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歷是小三的女兒更讓我喜歡。
假期老公和幾個朋友相約來了場拖家帶口的自駕遊。其中一個朋友帶的家人最多,有親戚家的孩子還有自己的老媽和兩個孩子,原配的兒子和小三的女兒。
原配兒子7歲,小三女兒5歲,兩人只相差兩歲。中間的故事外人實在沒有立場評論,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只能說,小三把女兒教育得挺招人喜歡的。
由於兩人年齡差不多,再加上那位爸爸經常顧此失彼,所以兩兄妹之間除了爭搶爸爸的關注,對其他東西也要爭搶一番。那位朋友家裡去的人比較多,就想讓其中一個小朋友做到我家車裡,兩人又爭搶一番後,最終只好讓兩個孩子都坐了過來。
哥哥暈車,所以坐到了副駕駛,妹妹和我以及我家熊孩子一起坐在後座。
兩人從上車一刻起,就開始不斷上演哥哥不如妹妹的表演了:
在一個服務區休息時,老公去洗手間,我和幾個孩子留在車裡。哥哥看到老公車門那邊放著一瓶未開封的咖啡,就想喝,我說這是叔叔一會兒如果困了提神喝的,你不能喝。可哥哥還是爬過去拿了咖啡,並把瓶蓋打開了。我繼續說小孩子不能喝咖啡,會變笨的,哥哥這才猶豫了,但還是放到嘴邊喝了一口,然後將咖啡蓋好蓋扔到駕駛位上,嘴裡還念叨著:「真小氣!」
在另一段旅途中,哥哥不顧是坐在別人家的車裡,不停地吃著容易掉碎渣的饅頭幹。老公跟他說如果實在餓的不行,儘量吃火腿腸那種碎渣少一點的食物,饅頭幹的碎渣很難清理(其實剛吃過午飯,孩子怎麼會餓),並告訴他我家熊孩子就算特別餓也是不準在車上吃任何東西的,該吃飯不吃,餓了就得忍著。但是男孩還是不聽勸地繼續吃著饅頭幹。而他妹妹坐在後面始終沒有提想吃零食的事,我見前面哥哥吃零食,就問妹妹想不想吃東西,妹妹拒絕了。
但妹妹並不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在哥哥跟她耍脾氣的時候,小兩歲的妹妹總能有力地還嘴。有一個回合把哥哥氣壞了,惱羞成怒脫下鞋直接用鞋底拍打他和老公座位之間的扶手箱(這麼幼稚的行為也就小孩子才做得出),妹妹的反應讓我很是驚訝。她先把哥哥訓斥了一通,說怎麼能把叔叔的車子弄髒,然後抽出紙巾就開始擦扶手箱,好像在告訴大家,自己哥哥犯錯了,她這個做妹妹的有責任教育哥哥並為哥哥的錯誤善後。我當時心裡就想,這個小姑娘簡直是高手啊!
五歲的妹妹各方面表現明顯勝出了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而且不得不承認在情商方面也超越了我家熊孩子。
我想兄妹兩個人不一樣的表現一定和平時的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那位朋友離婚後,男孩跟著奶奶過。奶奶對女孩的媽媽本來就有意見,再加上一點重男輕女情結,所以平時對男孩是百般嬌慣。在旅途中還被我看到背著女孩偷偷去給男孩買玩具。
當然,女孩的高情商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心眼多。也許是源自基因(畢竟她的媽媽能和她爸爸結婚肯定情商不會低的),也許是她媽媽為了女兒在家族中受到重視,而特意培養得她學會讓自己招人喜歡……也許女孩所受的教育不能保證她以後道德高尚,但是僅憑短期的接觸,我對女孩的印象肯定是遠好於她哥哥的。
於是我反思,心眼多,但知道照顧他人情緒,讓他人感到舒服,比起沒心沒肺,且自私自利只顧自己感受,我當然更喜歡前者了。
培養孩子也是,讓孩子心地善良是首要的,但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懂得為他人著想,已不只是善良的體現,還能讓自己贏得別人的好感和支持,為什麼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