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2月24日消息,手術前,武漢小夥小林(化名)是大三會計專業學生;如今,他是患有精神障礙的傷殘人士。
這一切,緣於一場鼻竇炎手術——這場手術由三甲醫院武漢市普愛醫院實施。2017年,武漢市編制辦確定這家醫院名稱為「武漢市第四醫院」,保留武漢市普愛醫院、武漢市骨科醫院為醫院第二、第三名稱。
湖北天佑法醫司法鑑定所出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顯示,院方存在5方面過錯:鼻內鏡手術前準備不充分;鼻內鏡手術前未進行足量合理的抗生素治療;鼻內鏡手術前未對鼻竇內膿液的性質、量、有無惡臭等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對術後併發症估計不足準備不充分致患者術後出現嚴重顱內併發症;術後監測、護理不到位,處置不到位等。
手術前,小林是個開朗活潑,愛自拍的帥小夥。 受訪者供圖基於院方的過錯,湖北天佑法醫司法鑑定所在《司法鑑定意見書》稱,武漢市普愛醫院過錯參與度「建議為80%—90%」。
「我兒子原來性格外向,還打耳洞戴耳釘,現在他是傻傻的、頭部一邊正常一邊凹陷,成了自我封閉的人。家中獨子成這樣,對於未來我們很迷茫。」2月24日,小林父親梅先生接受上遊新聞採訪時說。
大三男生鼻竇炎手術4天後瞳孔放大2017年,小林25歲,大三學生,就讀於武漢科技工程學院會計學專業。當年1月,小林總感覺鼻子不舒服。1月17日,他來到武漢市普愛醫院進行治療。
武漢市普愛醫院官網介紹,該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武漢市文明品牌醫院。
武漢市普愛醫院病例顯示,門診診斷發現小林患有鼻竇炎,症狀為鼻甲肥大、鼻中隔右偏。隨後,小林辦理了住院手續。
1月20日上午,該院4名醫生給小林實施了鼻竇炎手術,包括鼻內窺鏡下多個鼻竇開窗手術、鼻甲射頻消融術、鼻中隔成形術。
「手術後,我兒子狀況越來越差,1月22日拍了CT,顯示顱內出了問題,普愛醫院的醫生告訴我,可以在他們那兒治療,也可以選擇轉院。我選擇轉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治療。」梅先生說。
同濟醫院病例顯示,1月22日下午,小林因「鼻竇炎術後失語、右上肢偏癱2天」入院。1月24日晚,小林突發昏迷、瞳孔擴大、呼吸不穩,實施手術後證實其為左側頂顳部硬膜下積膿。
小林手術後頭部變形,因畏人言不願出門。受訪者供圖4次頭部手術後逃出「鬼門關」小林轉至同濟醫院後便住進ICU病房。醫生告訴梅先生,要隨時做好最壞的打算。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至親在ICU病房內,家人在ICU病房外。」梅先生說。幸運的是,經過4次手術後,在死亡邊緣掙扎的小林活了過來。
同濟醫院病例顯示,2017年1月24日至2月13日,同濟醫院對小林實施了4次手術,包括3次鑽孔引流術、開顱去骨瓣減壓術。
「四次手術保住了命,同濟的醫生說是奇蹟。去年12月6日,兒子做了第5次手術,叫顱骨修補術。現在,兒子在家進行康復。」梅先生告訴上遊新聞記者。
同濟醫院病例顯示,1月24日晚、小林突發昏迷、瞳孔擴大、呼吸不穩,實施手術後證實其為左側頂顳部硬膜下積膿。受訪者供圖小林的命雖保住了,但傷害無法修復。
兩份司法鑑定書顯示,小林患精神障礙或輕度智能減退,評定為九級傷殘、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評定為七級,開顱術後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
相比智力減退,梅先生更加擔心的是兒子性情的改變。梅先生稱,兒子原來性格開朗活潑,現在把自己封閉起來,整天在家裡玩手機和平板電腦,「趕他出門,他都不出門。」
小林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我的腦袋都變形了,出門怕別人說我是怪胎。」
司法鑑定意見書顯示,武漢市普愛醫院給小林實施鼻竇炎手術時,存在5方面過錯。受訪者供圖賠償談判了一年多還沒談攏索賠猶如拉鋸戰,持續了一年多,還沒結果。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2017年12月,小林的司法鑑定意見書出爐。從那時開始,武漢市衛計部門就介入調查並協調賠償事宜,可截至目前,雙方還未達成共識。
梅先生介紹,小林在同濟醫院的治療費用約50萬元。目前,武漢市普愛醫院已支付了這筆醫療費,但「保證後期治療費用、提供後期的生活保障」這兩個訴求,還沒談攏。
2月24日,武漢市普愛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會把這兩個訴求告訴給醫務部門,「訴求有不合理的地方,建議他們走法律程序。」
獨子手術前3個月,梅先生還是一頭黑髮,現如今白了頭。受訪者供圖對於《司法鑑定意見書》提及的手術存在5方面過錯,小林在武漢市普愛醫院治療時的主治醫生許先生說:「這是併發症,幾千例案例中會有一起。」
(原題為《大學生在三甲醫院做鼻竇炎手術後,腦袋變形成精神障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