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小物件不要隨意放置,避免兒童誤食

2020-09-15 普外科學堂

在很多玩具的包裝上會有警示:「對於兒童,必須在成人監督下使用」「不要讓孩子任意把玩小附件,以免誤食而造成窒息危險」。大多數人對此類標識習以為常,但是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警示,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會將什麼東西塞進嘴裡,甚至不慎進入氣管。

十幾年前誤吞筆帽 咽部不適1年多

日前,28歲的小王來到醫院,面露焦慮不安神情,反覆訴說這1年來,自己總感覺咽部不適,有憋悶感,但又無明顯咳嗽、膿痰。其間,小王曾多次輾轉多家醫院求診,均被診斷為慢性咽炎和支氣管炎,治療效果並不明顯,讓他非常苦惱。

醫生接診後,建議小王先做肺部CT檢查,再進一步尋找病因。影像學結果顯示,小王右下肺支氣管處有一高密度影,張煒立刻安排他做纖支鏡檢。果不其然,在鏡下右下肺前基底段部位,發現一團濃稠的白色分泌物外裹一圈不明性狀的異物。

於是,醫生反覆追問小王病史「是否吸入過異物」。小王回憶自己有2次誤吸異物的可能性:一是幼兒時,總喜歡咬原子筆管,可能無意間吸入筆帽;另外就是1年前食用田螺時嗆食過。

於是,醫生有了基本判斷,做好鏡下冷凍處理取異物的準備。術中,醫生試探性鉗取到異物邊緣,幸好異物較為鬆動,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是很緊密,便小心翼翼地將異物取出,原來真是一枚原子筆帽。手術結束後,患者症狀明顯緩解。

氣管異物是呼吸科常見急症,各種異物產生的組織損傷不盡相同,如果不及時取出,輕則肺不張、呼吸道感染,重則窒息死亡。對於臨床中久咳或其他呼吸道久治不愈的患者,均可藉助纖支鏡這把「利器」來明確診斷及介入手段輔助治療。

警惕異物「入侵」 誤食異物這樣家庭急救

孩子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同時認知能力比較差,有時候抓住小物件,比如硬幣、扣子、筆帽等,二話不說就放進嘴裡。有的孩子喜歡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心二用,一邊玩一邊吃,甚至在啼哭時嘴裡還有食物,這些情況下很容易導致氣管異物的發生。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們,氣管、支氣管異物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異物種類、位置及氣管阻塞程度等有關。如果孩子不慎將異物誤吸到氣管中,家長應立即誘導孩子將其吐出來或及時送醫,行氣管內異物取出治療。

如果沒有導致缺氧,還可以咳嗽,那麼就讓孩子多咳一咳,爭取把異物咳出來;如果孩子實在咳不出來,就要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孩子把異物從氣管中排出去。當3歲以上孩子被食物噎住時,可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相關焦點

  • 小物件,大麻煩,謹防兒童誤食異物
    小物件,大麻煩,謹防兒童誤食異物 2020-07-1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安全大使「童童」「安安」:這些兒童居家安全要注意哦~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事項需要注意:一、防撞傷,跌傷1.不要在窗臺或陽臺附近擺放床、矮櫃、椅凳、玩具或其它容易吸引兒童注意之類的物件,也應當對所有窗戶和陽臺安裝防護欄,防止兒童往高處爬,避免兒童從高處墜落;2.尖銳的小東西不要隨意放置,包括鉤針、叉子、刀子、筆、工具、剪子、指甲刀等,避免兒童受傷;
  • 孩子誤食致命時有發生,急救知識要牢記,關鍵時候能救命
    孩子把「蚊香液」當飲料,媽媽的行為救了娃,這份救命清單請收好 家裡有小孩子,看到新聞又有哪個孩子誤食了什麼東西,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很多家長也是常常感到後怕,因此家長都會對很多東西小心儲存。
  • 毛絨玩具、電動汽車小零件避免兒童誤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只要消費者增強安全意識,規範使用產品,就能夠避免很大一部分傷害。針對發現的主要消費使用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廣大消費者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規範使用產品,加強日常預防防範:一、關於防範電動自行車碰撞與火災的消費提示。不自行改裝拆除限速器等關鍵性組件,定期檢查制動系統,確保制動系統迅速可靠。
  • 4名兒童被壓埋的警示:居家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1、 燙傷危險寶寶由於比較好動經常會在家裡走動亂跑,家長應該要注意不要隨意在客廳擺放熱水瓶,熱水瓶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並且熱水瓶不要放到手巾、布條等能拉動的東西上,或者抱孩子的時候手拿著剛燒開的水,同時要注意餐桌安全,防止孩子伸手到熱湯裡。
  • 誤食硬幣、水銀溫度計、醫用酒精……兒童居家防「疫」要小心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消息,據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結果,2020年前10周監測到的兒童(14歲及以下)居家時因誤食各種產品而導致的傷害事件同比增長28.6%,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發生為多,其中容易誤食而導致傷害的主要元兇是硬幣,佔誤食產品的33.3%,而水銀溫度計、醫用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相關產品也易被兒童誤食而產生傷害,佔17.8%。
  • 誤食止瀉藥身亡 孩子誤食藥物怎麼辦
    兒童誤食藥物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少孩子因為誤食藥物,輕則住院治療之後恢復,嚴重的甚至導致身亡,家長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大女兒喊肚子疼,小女兒睡著叫不醒  雖然已不想再回憶悲劇發生的過程,但戶縣草堂寺的楊先生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提醒更多的家長,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妥善保管存放在家裡的藥品。  楊先生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小玉5歲,小女兒小美3歲多。
  • 又一起,兒童誤食導致死亡事件,家裡這些安全隱患一定要注意
    無論是口欲期的嬰幼兒,還是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他們總會將各種東西塞進嘴巴裡,近日一則新聞報導讓人心痛不已:廣東一位小女孩兒趁奶奶沒注意,吃了桌子上三四十片降壓藥!兩個小時後送醫身亡!悲傷之餘,我們不得不引以為戒,對於還不懂事的小嬰兒,家長應該做到讓寶寶時刻在視線範圍內,而對於大一點的兒童,應該及時告知什麼事情是危險的,如果不確定有無危險,事先一定要跟大人商量,尤其是吃進嘴巴裡的東西。為避免更多意外,我們整理了幾個日常生活中存在高安全隱患場景,3歲以內寶寶家長,尤其要多多注意!
  • 廣東2歲幼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父母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安全呢
    洗衣凝珠的化學成分比較多,如果誤食會對身體有比較大的危害。而且外皮遇水即化,進入兒童口腔之後,化學成分會溶解,對孩子造成傷害。寶寶吃飯的時候不要邊玩邊吃,要安靜吃飯,避免寶寶嗆到。2、不要讓寶寶食用果凍、花生、瓜子、湯圓等食物,有核的水果要先去掉果核再餵給寶寶。3、寶寶的玩具要勤檢查,仔細看看螺絲、小珠子是否有鬆動的跡象,有的話及時的處理。
  • 1歲幼童誤食近40粒降壓藥不幸身亡,這類悲劇該如何避免
    但這也讓孩子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這種小藥片就是糖果,是好吃的。平時饞嘴的孩子在家裡趁著家長不注意又喜歡翻箱倒櫃的玩,翻到了家裡的備用藥就很容易當成是糖果誤食。最近在廣東佛山就有一名1歲的幼童在家趁奶奶不注意,誤食了半瓶降壓藥,導致急性腎衰竭,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 寶寶把膠水當果凍誤食,媽媽情急之下的做法,醫生表示很及時
    小紅趕緊跑過去,只見妞妞不知道什麼時候把家裡的502膠水給翻了出來,還用牙齒咬破了瓶身,膠水溢滿了妞妞的嘴!但醫生也嚴肅指出,下次一定要避免孩子接觸到這類危險的物品,畢竟不是每次都能這麼「幸運」!近年來,兒童發生意外的新聞屢見不鮮,讓人痛心疾首。不少父母認為,兒童發生意外的地點大多在戶外,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調查顯示,超多60%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家中。
  • 家裡能不能養繡球花,注意別誤食
    家裡能不能養繡球花繡球花的花期在每年的6~7月,而且花開之後由綠色變為白色,而且有淡淡的清香,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是一種很漂亮的觀花植物,但是它比較怕旱澇,又不太耐寒,喜歡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所以可以把它養在家裡,精心的進行養護,他就能夠長得很好。
  • 2歲寶寶誤食20顆紐扣電池:你家裡這些東西可能會要了孩子的命
    醫生還提醒所有家長: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使用鈕扣電池,如果使用的設備中有鈕扣電池,必須當心使其遠離兒童。(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12月19日) 誤食紐扣電池導致寶寶受到傷害的遠遠不止薩菲拉。 去年福建就有一位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小福,因為誤食紐扣電池,家長又沒及時發現糟了大罪。
  • 兒童誤食水銀體溫計 需擔心的卻非水銀中毒
    而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萬一誤食水銀體溫計該如何處理?晉城大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孫杰稱,誤食後需擔心的不是水銀中毒而是碎玻璃。  如果兒童不慎將體溫計咬斷後水銀吞入,不少家長驚慌失措,擔心孩子水銀中毒,會慌忙給兒童餵食牛奶、豆漿或雞蛋清。孫杰解釋,水銀是一種重金屬,化學特性不活潑,不會與食物中的蛋白結合,更不會被腸胃吸收而引發中毒;只有離子狀態下的水銀才會被腸胃吸收,才可引發中毒。
  • 帶孩子要避開這7個「安全隱患」,家長別粗心,兒童安全無小事
    據調查有5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中......剛開始看到這個數據的比例我是半信半疑的,畢竟在家帶孩子勤盯著一些,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但看到一則「5歲女孩吞食紐扣電池」的消息後,我相信了這個超過一半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比例,對孩子的家庭生活安全越發重視。
  • 冬日保暖 小物件也有大作用
    本市高級家庭育兒師劉欣提示,在給孩子穿著厚實衣褲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了圍巾、帽子、手套等保暖品,這些小物件對孩子保暖有大作用,在挑選時需看準幾個要點。■ 帽子冬天的帽子通常以保暖功能為主,所以毛線、夾棉等材質製成的比較適合。如果挑選毛線帽,最好要有內襯,這樣既能吸汗,又可避免孩子感覺扎得慌。同時,帽子彈性要好,既不勒頭也能貼合頭部,如此才能起到保暖效果。
  • 廣東2歲幼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安全教育
    寶寶吃飯的時候不要邊玩邊吃,要安靜吃飯,避免寶寶嗆到。4、寶寶會爬的時候,要仔細檢查地面上是否有紐扣、大頭針、電池、硬幣等小物件,有的話及時的清理乾淨。5、家裡常備的藥品箱應該放置在寶寶無法拿到的地方,瓶裝藥品應貼上標籤單獨存放,不要與食物放在一起。
  • 1歲寶寶誤食電池致食管腐爛!家裡這些東西都很危險
    廈門一位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小福,是家裡的開心果,他還有個姐姐,姐弟倆的日常充滿了歡樂。 因為姐弟倆都很乖,所以平時媽媽帶娃還能兼顧些家務。 可突然有一天,乖巧的小福突然鬧騰起來,還出現了嘔吐,厭食的症狀,家長發現情況不對,第一時間就帶去了醫院。
  • 保護兒童安全:家裡有娃的家庭,千萬要小心這些隱藏的危險
    該收的東西收好所有可能讓孩子塞進嘴的零碎小東西、尖銳工具、藥、調料、清潔用品等等都要 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誤食。3. 做好安全教育 從寶寶2歲開始,就要不厭其煩的告誡和叮囑孩子哪些東西不能碰,怕孩子記不住的話,可以藉助一些加強兒童安全意識的繪本,以圖畫和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記憶更深刻些。
  • 廣東2歲幼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培養孩子安全意識要做好這5點
    寶寶吃飯的時候不要邊玩邊吃,要安靜吃飯,避免寶寶嗆到。4、寶寶會爬的時候,要仔細檢查地面上是否有紐扣、大頭針、電池、硬幣等小物件,有的話及時的清理乾淨。5、家裡常備的藥品箱應該放置在寶寶無法拿到的地方,瓶裝藥品應貼上標籤單獨存放,不要與食物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