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講究多子多福,希望多生幾個孩子,來改變家庭的命運。因為多一個孩子就是多一個勞動力,也能讓家裡更加熱鬧,外人看來也會覺得門丁興旺。
但是到了現在,儘管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了好幾年,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反而選擇不生或者只生一個。原因很簡單,畢竟撫養一個孩子的開銷就相當大。有人統計說如果把一個孩子培養到大學,可能需要花上70-120萬。想要多生幾個孩子,對家庭來說,可是相當大的負擔啊。
但是有一些家庭條件允許,而且也很喜歡孩子,就生了一個又一個。最近網上就有一個家庭火了,尤其是這位媽媽。這位34歲的寶媽,居然和丈夫孕育了7個孩子。從2006年老大誕生起,每兩年就會有一個新成員加入進來。
幾乎年年都是「無縫銜接」,想必也是婦保醫院的常客了。當問起這位寶媽為什麼選擇和生那麼多孩子的時候,她回答說:「不想浪費老公的好基因。」原來寶媽說,老公的智商高達140,而且的顏值也說得過去,就想多生幾個孩子。
網上的報導一出,許多網友表達了震驚,不僅好奇超生的費用,更好奇孩子們平常的開銷。也有網友玩笑似的評論道:「建議生到絕經。」也有網友表示,這家底真厚,敢生這麼多娃!還有網友表示,難道家裡有礦?
其實孩子的前途光明與否,並不是完全靠智商決定的。生理條件是基礎,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後天的培養和學習。
從教育學上來說,遺傳素質並不能決定能力發展的水平,還包括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和個人的能動性等。同時也有網友好奇為什麼這位母親說懷就能懷上呢?
其實容易受孕的母親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生活規律
可以看到上文34歲的媽媽,其實保養的還不錯。這和健康的生活規律密不可分。現在許多人「機不離手」,就算是困意來襲,也要支撐著在床上刷一會手機。於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深夜,或者是凌晨。許多年輕人都頂著黑眼圈迎接第二天。
然而,準備受孕的年輕夫婦一定要注意健康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是頭一條,儘量在十點半前入睡,利於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時,三餐也要準時,以保障能量補給。還要適當補充營養,但是要避免營養過剩。準媽媽還可以做一些舒緩的運動,例如瑜伽、散步等,微量出汗可以利於身體排毒,也能促進睡眠。
二.保持積極心態
懷孕對家裡人來說可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會對媽媽體內的激素平衡造成影響。許多準媽媽在受孕前就開始焦慮,一旦懷孕了,更容易急躁憤怒,還會有恐懼擔憂出現。因為生活壓力大,育兒經驗不足,年輕人常會有「恐孕」的心理。
甚至還會覺得孩子將成為自己的累贅。當然,越是有這種想法,就越難受孕。人體的激素就會更不平衡,會影響卵子質量和月經周期。因而,我們要開導準媽媽,設想美好的未來,而不是拘泥於眼前的困難。
三.身體健康
從生理上來說,女性容易受孕自然離不開排卵和受精著床。因此,有通暢的輸卵管是首要前提。同時,如果女性的子宮內膜不夠厚,即便是受精了也難以著床,很有可能出現流產。
許多人看到這位寶媽如此「多產」,也會對人的生育能力產生疑問,一個女人一輩子到底能有幾個孩子?
其實世界上還真有相關的吉尼斯紀錄,一名俄羅斯的媽媽就在40年間孕育了69條生命。幾乎每年都在生產,而且每次都是多胞胎或雙胞胎。我國女性適宜生產的年齡為23~35歲,35歲以上便是高齡產婦,因此擁有六七個孩子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
總而言之,生多少孩子還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做決定,畢竟一個孩子的奶粉、早教等等費用都不低。此外,孩子的未來好壞,主要還是看如何培養和教育,不能以基因作為決定因素。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人民教師,同時也是擁有一兒一女的80後寶媽。因為性格有點兒「二」,所有朋友都叫我王小二歡迎來到王小二育兒講堂!我會在這裡為你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乾貨,助力你一起養育出馬爸爸嘴裡擁有「四商三觀三力」的孩子!如果你有什麼育兒好方法、好觀點、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