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雲南向家樂福開出罰單

2020-12-22 瀟湘晨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電 上海市物價檢查所相關負責人29日向記者介紹,當日上午已按處罰上限,向上海地區存在價格欺詐行為的三家家樂福超市門店各開出了50萬元的罰單。

    這三家門店分別是家樂福超市聯洋店、南翔店和張江店。經檢查,這三家門店在銷售商品時存在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低標高結等價格欺詐行為。上海市價格部門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作出上述嚴厲處罰,同時責令家樂福立即改正,退還多收價款。相關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29日已送達各門店。

    上海市物價檢查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上海市價格部門對同類違法行為開出的歷年最高罰單。不過,最終的處罰金額的確定還需經過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給予被罰企業一個陳述申辯的機會。

    另據新華社電 雲南省物價局29日發布通報稱,對昆明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白雲店和世紀城店的價格欺詐違法行為,雲南省物價局決定對兩門店分別罰款50萬元。

    網民爭曬家樂福「受騙記」

    據新華社電  近期家樂福的價格欺詐行為,無疑讓正在開心購買年貨的消費者深感鬱悶,網民們也因此爭相在網上曬自己在家樂福購物時的「受騙記」,他們認為,有價格欺詐行為的家樂福超市,遠不止被點名的那些。

    雖然國家發改委已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對家樂福進行了處罰,位於上海的家樂福中國區總部也已發表聲明向消費者致歉,但網民們仍然在追問:堂堂國際零售巨頭,為何如此惡意坑人?有關政府部門的價格監管何時給力?

    法國例子:

    一瓶水沒標價被罰兩萬多歐元

    有一家網站開通了「說說你在家樂福的上當經歷」的論壇。北京網民jixg說:「一次,我買了十件童裝卻收了十一件的錢(9.9元/件)。當時,我發現她多掃了一次碼,提醒她,但她說沒掃上。因為列印的字條不清晰,字又小,結果,我回家一查(用放大鏡),她撒謊了!就是多收了9.9元!」江蘇無錫網民fusp97則表示:「我買鹹鴨蛋也被黑過,標價10.80元/6隻,結帳12.60元,我拍照投訴。退了1.8元,哈哈,他們說是新價牌沒換上去,我呸!!」

    不少網民表示:家樂福進行價格欺詐的手法並不高明,但恰恰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對國際知名品牌的信任。一個網民說:「這種行為很難察覺的吧,一般在超市買完東西誰還會去記得之前買的時候是什麼價?尤其東西買得多的話。」

    網民們互相「交流」受騙記之後,恍然大悟:絕非工作失誤,而是故意坑人。網民「四大皆空」說:上海浦東一家家樂福「被我老婆一年抓到過四次,每次抓到退的時候都很麻利,從來不囉嗦,原來是有意欺詐!」   

    上海楊浦區網民webdown也表示,他在一家家樂福超市看到一瓶可樂和一瓶橙汁捆綁包裝,說是促銷,「我一看價格標籤,比兩個單瓶加起來還貴,還用手機拍下來了,當時只是拍照留存當是好玩,現在看來這些都是有預謀的。」

    江西南昌網民wuli3213感嘆:「國際性大型連鎖超市居然還幹這樣無賴的事情!」

    中國例子:

    買十件童裝卻收了十一件的錢

    記者聯繫上家樂福法國總部,家樂福集團新聞服務部門負責人用英文向記者又念了一遍家樂福中國公司的聲明,同時表示:「我們家樂福總部沒有更多表態,家樂福中國公司表態就是我們的表態。」這名負責人同時還強調:關於這次事件的「聲明」,沒有法文文本——言下之意,這是家樂福中國公司的事。

    家樂福價格欺詐事件發生後,不少網民質疑:「國外規範的公司,為什麼到中國就變質了?」他們的答案是:罰得太輕。違法成本低,導致商家無視法律。

    「在法國,不大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處罰非常嚴厲。」巴黎上訴法院律師孫寒光接受「中國網事」記者採訪時說,法國現在開放價格,自由定價(天然氣等特殊商品除外),但出售的每件商品必須標明價格,否則就會被視作欺詐。

    「我有一位客戶,他是一位小老闆,經營一家小超市,因為一瓶依雲礦泉水沒有標價,被執法人員發現了,進而查出兩百多瓶都沒標價,結果遭到嚴罰。一瓶伊雲礦泉水售價一歐元,結果被罰兩萬多歐元。損失慘重。」孫寒光說。

    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家、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冬曾在美國學習生活,他對記者說,我國法律對侵權責任的規定基本是「填補」性質的,而不是懲罰性質。即使家樂福自己承諾要賠償5倍的損失,其實也是九牛一毛,起不到懲戒的作用。同時,我國的無理由退貨原則還不夠普及,推行起來也存在難度。

    孫寒光說,在法國,價格和廣告監管主要由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下屬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負責,「法國反欺詐部門巡查一般都是著便裝,在企業人員不知曉的情況下進行。他們執法嚴厲,不徇私情。」

    [專家說法]

    要查找行業「潛規則」

    據新華社電 行政法學專家、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鄒榮說,對家樂福「陰陽標籤」事件不能就事論事,而是要舉一反三,查找行業「潛規則」,開展市場整頓,形成長效機制。鄒榮建議,可以進行一些制度設計,例如在超市、消費者中培養一些價格監督員,充分發動群眾的力量。鄒榮說,我國價格法中有關於價格欺詐的明確規定,現在的問題是要加大法律執行力度。

    如何加大法律執行力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家、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冬說,我國法律已經規定有「公益訴訟」或「集團訴訟」的原則,但是在實踐中的運用還不夠,這也給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機。美國很多針對大公司的集團訴訟最終都是以和解結案的,實際上就是大公司主動向消費者「討饒」。例如,2002年,美國消費者由於東芝筆記本的質量問題提出集團訴訟,東芝公司最後賠償10億美元。因為它擔心,如果不和解賠償可能就是上百億元。而對中國消費者,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就那麼多,因此,這些公司頗有「有恃無恐」的意味。

    家樂福:

    「五倍退差」全國執行

    據新華社電 家樂福中國區公關總監陳波29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再次向消費者致以「由衷歉意」,並表示差價五倍賠償的政策將作為家樂福在全國範圍內的承諾「一直執行下去」。

    關於退差價的進展,陳波表示,各個大區會收集門店信息,然後反饋到總部,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獲知最新狀況。

    當記者詢問曾被媒體點名批評的長春市門店某品牌男士內衣套裝前後標價不符的原因(標籤價原價每套169元,促銷價每套50.7元,經查實原價應為每套119元),陳波表示自己不了解具體情況。

相關焦點

  • 家樂福撞槍口!上海徐匯店哄抬物價被開出200萬元「罰單」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家樂福撞槍口!上海徐匯店哄抬物價被開出200萬元「罰單」在全國人民齊力應對疫情的當下,有企業撞上了監管「槍口」。1月29日深夜,「上海發布」援引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信息發文指出,1月28日,市局執法總隊在巡查中發現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銷售的多種蔬菜涉嫌哄抬物價。據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已要求該超市立即改正,責令其將銷售的蔬菜價格調整至春節疫情前的平均價格,並對上述涉嫌哄抬物價等行為立案調查。
  • 上海銀監局開出最大罰單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是迄今上海銀監局層面對商業銀行做出的最高罰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此次上海銀監局開出的六張罰單中,房貸、同業等領域成為銀行違規的集中高發地。據統計,今年以來,上海銀監局開出的行政罰單共32張,這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5張。
  • 上海銀監局開出史上最大額罰單 花旗銀行領罰"已完成整改"
    原標題:上海銀監局開出史上最大額罰單 花旗銀行領罰「已完成整改」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上周五,上海銀監局公布6張罰單,其中花旗銀行被罰款逾千萬元,成為迄今為止上海銀監局對商業銀行作出的最高罰款額。今天,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回復稱,「對發現的問題已經完成相應的整改工作」。
  • 上海家樂福徐匯店哄抬物價被罰200萬元
    原標題:家樂福撞槍口!上海徐匯店哄抬物價被開出200萬元「罰單」在全國人民齊力應對疫情的當下,有企業撞上了監管「槍口」。1月29日深夜,「上海發布」援引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信息發文指出,1月28日,市局執法總隊在巡查中發現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銷售的多種蔬菜涉嫌哄抬物價。據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已要求該超市立即改正,責令其將銷售的蔬菜價格調整至春節疫情前的平均價格,並對上述涉嫌哄抬物價等行為立案調查。
  • 梁家輝在上海被交警開罰單
    梁家輝在上海被交警開罰單
  • 網友騎共享單車逆行被上海交警開出50元罰單
    網友騎共享單車逆行被上海交警開出50元罰單 站長之家(Chinaz.com)7月17日消息:自共享單車大量出現後,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人滋生了隨意違法的念頭,闖紅燈
  • 新民晚報數字報-家樂福上海開出第31家大賣場
    日前,家樂福在上海開出第31家門店,和傳統大賣場不同,這家家樂福賣場更像是城市生活館,咖啡吧、休息區、打包臺、冰塊機等「類宜家」的服務設施,都是首次出現。  繼家樂福在滬試水24小時營業之後,有一家「特別版」家樂福出現在上海。記者在日前開業的家樂福成山店看到,這裡的商品陳列更簡潔明快,還針對周邊白領引入了飯糰、三明治、盒飯等原先只能在便利店看到的速食。
  • 財經- 家樂福便利店走出上海將在無錫開3-5家便利店
    6月28日在無錫中山路219號亮相的Easy家樂福將是家樂福旗下的新業態Easy家樂福走出上海後的第一家對外擴張的城市門店。按照計劃,家樂福中國今年要在無錫開出3-5家便利店,計劃單店面積在160-300平方米之間。
  • 因iPhone防水廣告存在誤導商業行為,義大利向蘋果開出1200萬美元罰單
    因iPhone防水廣告存在誤導商業行為,義大利向蘋果開出1200萬美元罰單 站長之家(ChinaZ.com)11月30日 消息:義大利反壟斷機構周一表示
  • 北京媒體質疑薯願廣告 仨月後上海工商開罰單
    近日,好麗友·薯願牌薯片因涉嫌虛假宣傳遭上海工商處罰。其實早在2013年年底,已經有北京媒體對薯願的廣告宣傳內容提出質疑,卻並未引起企業方面足夠的重視,當地監管部門亦未跟進調查。時隔3個月後,這份遲來的罰單卻從上海開出。
  • 反壟斷開出最大罰單 12家汽配企業共罰12億
    這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開出的最大一張罰單。  20日,由於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國家發改委向日本住友等7家零部件企業開出8.3196億元罰單,向日本精工等3家軸承企業開出4.0344億元罰單,總額高達12.354億元,這也成為中國開展反壟斷調查以來一次性開出金額最高的罰單。日立、不二越因為分別率先交代了汽車零部件、軸承價格的壟斷行為,並提供了重要證據而免於被罰。
  • 證監會開出「史上最大罰單」 - 今日關注
    鮮言為啥領了證監會「史上最大罰單」?  新華社記者劉慧、王都鵬  因年初1001項「奇葩議案」在資本市場醜態盡出的鮮言栽了!在深挖查清了鮮言一系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及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後,證監會30日發布處罰決定書,對鮮言給予「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開出34.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
  • 涉嫌哄抬物價,上海家樂福徐匯店領200萬元罰單
    因涉嫌在春節疫情期間哄抬物價,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出《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擬罰款200萬元。在1月30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表示,截至1月29日,價格違法行為立案數共計12起,其中涉嫌哄抬物價4起,違反明碼標價相關規定8起,均在辦理過程中。「我們在檢查過程中,確實發現有個別超市存在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許瑾說。
  • 盤點:家樂福、麥當勞等國際品牌的雲南首店都在哪?
    (贏商網報導)中國改革開放30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眾多國際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並不斷進入雲南市場。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這些在中國已經耳熟能詳的國際品牌們,當年進入雲南的首家門店都開在哪裡呢?或許可從中鄙見國際品牌在首店的選址上的一些異曲同工之處,以供業內參考。
  • 違規使用Cookie 法國對谷歌和亞馬遜開出巨額罰單
    央視財經(記者 張曼曼)據法國24臺報導,當地時間10日,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由於谷歌和亞馬遜法國網站此前存在違規使用Cookie的情況,該機構常委會於7日決定向谷歌開出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的罰單;向亞馬遜公司開出3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
  • 蘇州吳江開出全國首家家樂福縣級市店
    昨天上午,家樂福超市正式落戶吳江匯金中央廣場。這是家樂福在中國地區開出的第一家縣級市店,也是家樂福在蘇州大市範圍內開出的第6家大賣場、中國開出的第159家大賣場。開業首日,家樂福吳江店內人潮如湧,幾十個收銀臺前更是大排長龍,截至昨天下午5點,就有14000多人次進行了結帳,超市營業額更是超過了150萬。
  • 反補貼調查結果落地,商務部向澳葡萄酒開出罰單,明日起正式實施
    針對澳方謬論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商務部向澳大利亞葡萄酒開出反補貼罰單完全在意料之內,至少近幾年澳大利亞的所作所為已經註定了這一結果。 由此可見中國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開出反補貼罰單並非澳方所謂的「經濟脅迫」,而是確實揪住了澳大利亞涉不當競爭的「小辮子」。
  • 9月份濰坊市開出18張環保「罰單」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9月份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對環境違法案件的行政處罰結果,上月開出的18張環保「罰單」中,涉及十餘家單位及個人,最高罰款60萬元。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處罰情況來看,上月開出的環保「罰單」涉及發電、紡織、機械、印刷等多個行業。
  • 向不文明行為「宣戰」 三亞吉陽區開出首張亂吐檳榔汁罰單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8月2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麗萍)近日,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全市開展集中整治不文明行為大行動,發布了《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倡議書》,吉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整治。
  • 按交警指示停車後卻被開「不按規定停車」罰單,交管部門:退款,並向...
    按交警指示停車後卻被開「不按規定停車」罰單,交管部門:退款,並向當事人賠禮道歉 2021-01-11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