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備孕中的夫妻,在得知了懷孕的消息後,肯定都非常的興奮,認為會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生活中總是會發生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比如胎兒可能在媽媽子宮中不是非常的穩定,會出現停止發育的情況,很多夫妻可能會因此而感到傷心。
所謂胎停育指的是胚胎在發育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停止了發育,大多數的胎停育都是發生在懷孕初期。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下,胚胎發育到了40至50天左右時會出現胎芽以及胎心,但是有些懷孕的媽媽在進行產檢時,無法找到胚胎的胎心和胎芽,那麼通常會以此來做出胎停育的診斷。
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胎停育的發生,比如內分泌因素,子宮異常,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統異常以及環境因素等。想要避免胎停育的發生,這五方面的因素都需要重視起來。
1、內分泌失調。受精卵在子宮上著床形成胚胎後,需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生長發育環境,這就需要孕婦體內的內分泌要協調,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麼很可能導致胎停育的發生。其中比較常見的不利因素是黃體功能不完善,此時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分泌不足,會使子宮內膜的發育非常緩慢,受精卵無法很好的在子宮內膜上種植,從而就會引起胎停育。
2、子宮異常。子宮是胚胎生長發育的唯一場所,如果子宮環境異常,那麼會對胚胎的健康發育造成直接影響。如果孕婦本身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先天性宮頸口鬆弛、宮頸粘連、子宮內膜過厚或者過薄等疾病,那麼有可能導致胚胎中止發育,也就是容易引起胎停育。
3、生殖道感染。胎停育的發生還與生殖道感染有一定關係,如果孕婦在懷孕初期出現了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影響到胚胎在子宮內的健康發育,容易導致胚胎死亡。如果感染的病情不是很嚴重,即使沒有出現胎停育,那麼也有導致胎兒畸形的風險,因此,在懷孕後一定要重視自身的防護,避免疾病的發生。
4、免疫系統。父母的基因是胎兒遺傳基因的主要來源,在懷孕初期,胚胎在子宮內著床、種植屬於異體移植。如果母體的免疫系統對胚胎產生了一定的抗體,也就是說母體對胚胎是排斥的,那麼最終會出現胎停育的發生,或者導致流產。
5、環境因素。除了以上自身的因素之外,外界環境因素對胚胎的健康發育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比如孕婦在懷孕之前或者懷孕之後,長期大量的接觸了微波、x射線、高溫、噪音、超聲等物理因素,或者接觸了大量的重金屬元素,比如汞、鉛、鋁等,都有可能導致胎停育的發生。
對於任何一對父母來說,都不希望發生胎停育的情況,因此在備孕期間或者懷孕後,都應該對以上這5方面的不利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視,儘量降低胎停育發生的概率。平時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如果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任何異常,都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