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小新回憶,以前總是覺得婆婆和自己疏離,生完寶寶第一晚才看清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婆婆很年輕還在上班,所以懷孕期間只給了兩本月子餐譜給兒子,剩下的就是一些經濟上的幫助。
但沒想到,小新分娩比預產期早了一個多星期。那天婆婆從老家火速趕到醫院,反覆對小新說「孩子,醫生讓順就順,說剖咱就剖,無痛要,鎮痛棒也要!」,雖然老公在場,但所有需要籤字的東西都由婆婆執筆。
生產後,小新的婆婆徹夜照顧,整夜不睡覺看著小新和孩子,護士以及病房裡所有產婦到最後才知道這是婆婆不是媽。醫院裡小新老公幾乎沒插上手,回家後,換尿布、哄孩子、洗衣服、照顧小新起居都是他在努力做,真是又幸福又有福氣的家庭。
除了小新,其實還有很多產婦都是在產房裡認清了婆婆和老公的真實面孔,有人像小新一樣喜從天降,而有的則是寒從心起。
婆家和老公對你是否真心,生個孩子就能看明白,尤其產後第一晚。
1、老公著急跺腳,堅定「只此一個,再也不生」
姐姐屬於非常淡定的產婦,從破羊水到躺在產床上,一直不緊不慢。而姐夫匆匆忙忙,都不知道怎麼去到醫院的。姐姐屬於少有的第一胎就能在20分鐘生下寶寶的產婦。但產房外的二十分鐘也不好過,姐夫一直走來走去或者跺腳,愛抽菸的他一顆沒抽,擔心一旦離開姐姐會有什麼事。
分娩成功,姐夫得知孩子健康馬上奔向一直想要兩個孩子的姐姐,跟她說「老婆,咱就生這一個,以後再也不生了」。
2、孩子出生後「沒人理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生育機器
產後第一晚,因為疼痛難忍再加上初為人母的喜悅,是寶媽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晚。但不少寶媽都感覺自己備受冷落,老公在旁邊呼呼大睡,婆婆一直在打電話跟親戚報喜,產婦的心情低落至極。
好像根本沒有人關心自己,宛如一個冷冰冰的「生育機器」,躺在床上和旁邊的人沒有半點關係。這樣的經歷讓很多寶媽都寒從心起,感覺自己嫁錯了人。
3、婆婆對孩子「不上心」,可能是因為「遠香近臭」
小新的婆婆是非常乾脆說不幫忙帶孩子的那一類人,她的理由是「遠香近臭」,即使關係再好的婆媳關係,遇到孩子,也會有不順心的事,所以基本上兩個星期或半個月來一次。
但是每次婆婆來看孩子的時候,都會送吃的、收拾衛生、把冰箱塞滿,有一次臨走前把兩個雙開門冰箱都塞滿了,一頭豬一隻羊,三十罐奶粉,還準備了不同型號的紙尿褲和換季衣服。所以說有些婆婆看似不上心,實際比誰都上心。
各位寶媽,你的產後第一晚是如何度過的呢?你同意「產房見人心」的觀念嗎?不妨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