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
——品讀筆融老師的美文《那個年,我哭了》
作者:嚴 峻
古語云:男兒有淚不輕彈。
前幾天,當我讀到筆融老師《那個年,我哭了》的美文時,不僅她老人家哭了,我也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難以自抑,相信凡是看過這篇短短的只有1280餘字的美文,每個讀者都會感動的。筆融老師的這篇美文深深的感動了我,她用一隻纖細的筆,對母親深情的回憶、誠摯的愛,撥動了我那顆鐵石一樣的心弦,也使我想起了我平凡而質樸、勤勞而博愛的母親······
於是,我立即留言道:「母親的偉大難以忘卻,《世上只有媽媽好》一歌,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筆融老師的《那個年,我哭了》,深深的打動了我和無數讀者的心,我們一起哭吧,哭母親的勤勞、哭母親的偉大,哭母親為一家三代人的辛勞,用我們的淚水洗濯我們的心靈、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秉承母親高尚的品德,上善若水,孜孜不倦的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助於社會、有助於國家、有助於民族的中國人!」
筆融老師給我回復道:「謝謝嚴峻的賞讀,沒有母親的年,年味就淡了。母親給家的溫暖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鶴崗市著名詩人、朗讀者牧歌評論道「沒有母親的春節,一切都在默默中進行」。
筆融老師的一位現居杭州的親屬閆明劍留言道:「嫂子,這篇文章你寫的太好了,太感人了。讓我想起了董大娘慈祥的面容和她的音容笑貌。還有她做那非常好吃的小酥餅。同時,我也想起了我的媽媽,我記得我的媽媽非常的慈祥。看得我已經流淚了。有媽媽真好。媽媽在的時候一定要多陪陪她老人家。不然子欲孝而親不待,就······」
筆融老師回復道:「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們的父母雖然都不在了,我們只能在年、節時祭奠緬懷他們。我們現在擁有的是兄弟姐妹之間血濃於水的手足情,讓我們且行且珍惜吧!」
文友平安就好評價道:「@筆融老師的作品,語言樸實無華,生活情景描寫細膩,媽媽的言行,媽媽的勤勞善良就仿佛在眼前一樣,看的讓人熱淚盈眶。有媽媽在就有凝聚力,媽媽做的飯菜味道最香甜,和媽媽在一起過年是最幸福、年味兒最濃烈的。自然規律無法抗拒,那就讓我們用感恩的心情來懷念媽媽,傳承媽媽的優良傳統,做一個好妻子,好長輩,言傳身教帶好下一代。媽媽對我們的愛和溫暖,就讓我們銘記在心裡,做一個永遠的、溫馨的回憶吧!」
筆融老師的這篇美文由知名朗讀者夢露老師用唯美的、富有磁性的聲音二次創作後,再一次感動了筆融老師,她留言感謝道「@夢露老師誦讀情感飽滿,以一個女兒對媽媽深深懷念的心情,用委婉圓潤、張馳有度、感人至深的聲音,把作品內涵詮釋的淋漓盡致,讓人情不自禁潸然淚下,想起了不怕辛苦、勤儉持家、默默為兒女奉獻的親愛的媽媽,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堅強、最無私的人。媽媽在時,其樂融融,媽媽不在了,只有深深的懷念。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深深的印在了心裡,永遠不能忘記」。
是啊,母愛無疆。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偉大的,既使她再平凡、再普通,也是偉大的,因為她給了我們生命。這使我突然想起了當代最紅火的行吟詩人阿紫的名篇佳作《趁父母還在》·······
自古以來,讚頌母愛的詩詞歌賦、美文數不勝數,每個人的母親都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而筆融老師不愧為老師,她深諳為文之道,沒有泛泛的歷數母親的一樁樁、一件件「先進事跡」,而是在牛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截取媽媽健在時她們這個「幾十年來,我們家過年都特別熱鬧,也許是公婆去逝早的原因,抑或是我和丈夫都是家中的老大,中國有老嫂比母的說法,我的兩個小叔子全家每年都來我們家過年,十六、七口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年味十足」,大家庭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每年的三十是我們家最熱鬧的一天,小叔子、弟媳們帶著孩子來了,我的兒孫也早早就來到家裡,打麻將的,喝茶聊天的,再加上孩子們屋裡屋外的瘋,親情在不經意間流淌著。大家都勸媽媽不要忙碌,可是媽媽還是不著閒的忙這忙那······」,其樂融融、家庭和睦過年這個片段,來給我們娓娓道來她們家裡濃濃的親情、馨香的年味。
筆融老師是這樣描述母親健在的時候,她那個「十六、七口人聚在一起」的年味和母親的廚藝的,母親「自從參加工作就在國營飯店上班,是老面案工人,別看她沒什麼文化,卻能把各種麵食捏成工藝品,讓人看著捨不得吃掉。她不但麵食做的好,還會燒一手好菜。媽媽是閒不住的人,每年春節前,她都為子女們準備過年吃的東西,饅頭、豆包、包子、各種餡的凍餃子樣樣不能少。尤其是她還要為我們打(小半缸)酥餅,她做的酥餅簡直是一絕,又酥又好吃。我的很多朋友、同事都吃過她打的酥餅」。一位勤勞的母親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令讀者讀後不得不動容。
筆融老師已是快年屆花甲之年的老人了。人老了通常的都要回憶往事的,《那個年,我哭了》的美文是作者在牛年的腳步快要蒞臨之際而創作的佳作,她如泣如訴地寫到「每個人的心中都裝滿了對年的記憶,隨著年的臨近,有些記憶越發清晰起來了。我記憶中最深的是2008年的春節,那年臨近春節的前夕,我沒有拽住媽媽的手,讓她撒手人寰。她沒有聽到這過年的鐘聲,沒有邁過她八十歲的門檻,卻隻身靜靜地去了遙遠的天堂」。人生老病死是尋常事,一個「拽」字的動詞運用妙極了,充滿了作者對母親「隻身靜靜地去了遙遠的天堂」的無奈與悲痛。
這樣一位可親可敬可愛的母親生前的音容笑貌深深的鐫刻在筆融老師的心中,難以忘卻,母親永遠活在女兒的腦海裡和心中,所以筆融老師想起了母親,她哭了,讀者也跟著哭了······
筆融老師的《那個年,我哭了》這篇作品是感人至深的,做成美篇後,美中不足是配樂,如果用《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個曲子,倘若能重新製作一下,我想其感人的效果會更好些,一定會引起廣大讀者不一樣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