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選學英語|之《階級鬥爭美利堅》(下)

2021-02-20 管鑫Sam
關注本公眾號,拿出20分鐘,精讀一段《時代周刊》的精緻英文,漲姿勢,長本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總有一天,閱讀原版文章如履平地!


⚠️注意⚠️  以下文字中灰色部分在[看大選學英語|之《階級鬥爭美利堅》(上)]已經做過精讀鑽啃,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閱讀解析:


閱讀下面這段話(節選自《時代周刊》提名Trump為2015年度人物的文章(最終選出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尤其注意加粗的部分,別急,先讀讀,再帶著大家精讀鑽啃:(本文針對[下部])

[上部]While a fearful nation watched the terrorists attack again, Donald Trump looked out from his golden Manhattan tower, divining the unseized opportunity before him. Toughness was his brand, and in a tumultuous political season, transgression his method. 

In times of trial and desperation, when institutions fail, insecurity mounts and need arises, even the most enlightened democratic states can turn inward and break against themselves.[下部]James Madison warned his nascent nation of 「the superior force of an interested and overbearing majority.」To remedy this, America’s founders forged a union with safeguards: due process of law, inalienable individual rights and a byzantine electoral system that intentionally slowed popular fury and change. Yet still the country has been tested over the centuries by demagogues and bigots, leaders who broke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targeted enemies within and 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注意⚠️  上方文字中灰色部分([上部])在[看大選學英語|之《階級鬥爭美利堅》(上)]已經做過精讀鑽啃,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閱讀解析。



怎麼樣?粗體部分都理解了嗎?

沒理解透不要緊,我們還是掰開了、揉碎了慢慢看。前幾期讀者都表示,沒想到讀了管大的精讀鑽啃以後,自己真的讀懂了!所以要有耐心,就會有回報!


先勵志一下下:


我們一部分一部分來看:

James Madison warned his nascent nation of 「the superior force of an interested and overbearing majority.」

這句話的前文說道:「在磨難與絕望交織的時代,當舊制日漸式微無用,當不安全感日益上升,當確這種需要愈發明顯,即便是民主精神最深入人心的國家,也可能會出現對外封閉大門、對內分裂鬥爭的局面。」

接下來的這句引用麥迪遜的話,來對如今的狀況進行進一步的評述。

nascent來自於拉丁語nasci(to be born),意思就是「新生的」、「萌芽的」。nas和nat同源都有「生」的意思(生來如此就是nature、生下來就學說的話就是native tongue)

nascent nation即「新生的國家」,詹姆斯麥迪遜(下圖)作為美國的國父founding fathers之一、又有「美國憲法之父」之稱,從他的角度來說,美國當然是一個nascent nation

interested 大家最熟悉的意思是「感興趣的」,但是不要忘記interest除了「興趣」還是「利益」,interested還有一層意思,是「有利益關係的」、「利益相關」的。比如,中國人常說「這個事我有利害關係,不便表態。」 英文可以這樣來表達:

As an interested party, I should refrain from voicing an opinion. 

所以interested的這個意項同時往往也意味著:利益相關,不客觀,不中立,也意味著可能會以對己方有利的立場來發聲。

再來看overbearing的意思:

overbearing

trying to control other people in an unpleasant way 專橫的;飛揚跋扈的
◆an overbearing manner
   專斷的作風

把這句話連起來再看:

James Madison warned his nascent nation of 「the superior force of an interested and overbearing majority.」

國父麥迪遜就曾警告過他那新生的國家提防「多數人的暴政」(原文:私利薰心、專橫傲慢的「多數人」形成的那股壓倒性勢力量」)

再來往下看:

To remedy this, America’s founders forged a union with safeguards: due process of law, inalienable individual rights and a byzantine electoral system that intentionally slowed popular fury and change.

remedy名詞為治療、藥品,也可以指處理方法、改進措施。動詞意為「改正」、「糾正」,比如to remedy a situation。

forge在美劇裡,大多數情況是「偽造」、「假冒」,不過這個詞其實並不只有造假的意思... 文章裡用的顯然是forge的原意:

forge

~ sth  to put a lot of effort into making sth successful or strong so that it will last 艱苦幹成;努力加強
◆a move to forge new links between management and workers
   努力建立勞資新關係的措施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being forged with major European companies.
   正與歐洲主要公司設法結成戰略同盟。
◆She forged a new career in the music business.
   她在樂壇上另創一番新事業。

union除了協會、工會,做抽象一些的「聯合」講時為不可數名詞,也指聯邦國家或國家聯盟。在美國國內更是常用the Union來指代美國,比如國情諮文State of the Union,當然不僅美國這樣用,蘇聯官方英譯就是Soviet Union。還有European Union歐盟這種超越主權聯邦的國家聯合體。大寫一半特指某個聯邦國家或國家聯合體,小寫就是「聯邦國家」或「國家聯合體」的概念,多無特指。forge a union,締造出一個聯邦國家,締造那一刻尚無「美利堅合眾國」,也就無從特指了。

To remedy this, America’s founders forged a union with safeguards:

「為了糾正這種情況(多數人的暴政),美國的國父們締造這個聯邦時附加了很多保障措施:」

due process of law和inalienable right是看原版雜誌和節目等必備的短語,在美國的討論中的出鏡率是極高的。


due process of law

[uncountable] (law 法律)
(in the US) the right of a citizen to be treated fairly, especially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正當法律程序(美國公民得到公正待遇的權利,尤指得到程序公正的審判)

inalienable rights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就佔據開篇重要位置: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iness.

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byzantine來自於Byzantine(東羅馬拜佔庭),Byzantine可以指拜佔庭或拜佔庭建築風格的,首字母作小寫時(也可以大寫)意為:

byzantine
(of an idea, a system, etc. 思想、制度等) complicated, secret and difficult to change 複雜神秘而死板的
◆an organization of byzantine complexity
   拜佔庭式複雜詭秘死板的機構

popular fury在這裡影射前一句的the superior force of an interested and overbearing majority,字面來看就是「大眾的憤慨」,「民憤」,下文中的demagogue就是專門利用這種情緒的人,稍後再說。

To remedy this, America’s founders forged a union with safeguards: due process of law, inalienable individual rights and a byzantine electoral system that intentionally slowed popular fury and change.

「為了糾正這種情況(多數人的暴政),美國的國父們締造這個聯邦時附加來很多保障措施正當的司法程序不可讓與或剝奪的個人權利以及一個極其複雜難懂的選舉制度,其複雜性是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要在國民情緒沸揚之時能使其冷卻避免倉促的變革。」

再看最後一部分:

Yet still the country has been tested over the centuries by demagogues and bigots, leaders who broke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targeted enemies within and 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test與上一篇中提到的trial在這裡的意思相近,都有「考驗」、「磨練」的意味。

has been tested over the centuries 幾百年來始終經歷著這樣的考驗

demagogue和bigot是一些美國媒體經常用來形容Trump的詞,無論你同不同意,都應該知道它們的意思:

demagogue

a political leader who tries to win support by using arguments based on emotion rather than reason 蠱惑民心的政客(利用民眾情緒來博取支持的政客)

bigot

a person who has very strong, unreasonable beliefs or opinions about race, religion or politics and who will not listen to or accept the opinions of anyone who disagrees (種族、宗教或政治的)頑固盲從者,偏執者
◆a religious/racial bigot
   宗教╱種族的偏執者

targeted enemies within within在這裡做後置定語,即槍口瞄準內部的敵人。這與(上部)中提到的break against themselves也有呼應。

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把國民團結起來,與統治階級對立起來」。同樣也呼應了前半部的break against themselves。這句話更是在體現如今兩黨的anti-establishment的情緒,都對於建制派勢力不滿,對於現在的當權派不滿,這也是民主黨的桑德斯,共和黨的川普和克魯茲得到廣泛支持的原因。他們都在target enemies within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Yet still the country has been tested over the centuries by demagogues and bigots, leaders who broke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targeted enemies within and 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儘管這樣(國父們締造這個聯邦時附加了很多保障措施...),這個國家在其幾百年歷史中還是沒少遭受這些人的考驗磨練:包括蠱惑人心政客偏執的極端分子以及那些突破社會與政治底線、搞內部鬥爭煽動底層對抗統治階層的政治領袖。


不知道《瘋狂動物城》對Donald Trump的選情有沒有影響。[偷笑]


好了,回頭重新讀一遍:


 James Madison warned his nascent nation of 「the superior force of an interested and overbearing majority.」To remedy this, America’s founders forged a union with safeguards: due process of law, inalienable individual rights and a byzantine electoral system that intentionally slowed popular fury and change. Yet still the country has been tested over the centuries by demagogues and bigots, leaders who broke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targeted enemies within and rallied the nation against the governing class. 

怎麼樣?大概讀通順了吧?

讀懂了的,不要浪費,做好筆記、摘抄、馬克、分享、攢人品。

再囑咐一遍:

閱讀不要一味求快,該啃得啃,該查得查,閉著眼睛瞎讀所換來的「閱讀速度」並不是真速度啦,降低了閱讀質量換來的速度,除非在考試中,或純粹不求甚解的泛讀裡,否則絕不推薦。

近期會更新外語閱讀經驗,會專門探討精度讀到什麼程度,不懂的部分怎麼對待和處理等問題。如有期待,敬請打賞鼓勵。(本系列其他文章獲取方式見底部)

您能讀到這裡,說明本文一定對你有所啟發,您可以酌情鼓勵作者繼續分享個人外語學習經驗(包括閱讀/精讀經驗)。打賞後別忘了回復「聽力經驗」「背單詞」等獲取練聽力、背單詞等經驗文章哦。

感謝各位贊助的讀者。

出售知識我有尊嚴,購買知識你有逼格。

「老粉絲了,請管大喝杯咖啡」:

 長按二維碼

「聽說博主愛記筆記,賞你個本兒吧」:

長按二維碼

「送管老師一支筆,多記多分享哦」:

長按二維碼

「我是新朋友,不認識你,文章寫的還成,對我有用,為看看零錢包裡還剩幾個錢吧哈,多少都別嫌!」:

長按二維碼

回復「彈幕」即可獲取[看大選學英語|之《彈幕英雄唐川普》];

回復「奶奶灰」即可獲取[看大選學英語|之《五十度奶奶灰》];

回復「小馬哥」即可獲取[看大選學英語|之《機械公敵小馬哥》]。


相關焦點

  • |看大選學英語|之《唐川普的門徒》(修訂版)
    今年的大選,吸引了大量的首次投票的選民參與,很多地方的turnout(實際參與投票者佔註冊選民的比例)都達到了record high(破紀錄的高點),作者用a wave of來描述也絕不過分。這些人去年可能還是更願意在電視上看川普主持《明星學員》真人秀的群體。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 讀特筆記︱川普時代:B面美利堅
    A面美利堅「高端」而「考究」,美國是世界的美國。A面美國見諸於主流媒體,光鮮正面——它是自由的、開放的、科技的、工業的;它立時代潮頭,領風氣之先;它國力強大,經濟發達,強調規則,重視制度。A面的美國是自信的,相信美國是山巔之城、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美國與眾不同,政治制度是最好的,國內治理是最棒的;美國的仿佛就是世界的,把美國當成樣板向全世界推廣似乎責無旁貸,捨我其誰。
  • 從美國的崛起軌跡看美利堅民族精神
    從美國的崛起軌跡看美利堅民族精神 尹建剛(河北省泊頭市職教中心062150) 美利堅民族是一個年輕的民族,基於共同的經濟、文化、語言、地域,在十八世紀中葉於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融匯了歐洲移民、非洲黑人移民和土著印第安人的血液。
  • 熱門事件學英語:臺灣大選相關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熱門事件學英語:臺灣大選相關詞彙 2012-01-15 16:01 來源:新東方汪海濤微博 作者:
  • 陸遊,美國大選唯一預言家
    這次大選的劇情也委實跌宕起伏,不少網友說,「這要是一本小說,我一定忍不住先翻一下大結局,再倒回來看。」 大結局到底寫了啥? 咱們小老百姓也不敢瞎劇透。在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點周邊的快樂吧。
  • 「以階級鬥爭為綱」理論考
    抗戰前夕,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曾提出中共必須以「停止階級鬥爭」,作為國共合作的條件,而中共則具體地應對之「停止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武裝暴動方針」;「停止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等等,洛甫、毛澤東致電與國民黨談判的周恩來,授以爭取「在南京政府下取得合法地位,使全國各方面的工作得以開始」[12]
  • 階級鬥爭學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
    如果按照現代修正主義的那一套,在還存在著階級和階級鬥爭的條件下,就想出什麼『全民國家』和『全民黨』等等,那就不可能有階級的徹底消滅,就不可能有共產主義;而只能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蛻化變質,只能導致資本主義的復闢。但是,全人類終將進到無階級的社會——共產主義,這是任何反動勢力也阻擋不了的。
  • 看時事學英語|美國大選,川普拜登決戰三大搖擺州!
    在大選前期,川普形勢一片大好。11月3日的計票中,川普贏下包括佛羅裡達在內的23個州,並領先60%以上的未決州,但翻轉說來就來。11月4日一早,兩大關鍵搖擺州威斯康辛和密西根選情突轉,此前一直處於落後態勢的拜登反超川普,勝利的天平也隨之向拜登傾斜。
  •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標籤不能亂貼
    ,就是要「以階級鬥爭為綱」、再搞「階級鬥爭擴大化」嗎?第一,不能把關於階級問題的研究說成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這裡明確指出,在階級尤其是階級鬥爭問題上,必須既要反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也要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第二,不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說成是「以階級鬥爭為綱」。
  • 全民國家、全民黨、階級鬥爭熄滅論
    用「全民國家」代替無產階級專政的反動路線,充分暴露出蘇修叛徒集團的反革命本質,即他們取消無產階級專政,代之以法西斯專政,同時又利用篡奪到的國家政權,對蘇聯廣大勞動人民和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實行反革命專政。【全民黨】現代修正主義抹殺政黨階級性的一種謬論。
  • 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與「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
    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與「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並不矛盾 2014年12月31日 10: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賀新元 字號 內容摘要:對主要矛盾的誤斷生成錯誤的政治路線
  •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 基本要求 美利堅大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規定的基本申請條件如下: 正規大學四年制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 GPA要求:不得低於3.0分
  • 凱蒂·佩裡是如何評價,「黴黴」紀錄片《美利堅女士》的?
    前不久,泰勒·斯威夫特發布了自己的紀錄片《美利堅女士》(Miss Americana)。這個紀錄片中披露了很多她在聚光燈下的生活,歌曲創作過程和她的生活等等。這部紀錄片讓粉絲們對這位歌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利堅女士》的紀錄片自從上映後,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好評,凱蒂·佩裡承認,她看了泰勒·斯威夫特的紀錄片。
  • (撕裂的美國)國際銳評丨政治極化不斷消耗美利堅的生命力
    新年伊始,美國領導人的部分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試圖改變大選結果,引發震驚全美的政治風暴。接下來,在民主黨推動下,美國國會眾議院13日以「煽動叛亂」等為由,發起對現任領導人的二次彈劾。不少分析認為,這既是對其煽動暴亂事件「追責」,更是一場「政治清算」,以斷絕其未來東山再起的可能性。一幕幕政治鬧劇的背後,是美國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集中爆發,也是混合著個人恩怨與黨派之爭的惡鬥升級。
  • 《與藝術沾邊·589》美利堅哥德式
    到了三十年代,作為對當時在舊大陸上愈發趨於抽象主義的現代藝術的回應,在新大陸上出現了美利堅地方主義:畫家們用細膩的筆法惟妙惟肖地刻畫當時當地的美國人和他們的生活,因此這一畫風也屬於美利堅現實主義。最著名的美利堅地方主義畫家是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1891-1942),他的代表作《美利堅哥德式》(1930)已經成為美國文化象徵之一。
  • 美利堅大學申請難度有多大?
    美利堅大學本科申請難度適中,但是學校的錄取率還是比較高的。位於華盛頓地區,所以校園活動也是比較豐富的!特別適合性格外向活躍,偏愛非理工專業,成績適中的學生申請。 TOEFL單項要求不低於20分,IELTS單項要求不低於6.0分;PTE要求總分不低於53分,無單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