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了解過
你的城市有多少流浪動物?
或者,當你遇到它們的時候
要怎麼做才更好?
本篇文章,小白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城市流浪動物現狀,以及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對待身邊的小流浪們~
城市流浪動物急劇增多
城市裡到底有多少流浪動物?在冬季來臨之際,我們幾乎很難在街頭看到它們, 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由於流浪動物分散遊蕩,極少有人會對他們進行一個完整的統計。
關於流浪動物數據的統計:
在全球大約有6億隻狗狗,但流浪狗就佔了三分之一,而在中國,每年都有會不少於4000萬隻狗狗在流浪;
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流浪貓的數量平均每平方公裡可多達上百隻。
這些城市裡的流浪動物,大多來自主人的棄養,以及棄養後產生的流浪二代、三代...同時,在很多地區,狗和貓都處於散養狀態,這部分的動物,也經常會變成流浪動物。
如何救助流浪動物
餵養≠救助,簡單的餵養流浪動物,只能提高流浪動物的生存率和營養水平,而流浪動物過多,它們可以輕鬆捕獲、虐殺鳥、松鼠、蜥蜴、蛇等,造成當地野生動物生態失衡。
流浪貓通常比較靈敏,體型小,即使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勉強生活,除了每年寒冷的冬天它們可能熬不過去。
所以,我們對救助流浪貓的救助,通常使用:誘捕,絕育,返歸三步,
一般返歸的時候,會把喵們放在有投餵取食點的地方。
這樣既能避免新的小流浪產生,又能讓流浪貓安穩的過完喵生。
相比流浪貓,狗狗們在野外是幾乎沒有生存能力的。
流浪狗的體型較大,靈敏度和捕食能力完全比不上貓,
而且流浪狗更容易親近、信任人類,還有一部分的人熱衷於食用狗肉。
所以針對流浪狗的救助,我們通常需要以幫助他們找到新主人,才是真正的結束。
由於很多流浪動物是被遺棄的寵物,它們心靈受到極大的打擊,十分脆弱和需要受到保護,大部分不願意親近人,所以救助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慢慢讓它們放下戒備,再次親近人類。
絕育對喵汪的好處
有人說:「讓喵汪絕育是剝奪了他們的生育權利,違反動物天性?」「只有擁有過下一代的喵汪生才完整?」
其實並不是!
簡單的證據就是雌性動物只在發情的時候接受雄性動物,在發情期之外他們是拒絕雄性動物的侵犯的,
而雄性動物也僅接收了雌性動物發情的信息後而接近雌性動物,所以對動物來說交配僅是激素的需求。
通過絕育手術,毛孩子們避免了患睪丸癌、子宮癌、子宮蓄膿、乳腺腫瘤等疾病的可能,還能大大降低動物的攻擊性,使人和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更和諧相處。
研究表明,越晚絕育,雌性犬子宮積膿的發病率就越高。第一次發情前絕育,發病率是0.5%。第一次發情後絕育,發病率便升到了8%,而第三次發情後則有26%的發病率。
一般來說,絕育之後的動物的平均壽命會比未絕育的動物的平均壽命高一些,也正是因為上面所說的這些原因。
另外,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流浪動物驚人的繁殖能力遠遠超過了單純救助的承受能力。
以一隻流浪母貓為例,在4到7個月大的時候就具備了生育第一胎的能力,以每胎平均4.25個小貓,以及每隻母貓平均生產5.25胎計算,考慮到平均42%的幼貓夭折率以及相對較低的母貓成活率(2∶1),在沒有任何人為幹預的情況下,這隻流浪母貓和它的家族在12年中將為這個世界帶來3200隻成活長大的新生命。
這樣的計算還是基於相對保守的估計,這類估計的最高上限是7年間42萬隻小生命。
當然,我們一定要給喵汪們找一個靠譜的寵物醫院絕育才行!
用更科學的方式救助流浪貓狗,
白鯨魚聯合#上海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開啟2020年冬季流浪動物救助行動。
王阿姨的基地幾乎每天都會在門口發現被丟棄的狗狗,基地再次擴建,目前基地有一千六百多隻狗狗,幾百隻貓咪,都是被丟棄的毛孩子。
科學救助,衣暖喵汪
參與方式一:線下參與領養喵汪
每周六,基地的志願者們都會在上海舉辦喵汪領養活動,有能力領養毛孩子的而且在上海的小夥伴們,可以通過每周活動預告,去到活動現場,親自救助毛孩子,為毛孩子的下半輩子負責~
參與方式二:線上捐衣情暖喵汪
通過白鯨魚喵汪專屬渠道,捐贈毯子、厚棉衣、厚毛衣等衣物,白鯨魚將持續幫助王阿姨流浪貓狗基地,讓基地的貓狗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不論幾成新,只要這些毯子沒有異味且乾淨,就可以作為喵汪們冬天取暖的窩啦!
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流浪動物的影子,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都渴望有個溫暖的家,
不愛請不要傷害,要救助也請一定要幫助到底!
▼流浪貓狗領養前後照片對比▼
城市裡的流浪動物每年還在成倍增加,遺棄就是傷害,如果你家裡有毛孩子,請當一個有責任心的鏟屎官!
願每個生命都能有個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