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紫藤花
紫藤花的花語:為情而生,為愛而亡,沉迷的愛,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對你執著,最幸福的時刻! 傳說從前,有一個喜歡穿紫色衣服的美麗女孩。她每天真誠地向天上的月老祈求,希望自己遇到一個能夠珍惜自己的人。終於有一天,月老被女孩的虔誠感動了,在她的夢中對她說:「當春天到來時,在後山的槐樹林裡,她會遇到一個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期待很久的的情緣。」女孩默默記住了,目盼心思等了好久。
等到春暖花開的日子,痴心的女孩滿心歡喜地如約獨自來到了槐樹林,緊張而又激動地等待著屬於她的美麗情緣——白衣男子的到來。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那個白衣男子還是沒有出現,女孩在緊張失望之時,一不小心反而被草叢裡的蛇咬傷了腳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不能回了,夜色下,女孩心裡開始害怕恐慌。
就在女孩感到絕望無助的時刻,白衣男子出現了,女孩驚喜地呼喊著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幫她吸出了腳踝上被蛇咬過的毒血,女孩從此深深地愛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來自他鄉,他們的婚事遭到了村裡人的強烈反對。可女孩心意已決,非白衣男子不嫁。最終兩個相愛的人雙雙跳崖殉情。
後來,在他們殉情的懸崖邊上長出了一棵槐樹,那樹上居然纏著一棵藤,並開出朵朵花墜,紫中帶藍,燦若雲霞,美麗至極。後人稱那藤上開出的花為紫藤花,紫藤花需纏樹而生,獨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說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槐樹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亡。
9.水仙
水仙的花語:在西方,水仙花的意譯便是「戀影花」,花語是堅貞的愛情,引申一下便是自省對愛情的誠摯。
傳說水仙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姐姐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傳說崇明水仙來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於她的御花園,天上司花神不敢違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當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長安。小妹妹不願獨為女皇一人開花,只行經長江口,見江心有塊淨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島。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開,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8.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語:等待無望的愛。
傳說在法國的普羅旺斯,也就是薰衣草的故鄉之一,流傳著這麼一個有關薰衣草的愛情故事……
話說普羅旺斯的村裡有個少女,一個人獨自在寒冷的山中採著含苞待放的花朵,但是卻遇到了一位來自遠方但受傷的旅人,少女一看到這位青年,整顆心便被他那風度翩翩的笑容給俘虜了!
於是少女便將他請到家中,也不管家人的反對,堅持要照顧他直到痊癒,而過了幾天後,青年旅人的傷也已經康復,但兩人的戀情卻急速蔓延,已經到了難分難捨的地步。
不久後的某日,青年旅人向少女告別離去,而正處於熱戀中的少女卻堅持要隨青年離去,雖然親人們極力挽留,但她還是堅持要和青年一起到開滿玫瑰花的故鄉!
就在少女臨走的前一刻,村子裡的老太太給了她一束薰衣草,要她用這束薰衣草來試探青年旅人的真心,因為:傳說薰衣草的香氣能讓不潔之物現形。
正當旅人牽起她的手準備遠行時,少女便將藏在大衣裡的薰衣草丟擲在青年的身上,沒想到,青年的身上發出一陣紫色的輕煙之後,就隨著風煙消雲散了!而少女在山谷中還仿佛隱隱的聽到青年爽朗的笑聲,就這樣,留下了少女一人孤形影單。
沒過多久,少女竟也不見蹤影,有人認為她和青年一樣幻化成輕煙消失在山谷中,也有人說,她循著薰衣草花香去尋找青年了……無論如何,薰衣草的傳奇故事就這麼被流傳了下來。所以,直到現在,薰衣草還是被人們認為是驅除不潔之物及薰香的重要工具之一。
7.蒲公英
蒲公英的花語:無法停留的愛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十六歲的大姑娘患了乳癰,乳房又紅又腫,疼痛難忍。但她羞於開口,只好強忍著。這事被她母親知道了。封建社會,從未聽說過大姑娘會患乳癰,以為女兒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姑娘見母親懷疑自己的貞節,又羞又氣,更無臉見人,便橫下一條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園投河自盡。事有湊巧,當時河邊有一漁船,上有一個蒲姓老公和女兒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網捕魚。他們救起了姑娘,問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親的指點,從山上挖了一種小草,洗淨後搗爛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癰上,不幾天就霍然而愈。以後,姑娘將這草帶回家園栽種。為了紀念漁家父女,便叫這種野草為蒲公英。
6.雙生花
雙生花的花語:錯過的愛
傳說雙生花另一種說法叫做兩生花,原本是一種樹木,每年會在兩個不同的時節開出兩種神奇的花朵,一朵是在深秋十月晚上月光最明亮的時候盛開,也叫十月花;而另一朵則在初夏太陽最柔和的時候綻放,俗稱六月花。
卡娜米雅島上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關於兩生花的美麗傳說。一個連年戰爭不斷,即將走向衰敗的王國的公主與敵國的王子相愛了,公主的父親老國王盛怒之下將女兒鎖入密室,讓她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五個年頭過去了,王子的軍隊攻陷了軟禁著公主的宮殿,當他緊緊擁抱他朝思暮想的人兒的時候,他的臣民們卻堅持要處決那無辜的亡國公主,王子在這危急的時刻毅然選擇了愛情,不惜冒著叛國的罪名,帶著公主踏上了逃亡之旅。
一日,這對戀人被追兵逼得走投無路,手挽著手跳入了大海,一個巨浪襲來,就不見了兩個人的蹤影。
當王子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身處一座仙境般的島嶼,周圍充滿了寧靜與祥和,那就是卡娜米雅島。這時,可憐的公主就躺在離王子不遠的地方,已經永遠的閉上了她美麗的眼睛。痛失愛侶,王子悲慟欲絕,守在公主的墓前七天七夜,絕食而亡,臨終只留下一句盪氣迴腸的愛情宣言:「不能同生,但求同滅,這也是神的恩賜,情的不朽。」
一年之後,卡娜米雅島上到處生長著一種一蒂雙花的美麗植物,人們叫她兩生花。
她的花朵迷人芬芳,仿佛可以嗅到愛情的味道,最為奇特的是所有的兩生花都是一蒂雙花,兩個花朵親密無間,卻始終朝相反的兩個方向開放,永遠看不到對方的容貌。
但到花期將盡時,同蒂的兩個花朵會極力的扭轉花枝,在隕落的那一瞬間終於有了唯一的一次相對。一生相愛卻背對的兩生花終於在死亡的前夜相遇。
另有一說。雙生花。如果相愛的兩個人,見到了雙生花,便會變成三個人的糾纏。如果是一個人見到的,便會遭遇一生最深刻的愛情。
只是,雙生花本身也是一個傳說,沒有人知道它在哪,也沒有人見過。
5.向日葵
向日葵的花語:"沉默的愛,沒有說出口的愛"
傳說克麗泰是一位水澤仙女。一天,她在樹林裡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阿波羅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於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划過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髮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後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阿波羅,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和愛慕。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沉默的愛。
4.月桂花
月桂花的花語:蠱惑,悲傷的桂冠 , 埋葬的阿波羅的愛
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為「讚美」,羅馬人視之為智能、護衛與和平的象徵。所以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勝的人,都會受贈一頂月桂編成的頭環,而「桂冠詩人」的意象,也正是由這個典故衍生出來的。人們也常將月桂樹與醫療之神阿波羅聯想在一起。
3.曇花
曇花的花語:剎那間的美麗,一瞬間的永恆。曇花一現,人們用曇花一現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類似的成語有彈指之間、電光火石、白駒過隙、稍縱即逝等。
傳說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於是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將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
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採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從曇花身邊走過,看到花神憂鬱孤苦之情。便停下腳步問花神「你為什麼哀傷?」。花神驚異,因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羅金仙頭上有金光,剛剛從身邊走過的明明是一個凡人,如何看得見自己的真身。花神猶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幫不了我」。又默默等等待韋陀,不再回答那個男子的話。
40年後那個枯瘦男子又從曇花身邊走過,重複問了40年前的那句話「你為什麼哀傷?」花神再次猶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許幫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離開。再40年後一個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現在花神那裡,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來更是奄奄一息。當年的男子已經變成老人,但是他依舊問了和80年前一樣的話「你為什麼哀傷?」。曇花答道「謝謝你這個凡人,在你一生問過我3次,但是你畢竟是凡人,而且已經奄奄一息,還怎麼幫我,我是因愛而被天罰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說:「我是聿明氏,我只是來了斷80年前沒有結果的那段緣分。花神我送你一句: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說完老人閉目坐下。
時間漸漸過去,夕陽的最後一縷光線開始從老人的頭髮向眼睛划去,老人笑道「曇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說罷,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時夕陽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隨即圓寂,抓著花神一同去往佛國去。花神在佛國見到了韋陀。韋陀也終於想起來前世因緣,佛祖知道後準韋陀下凡了斷未了的因緣。因為聿明氏老人違反了天規,所以一生靈魂漂泊。不能駕鶴西遊、也不能入東方佛國淨土,終受天罰永無輪迴。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曇花又名韋陀花。也因為曇花是在夕陽後見到韋陀,所以曇花都是夜間開放。
2.彼岸花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代表美麗、動人,又有「惡魔的溫柔」寓意。
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又有「分離、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
傳說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由於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叢林,與埋葬死者的地方有所牽連,所以別名為死人花……春分前後三天稱為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稱為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但是,它卻有白色的,看上去非常的聖潔和美麗。
1.荼蘼花
荼蘼花的花語:末路之美
荼蘼花開代表女子青春已逝,也意味著一段感情的終結。愛到荼蘼,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也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在古人眼中是美麗與滅亡的共同體,即「死亡愛之花」。
荼蘼是一種傷感的花,荼糜花是春天最後開花的植物,它開了也就意味著春天結束了,「三春過後諸芳盡」開花的季節也就結束了。茶糜花開總是形容女子的青春將逝.或是感情到了盡頭。
荼蘼的花語是「末路之美」,雖不能與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獨秀。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
繁盛之後留下的也許是一片頹敗,又或許是歸於平淡,最後的美麗總是動人心魄
荼靡的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獨特的
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
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荼蘼花總是開在夏季其它花兒都快凋零的時候開,所以等到荼蘼開盡了,整個花季也都過去了,也就有了現在常說的「開到荼蘼花事了」。
然後彼岸花.佛家語.荼靡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靡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有人說:花兒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飛翔.無愛無恨的土壤才會再萌芽開花.也就是說開到荼靡是佛家語,有信佛教的人也這麼說過。
來源:百度百科 360百科 花百科 植物網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