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存在大量的測試「拜金女」視頻,許多人對女孩兒經不起金錢的誘惑感到痛心,甚至對女孩行為與道德進行辱罵。筆者認為這確實過分了,雖然女孩的做法的確不妥,但是在這種測試之下,很難有人經受住考驗。
尤其是一些男性在看了「拜金女」測試視頻之後,都是以鄙夷的方式進行評論,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拜金女」進行羞辱,仿佛自己就像金剛戰士一樣,能經受住任何殘酷的考驗,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真有女孩兒對男人測試「拜金女」行為感到極度不爽,認為男孩兒比女孩兒更經不起測試,便決定試一試,沒想到男孩子更是不堪一擊,瞬間就現出了原型。
女孩兒假扮滴滴司機開著奧迪A8L去接乘客,車上女孩兒為了測試主動和男孩搭訕,在得知男孩兒準備去和女朋友約會時,提出花十萬塊錢買男孩兒的一下午時間,用來陪伴她。男孩起初猶豫是不是碰到了仙人跳,但是只經過了不到半分鐘的思考,便同意了女孩兒請求,隨即打電話給女朋友,欺騙她去單位加班,並推掉了約會。
當然,這只是一個測試,女孩兒最終想辦法把男孩兒甩掉後開車揚長而去。
「拜金」是一個社會問題,當初由於馬諾一句「寧坐寶馬車上哭,不坐自行車上笑」,把「拜金」現象從隱晦談論放到了明面討論。
其實關於「拜金」的問題,雖然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既然存在了這麼多年,跟現實有很大的關係。最早引爆「拜金女」這個話題還是源於江蘇衛視的一款相親節目,其中一個叫馬諾的嘉賓說過一句:寧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由此引爆了社會上對「拜金女」的廣泛討論。
馬諾雖然受到了無數網友的口誅筆伐,切骨地批判,但馬諾憑此一舉成名,相親節目之後參加了許多綜藝節目,甚至還參演了幾部電影、電視劇,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這個現象更是引發了人們新一輪的討論。
靠「拜金名言」一舉成名的馬諾,也成了一些人爭先效仿的對象,不得不說一個錯誤的觀念影響了一批人。
看來不論怎樣,只要出名就會有錢賺,這個觀點深深地影響了一些年輕人,同時也害了很多人。為了賺錢,不顧一切地去出名,哪怕是負面影響,只要出名就好,大量的網紅也隨之而來。並不是說網紅不好,但是許多網紅的確是靠不正當的手段和方法搏出位。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在短短的熱度過後迅速泯於眾人,空留下一身罵名。例如陳山,外號叫外星人,憑仗網上賣慘,得到了1400多萬的粉絲的支持。陳山靠著打賞,買了不少豪車。但陳山為了擴大名氣拍了很多低俗色情的段子,最終被網監局注意後封殺!
人民群眾的眼光還是雪亮的,道德的高低好壞也逃不過人民群眾的火眼金睛,沒有任何真憑實學,沒有任何成功的作品,只靠著出乖賣醜而一夜出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有關媒體的推波助瀾,加劇了「拜金」的趨勢,馬諾的一舉成名和某些媒體的宣傳實在脫不開關係,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社會上早就流傳: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等諸多負面理論。「拜金女」現象與媒體的大肆渲染脫不開關係。馬諾因拜金名言出名後,如果媒體能夠正確地對待,而不是紛紛去請她做節目、拍電影,也不會造成那麼持久的惡劣影響。
媒體作為宣傳的喉舌,如果不能多去宣傳正能量,批判負能量,那麼將會失去它的意義,成為不良社會 的幫兇。
年輕人為了追求金錢無可厚非,但是不擇手段,不顧社會道德、以醜為美就要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這個現實問題不是筆者一句兩句所能描述清楚,也不是筆者這種淺顯的分析就能說得明白並改變,一個社會現象的出現,自然有它的規律,只能通過多方渠道慢慢引領回歸正途,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面對拜金現象,我們不應該是辱罵、鄙夷,而是想辦法糾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