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上有一種愛,可以無私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那一定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為了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父母哪怕自己吃盡苦頭,受盡折磨,也會咬牙堅持。特別是現在農村家庭,很多人開始意識到農村的教育落後,不惜一切代價,送孩子去城裡接受更好的教育。
王麗平就是這樣的父母,她和丈夫曾花了不少錢,找了不少關係,把女兒送到城裡讀書。滿心歡喜的暢想著女兒在城裡好好學習,將來上個好高中,考上好大學,畢業後找到好工作,不再像他們這樣辛苦。
可是女兒進城後,從一開始的膽小怯懦,不知所措,到後來用物質來填補自己的自卑,不斷地向父母索要錢,買漂亮的衣服,買各種非必須的昂貴的生活物品,達到向身邊同學炫耀的目的。
而且王麗平的女兒從來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家窮,她覺得這是種恥辱,所以總是不斷地向父母要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她告訴同學自己家裡很有錢,自己的零花錢永遠花不完,從同學羨慕的目光中,孩子非常得意。
自從女兒去城裡上學,王麗平夫妻倆一開始很欣慰,後來也慢慢覺察出女兒的變化。因為女兒以前跟父母很親近,也很乖巧懂事,有什麼事情都愛和父母商量。可是現在周末放假,女兒要不是留在學校就是去同學家睡,一直不肯回家,就連平常也不接父母的電話,只有要錢的時候才會打電話回家,而且要的錢越來越多。
王麗平夫妻倆雖然有點懷疑,但也自我安慰,一定是女兒學習太累了,而且城裡花費一定會比家裡多,他們也就想開了。如果沒有老師找到他們,他們還在自我安慰中。原來女兒已經不滿足於爸媽每次寄的錢,開始偷身邊同學的錢,直到一次被抓。
老師帶他們去見女兒,看著女兒,王麗平不禁泣不成聲,她不明白女兒為什麼要這樣做。女兒回答道:「因為我沒錢用啊。」王麗平又問:「那你至少也可以回趟家,或者給爸媽打個電話啊,什麼時候不是你要多少錢,我們就給多少啊。」沒想到女兒冷漠的說:「家裡窮不想回,我不想讓同學們知道咱們家窮,不然所有人都會看不起我的。」
父母被孩子的話震驚了,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了,讓才上初中的女兒,性格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可是他們的初衷都是好的,他們以為孩子能按他們想像的的道路成長。可是孩子的心理卻沒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他們小小的自尊心需要父母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關愛。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