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階梯分界線及介紹

2020-10-18 天上才一天

中國的一、二級階梯界線是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二、三級階梯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分界線

中國的一、二級階梯界線是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中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北段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為界,南段大致與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

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綜合地理界線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包括南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界限,旱作水田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1月平均氣溫0°C等溫線等。

400mm等降水量線還為半溼潤半乾旱、農耕畜牧、暖溫帶中溫帶、森林草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分界線。

中國三大階梯

中國第一階梯

盆地: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位於崑崙山、祁連山之南

中國第二階梯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盆地有: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裡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國第三階梯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 ;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陸架(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中國階梯分界線,有多美?

距今6500萬年*以來,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持續碰撞,地球內部的洪荒之力讓大地不斷抬升,青藏高原隆起。

在青藏高原誕生的同時,碰撞的威力逐漸向外圍傳導。

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示意圖,星球研究所有修訂 | 圖片來源@Christopher Scotese

其北部、東部等已經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地方,如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以及天山等地皆受到影響,高度進一步抬升。再往東的區域則受此影響較小,保持了較低的海拔。

至此,自西向東呈階梯狀逐級下降的中國地理格局基本定形。

中國地形三級階梯 | 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於是,位於第一、第二級階梯邊緣的山脈也就成為劃分三級階梯的標誌。那麼這兩條分界線到底是什麼?它們如何劃分中國?又有何獨特?

讓我們從青藏高原出發,去審視一番。

1

高原雪山與文明秘境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全球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全部14座8000米級山峰,絕大多數的7000米級山峰,以及數不盡的5000-6000米級山峰,統統聳立於高原之上。

青藏高原總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千米,其中絕大部分位於中國境內,面積達250萬平方千米,佔到中國陸地面積的1/4,是中國的第一級階梯。

航拍青藏高原,四周高山聳立,雲霧繚繞 | 攝影師@哈蘇max

在青藏高原南部,橫跨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的喜馬拉雅山脈,自西北向東南綿延2300多千米,構成了高原南界。

而位於北部及東部的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不僅是高原的北界,它們還和橫斷山一起,組成了中國第一、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它們個個威武雄壯、聲名赫赫。

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示意 | 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其中崑崙山跨度最大,從遙遠西部一直延伸到甘肅、青海的交界之地,與秦嶺相接,東西長度超過2500千米,比北京到深圳的距離還要長。

祁連山雖然長度僅有800千米,但一句「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則讓其名字流傳千年。

連綿的祁連山,請橫屏觀看 | 攝影師@馬鴻煒

而位於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雖得名時間最短,僅僅也才百年。不過,因為九寨溝、稻城亞丁、三江併流等景觀的存在,而迅速聞名於世。

對於這些位於青藏高原上的高大山脈而言,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山頂上發育出的眾多冰川。

崑崙山面積廣大,地勢高聳,冰川格外發育,至今仍有3000平方千米的冰川覆蓋。它們侵蝕山體,所過之處「面貌猙獰」。

長度相對較短的祁連山上,也懸掛著3000多條冰川。它們在山間蜿蜒曲折,宛若銀色巨龍。

遠處是尖削嶙峋的祁連山 | 攝影師@李春

哪怕是緯度較低,氣溫相對較高的橫斷山,冰川數量仍多達1900多條,總面積超過1300平方千米,約等於200個西湖。

傾瀉而下的海螺溝冰川 | 攝影師@姜曦

隨著海拔降低,氣溫升高,汩汩而下的冰雪融水匯聚,助力源遠流長的大河。

其中有崑崙山冰雪融水匯入的和田河,在洪水季節甚至能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為沿途農業提供灌溉。

在和田河流經區域所種的和田葡萄,以皮薄肉嫩、汁多味甜著名 | 攝影師@尚昌平

那些融水較小的河流,如克裡雅河、尼雅河等,則在荒野中點綴出河谷和綠洲,成為胡楊、梭梭、水草的天地。

庫木庫裡沙漠上的綠洲 | 攝影師@李學亮

充沛的水源,繁茂的草地,讓無人的荒野變成了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的天堂。

庫木庫裡沙漠上成群的野犛牛 | 攝影師@姜鴻

祁連山上的冰雪融水則滋養著山腳下的草地和森林,哺育著500多萬人口,上百萬頭牲畜和十幾萬頃耕地。

河西走廊上的嘉峪關 | 攝影師@李文博

在這片寶地上,霍去病曾掃除匈奴、玄奘曾西去天竺,拔地而起的敦煌、酒泉、張掖等歷史古城仍舊熠熠生輝。

敦煌莫高窟 | 攝影師@王警

這些鑲嵌在崑崙山-祁連山北麓的綠洲,終於讓古人得以來往於沙漠之間。一條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也就此接連而成。

絲綢之路如同被綠洲串起來的一條路,著名的「西域36國」即分布於此,下圖中僅標註了其中一部分,請橫屏觀看 | 製圖@王朝陽&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別樣的環境塑造了荒漠河谷的獨特風貌。相比之下,位於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則是另外一番風情。

因為同時受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影響,橫斷山區降水充沛。

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大量匯聚,最終六條大江,包括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紛紛在橫斷山中並流奔騰。

大江日夜不息地切割山體,最終形成陡峭峽谷,落差高達3500多米,著實令人驚嘆。

下圖是怒江大峽谷 | 攝影師@劉珠明

險峻的環境成為交通的阻礙,卻也保留了這裡相對原始的生態,呈現出豐富的垂直自然帶。

從山地森林到高山草甸、從高山草甸到高寒流石灘,從高寒流石灘到永久凍土,可謂應有盡有、豐富多彩。

橫斷山脈岷山地區垂直自然帶,參考肖燚等人《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與自然保護區規劃》 | 製圖@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多樣的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舒適的棲息地,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牛羚、野象、小熊貓等珍稀動物在山地間穿梭,無憂無慮。

小熊貓 | 攝影師@李雪松

新的物種也不斷被發現,如天行長臂猿。

2017年中國科學家確認橫斷山脈再次發現新物種天行長臂猿,它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國內的種群數量不足200隻 | 攝影師@謝建國

如此奇特的秘境,讓聚居在此的少數民族,如納西族、白族、布朗族、拉祜族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為中國的人文風情增色添彩。

納西婚嫁 | 攝影師@和照

繼續向東走去,逐漸變緩的地勢、較為溫和的氣候更加適宜居住,人口漸漸密集,這便是中國的第二、三級階梯。

那麼這裡的分界線,又將呈現怎樣的面貌?

2

森林沃野與煙火人間

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二級階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山地、高原、盆地相間,是中國地貌最豐富的一級階梯。

這裡除了西北地區外,中部及南部地區的人口相當稠密,古都西安和天府之國成都便位於這一區域。

而最東側的第三級階梯,平均海拔不足500米,是我國主要的平原所在區。平緩的地勢讓大江大河中攜帶的泥沙在這裡沉積,造就了肥沃的土地,也成為了今天中國最繁華的地區。

所以,位於第二級階梯最東側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不僅是第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也成為了煙火人間中的一道風景線。

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 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從中國最北端開始,大興安嶺開始向南延伸。

俯瞰大興安嶺 | 攝影師@邱會寧

這條長1400千米的山脈,也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分界。

在大興安嶺西麓附近,是一望無際的內蒙古草原。草原上有藍天白雲,也有駿馬群羊。上千年來,遊牧民族在原野上揮鞭馳騁,騰起滾滾煙塵。

在內蒙古輝騰錫勒草原上奔馳的漢子 | 攝影師@盧文

而在大興安嶺東部,則是黑龍江、松花江、嫩江、遼河縱橫交錯。它們衝積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成為中國最大的糧食基地。

 沃野千裡的松嫩平原 | 攝影師@邱會寧

哈爾濱、瀋陽等城市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矗立,華燈璀璨、車水馬龍。

哈爾濱南崗下班高峰 | 攝影師@溫津坤

比起大興安嶺的溫潤秀美,山崖陡峭的太行山絕壁林立。這裡險峻密閉的環境成為了東西交通的阻礙。

太行山南部因山勢險峻,難以修建盤山公路,山裡的人們為了走出去,修建了掛壁公路。在公路上俯瞰山下,讓人魂飛魄散 | 攝影師@崔永江

阻斷了交通的太行山,還阻隔出兩個世界。

一邊是被江河滋養的衝積平原。

 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 | 攝影師@董保華

一邊是被雨水侵蝕的千溝萬壑。

黃土高原上的千溝萬壑 | 攝影師@趙靖影

由此向南,處於長江上遊的巫山更為險峻。這裡峰巒疊嶂,溪溝縱橫,山體高出江面1000-1500米,而最窄處卻不足百米。

峰巒疊嶂的巫山 | 攝影師@李心寬

穿過四川盆地奔騰而來的長江,在山谷中激蕩,正所謂「洪水猛獸」,自古以來就是至險之地。

巫峽兩岸,群峰如屏,船行峽中,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 | 攝影師@李心寬

溯流而上,可以輾轉到達「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燈火璀璨的成都安順廊橋 | 攝影師@唐茂

順流而下,可以徜徉於港口林立,四通八達的臨海都市。

洋山港上密密麻麻的貨物 | 攝影師@趙高翔

比起江河奔騰的巫山,雪峰山似乎氣勢稍弱,但作為分割雲貴高原與東南丘陵的界線,沿途景觀也獨有特色。

它全長約350千米,山上溝谷連綿,林豐竹茂,一副山青林幽的秀美風光。

在桃花江景區的雪峰山,山上一片竹海 | 攝影師@朱立

在其西側,是崎嶇不平的喀斯特高原,地下暗河與溶洞交錯,地上石峰林立。

貴州興義的萬峰林 | 攝影師@陳喆

東部的東南丘陵則由山嶺、谷地、盆地鑲嵌分布,一眼望去鬱鬱蔥蔥。

九華山腳下的翠綠山嶺 | 攝影師@朱正

至此,中國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已經全部走完。

相關焦點

  •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我國的許多山脈都是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也是地形單元之間的分界線。比如,在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山脈主要有四列,由北至南分別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山脈和雪峰山。其中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第三列分界山脈「巫山山脈」。
  •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我國的許多山脈都是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也是地形單元之間的分界線。比如,在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山脈主要有四列,由北至南分別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山脈和雪峰山。其中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第三列分界山脈「巫山山脈」。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
    在地勢方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雪峰山:長江以南重要分界線我國的三級階梯之間,以及許多的地形單元之間都有十分明顯的分界線,這個分界線通常是由「山脈」來充當,比如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之間,就存在著一系列分界的山脈,由北至南分別是大興安嶺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在地勢方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雪峰山:長江以南重要分界線我國的三級階梯之間,以及許多的地形單元之間都有十分明顯的分界線,這個分界線通常是由「山脈」來充當,比如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之間,就存在著一系列分界的山脈
  • 看這裡,中國地理分界線大全!
    來源:考試報、高中地理知識點今天,整理了地理考試中經常出現的10條中國地理分界線,它可以幫助同學們在學習地理時做到有的放矢
  • 太行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東西兩側地形差異十分明顯
    太行山:華北地區的重要分界線我國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的東列是位於臺灣島上的「臺灣山脈」,也是我國東部地區海拔最高的山脈,最高峰玉山山脈海拔為3952米;中列是「長白山和武夷山一線」;西列是「大興安嶺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位於我國華北地區的太行山,太行山南北長度約為400千米,總體呈北高南低,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其中有些山峰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為北部的五臺山,海拔為3061米。
  • 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我國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面積很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地勢方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 中國地理分界線大全(收藏備用)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3)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4)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的界線    (5)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6)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 大興安嶺: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東西兩側自然環境差異大
    地理分界線:大興安嶺我國這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主要是受到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地殼受到擠壓力而隆起形成山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國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中的其中一列,那就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中西列山脈中位於最北部的山脈,也是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
  • 大興安嶺: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東西兩側自然環境差異大
    地理分界線:大興安嶺我國這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主要是受到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地殼受到擠壓力而隆起形成山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國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中的其中一列,那就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中西列山脈中位於最北部的山脈,也是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
  • 收藏丨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中國地理:這些地區的分界線你都知道,超牛!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線,同時一些山脈也成為不同省區乃至國家的天然省界、國界。從分界線學地名,能更高效掌握!本文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中國的山脈。大興安嶺。二三階梯分界線5.南嶺。橫斷山脈、祁連山、阿爾金山、崑崙山脈又是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這些山脈比較高大,有常年積雪和冰川,為區域內(尤其西北地區)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地理分界線嗎?
    秦嶺——淮河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分界線,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其他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地理分界線也是考試經常考的知識點,下面讓我們來複習一下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都有哪些吧!
  • 中國的三級階梯究竟什麼樣?
    1 第一階梯 中國第一級階梯處於三級階梯的左部,主要含青藏高原與柴達木盆地兩部分。 喜馬拉雅山脈 而中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正由這些山脈組成: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 你所不知道的分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北回歸線  (3)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4)青藏高寒氣候區與暖溫帶、亞熱帶的分界線: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 3、降水量與乾濕地區的分界線:
  • 高中地理:中國10大重要地理分界線匯總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0、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 【地理視野】三大階梯,讀懂中國地勢!
    1 第一階梯 中國第一級階梯處於三級階梯的左部,主要含青藏高原與柴達木盆地兩部分。 喜馬拉雅山脈 而中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正由這些山脈組成: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 一條線把中國分成了兩個世界(附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線)
    在2009年地理學界評選出的「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中,它僅次於「珠峰測量」,名列次席。中國地形分為三大階梯地勢相對平坦的第三級階梯與太行山區、關中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共同組成了胡煥庸線的東南一側不僅是地形胡煥庸線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頗吻合這是中國半乾旱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也是古時遊牧與農耕文明的分界線
  • 初中地理 | 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中國地理分界線(鞏固)
    地勢階梯分界線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水電站分布與三級階梯的關係)(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① 400 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②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③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