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溼疹是每個家長都擔心的疾病,基本上每個寶寶都出現過,寶寶經常流口水,家長不及時擦拭,很容易造成此病,寶寶又痛又癢,又不容易配合用藥,家長們很頭疼,為什麼會如此?日常應該怎麼護理呢?
一、病因
引起溼疹的病因很複雜,研究表明發病是環境因素作用於遺傳易感體造成的免疫失調,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
不少患溼疹的寶寶有溼疹、過敏性哮喘等家族史。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性疾病,那麼寶寶患溼疹的風險,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性疾病,則風險更高。
2.食物過敏
一部分的中重度的兒童溼疹與食物過敏有關,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小麥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因國家、地區以及食物譜等差異不盡相同,而我國兒童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雞蛋,而不是花生。
3.環境過敏原
塵蟎、花粉、黴菌孢子等會引發或加重溼疹。
4.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溼疹患者的皮膚上容易定植,進一步加重皮膚炎症反應。
5.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絲聚蛋白基因突變與溼疹發病密切相關,溼疹患者正常皮膚脂質成分含量減少,使皮膚的屏障功能下降,最終導致皮膚的鎖水功能降低,所以皮膚乾燥是溼疹的重要症狀。
6.免疫反應
溼疹的免疫學機制非常複雜,很多免疫細胞以及產生的炎症因子參與,此外,很多臨床研究表明患有溼疹的兒童腸道中雙歧桿菌數量遠遠低於健康兒童。
7.其他
大多數溼疹患者夏季改善,冬季加重,溫度、溼度劇烈變化會加重溼疹,運動出汗更是誘發因素。
二、護理
1.洗澡
很多人覺得溼疹病人要少洗澡,洗澡越多皮膚越幹,皮膚越幹越容易發溼疹。但這是有前提的,即洗澡時間過長,水分蒸發過多且洗澡後不立即進行保溼,溼疹孩子鼓勵每日進行沐浴。
首先,沐浴可以使皮膚溼潤,顯著提高皮膚水合度。還有助於清除皮膚表面附著的細菌和脫落的鱗屑。但應該限制洗澡的時間在10分鐘左右,不宜過長,否則因水分蒸發過多皮膚反而會幹燥。
2.屏障修復/使用潤膚劑
秋冬季節,皮膚容易乾燥,這不是大量喝水能解決的,關鍵是要使用合適的潤膚劑。通常,潤膚劑越厚、越油,保溼作用會越好。多使用保溼霜可有效減輕溼疹的程度並對預防溼疹復發有積極作用。要避免給孩子穿得過熱,特別是又使用了過厚的潤膚霜,會導致出現痱子,出現痱子後瘙癢加重,家長會誤以為是溼疹加重了,更加努力的給孩子進行保溼,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3.避免刺激物
空調、加溼器等設備需要經常清洗,否則可能會增加黴菌過敏原的暴露。唾液也是溼疹患兒的主要刺激物,總是流口水的孩子在兩個頰部會出現「口水疹」。著裝也很重要,建議穿著柔軟的棉質衣物。溼疹兒童也應該注意避免二手菸,因為香菸可導致局部皮膚刺激和瘙癢增加,並且還可能增加發生哮喘,事實上,所有兒童在場的場合內都不應該有吸菸者。
4.避免過敏物
食物不僅是過敏作用,也可能有接觸性刺激作用,比如柑橘類食物的汁水流在口周也可以引起局部溼疹,所以建議小口進食,若弄到口周了,及時擦去、進食完畢後清潔面部並重新使用保溼霜。飲食限制不應過度,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否則可能會導致體重減輕、缺鈣、維生素缺乏症和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