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由 城關區公安局 提供
在過去的一年,很多群眾發現到公安機關辦事更方便了,身份證丟失了,所在鄉鎮派出所就能掛失;車牌選號,在網上就能輕鬆搞定;檢驗機動車,提前預約時間,到點準時檢驗……從繁瑣、複雜的程序到「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現如今老百姓的這些暢快體驗,恰好就是我區公安機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效的逐步凸顯。
減證便民 群眾辦事更方便
自2017年以來,自治區公安廳梳理「減證便民」現有證明事項43項,並積極推出深化改革、助推發展、服務群眾的相關便民利企措施。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柯磊向記者一一舉例,出入境管理部門向全區78個縣級公安機關下放了出入境證件受理權限,進一步提升了全區出入境管理部門服務管理能力;消防部門取締了一些地方增設的消防產品見證取樣檢驗、電氣檢驗等非必要的行政審批條件和申報材料,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另外,交管部門也乘勝追擊,增加8家車輛檢驗檢測點、16條檢測線,利用統一的檢測系統進行審核,大大縮短了檢驗時間,目前,日檢測量可達3萬輛,基本滿足了廣大車主的檢車需求。
異地身份證辦理 配套推出郵寄服務
而對於群眾最為關切的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等問題,自治區公安廳不斷推出便民措施,從去年開始治安部門就在全區設立了92個異地居民身份證受理點,覆蓋全區所有區、縣,切實解決了居民身份證跨省異地辦理難的問題。還開通了跨省異地身份證辦理,也就是說西藏籍居民到內地省市,也可以辦理身份證了。「目前,治安部門還在全區120個派出所設立身份證掛失申報窗口,群眾可以不出鄉、縣就地掛失身份證。」自治區公安廳治安總隊制證中心主任次丹旺欽說。
對於異地居民身份證的辦理流程,城關區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需持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所需材料,到就近辦理點交由戶籍民警審核無誤後,採集申請人的相關信息(包括人像、指紋信息),填寫《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並繳納制證工本費(換領為20元/證,補領為40元/證);戶籍民警將領證回執單交給申請群眾,由申請群眾自行保管好。
其次,受理點戶籍民警將信息錄入後,由申請群眾戶籍地公安機關受理,經審核無誤後進行籤發;再由公安廳將申請人戶籍地公安機關發回的信息導入系統中完成制證。另外,申請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的群眾,必須本人到辦理點填寫、採集本人信息。最後,異地居民身份證的出證時間約為30天至60天(如制證系統出現故障等特殊情況除外),申請群眾憑領證回執單到辦理點領取證件。西藏自治區的居民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辦理身份證業務。
為了更加方便群眾,城關區公安局11個派出所的戶籍大廳都可以自主辦理身份證郵寄服務,並且只需要20元郵費就可以寄到全國各地,若要簡訊提醒功能,只需多加1元。今年以來,城關區公安局各個派出所共受理郵寄身份證77次。
辦理異地居民身份證所需材料
異地身份證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呢?城關區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異地身份證辦理受理條件為在我區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非西藏戶籍群眾,受理範圍為居民身份證到期、損壞、丟失的,可以申請換(補)領。
異地身份證辦理所需材料包括:
(1)已辦理居住證、居住卡,可持居住證、居住卡辦理。
(2)未辦理居住證、居住卡,可持居民身份證或居民戶口簿,並提供以下相關材料:
①就業的,提供用工合同、工作證;
②就學的,提供學生證、學校證明;
③居住的,提供房屋租賃合同、房產證明;
⑶居民身份證到期、損壞的,還需提供原居民身份證。
以下三種情況不予受理異地辦理申請:
一是因相貌特徵發生較大變化,且居民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的。
二是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包括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假證的人員,以及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對於以上情形,仍需回戶籍地申請辦理。
三是西藏自治區的居民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辦理身份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