了,小學畢業生即將迎來嶄新的初中生活。在這為期三年的初中生涯裡,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有哪些問題是需要注意的?蘇州立達中學校長費建華以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經」。
蘇州立達中學校長費建華簡介
話題一:上初中了,要不要送孩子上學?
「我的女兒小學是在家門口上的,但是初中考上的學校比較遠。如果讓她自己坐公交上學,路上會比較花時間,我也不太放心,要不要每天開車送她呢?」要不要送孩子上學,是不少小升初家長首先遇到的難題,針對這個問題,費校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太遠可以接送,但是怎麼送孩子有講究。
「我見過有的家長開車送孩子,不但開到校門口,而且還要橫過來停,使得車門與校門平行。然後家長先下車,幫孩子開車門,再把書包遞給孩子,絕對是『管家級』的服務。在我看來,這樣送就有點過了。」費校長表示,家離學校太遠接送無可厚非,但是背書包、拎早餐,這些事情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做,應該給他們一個獨立走進校門的機會,「大家都說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意識。怎麼培養?就要從這些細節做起。讓孩子自己背著書包坐公交、地鐵上學放學,不但能給他們一段時間獨處、並獨立解決一些問題的機會,也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拓展眼界。如果實在需要送,我也推薦家長在離校門較遠的地方停車,讓孩子自己走進來。」
話題二:上初中了,要不要給孩子補課?
小升初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學科門類明顯增多、學習內容相對複雜。一些原本在小學就學得不太好的科目,到了初中問題會更加嚴重,因此要不要給孩子補課成了不少家長糾結的問題。費校長的觀點是,能在課堂裡解決的問題儘量在課堂裡解決,若要補課,則要孩子自己有想補的意願,「強扭的瓜不甜」。
「補課分為兩種,一種是學得不好要補差,另一種是學得好要提優。但是這兩種補課都有一個大的前提,那就是孩子得自己想要補課。如果硬逼著孩子補,只會事倍功半。」費校長說,補課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要防止補課過度,導致孩子有一種依賴心理,覺得反正還要補課,課上不學也沒關係;另一個是要防止要求過高,導致孩子厭學,「俗話說『男孩的厭學是從英語開始的,女孩的厭學是從數學開始的』。我們對孩子當然要高標準嚴要求,但是這個目標得是孩子跳一跳能夠著的,如果要求過高,那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無力感,就會有厭學傾向。」
話題三:上初中了,孩子玩多久才合適?
相對小學,初中的課業負擔會更重一些,那麼每天該允許孩子看多久電視?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一碰到滑鼠就停不下來,又該怎麼辦?毫不誇張地說,如何與「玩」作鬥爭是家長們永恆的話題。對此,費校長提醒大家,孩子愛玩無可厚非,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是否上癮。
「人人都有愛玩的天性,成人如此,家長也不例外。」費校長認為,只要孩子能控制自己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沒有上癮,就沒有關係,「比如,我的孩子喜歡看一檔在8點半結束的軍事節目。我就和他約定說,允許他看,但是節目結束後就要關閉電視,不能看完還換臺繼續看別的。事實證明,他有自控能力,每次到時間就關掉了。」
那如果有的孩子自控力比較差,嘴上答應得很好,但是玩起來就是控制不住怎麼辦呢?費校長說,那就要家長和孩子「約法三章」,並且嚴格執行了,「『約法三章』 後的第一次尤為重要,如果第一次就不能嚴格執行,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件事有商量的餘地,最後就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了。」
下一頁查看初中階段父母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