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條例所稱社會信用,是指具有()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等信用主體,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履行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的狀態。 [單選題]
A.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正確答案)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C.無民事行為能力
D.以上三者都是
2. 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群團組織,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共享使用的社會信用信息,通過()方式披露。 [單選題]
A.公開公示
B.政務共享(正確答案)
C.授權查詢
D.長期公示
3. 據以認定信用主體失信狀態的具體行為被有關國家機關撤銷的,原社會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撤銷並及時向社會信用信息歸集單位和使用單位共享更新信息,相關單位應當在收到更新信息之日起()內撤銷該失信信息。 [單選題]
A.三個工作日
B.七個工作日
C.一個工作日(正確答案)
D.十四個工作日
4. 自然人社會信用信息的歸集以居民身份證號碼作為關聯匹配的標識;無居民身份證號碼的,以()作為關聯匹配的標識。 [單選題]
A.有效證件號碼
B.社會信用代碼
C.檔案戶籍
D.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正確答案)
5. 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可以根據與有關單位籤訂的協議共享社會信用信息。共享非公開的社會信用信息,應當取得信用主體的()。 [單選題]
A.正式授權
B.書面授權(正確答案)
C.口頭授權
D.公開授權
6. 省、省轄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應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信息。 [單選題]
A.按時更新
B.定時公布
C.向社會公開(正確答案)
D.保存公示
7. 信用主體違背信用承諾取得行政許可的,由行政許可機關處()罰款。 [單選題]
A.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正確答案)
B.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以下
C.兩百萬以上三百萬以下
D.非法收益的三至五倍
8. ()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根據履職需要,共享社會信用信息。 [單選題]
9. ()是指依法設立,向社會提供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從事信用評級、信用諮詢管理、信用風險控制和信用數據服務等相關經營活動的專業服務機構。 [單選題]
A.徵信機構
B.信用服務機構(正確答案)
C.評估機構
D.鑑定機構
10. 在社會信用信息記錄、採集、歸集、共享、披露、查詢和使用等過程中,損害信用主體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 [單選題]
A.民事責任(正確答案)
B.刑事責任
C.法律責任
D.民事,刑事責任看具體情況
11. 信用主體認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社會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在社會信用信息的採集、歸集、披露、使用等過程中存在錯誤、遺漏等情形或者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並()。
A.投訴平臺
B.自己收集材料網上申訴
C.提出異議申請(正確答案)
D.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正確答案)
12. 社會信用信息包括:
A.公共信用信息(正確答案)
B.共享信用信息
C.市場信用信息(正確答案)
D.公示信用信息
13. 下列信息中,哪些為信用主體失信信息:
A.生效判決認定構成犯罪的信息(正確答案)
B.被依法行政強行執行的信息(正確答案)
C.經依法認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失信信息(正確答案)
D.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調解書等生效法律文書的信息(正確答案)
14. 社會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以及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履行以下社會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職責:
A.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機制,確定責任人員(正確答案)
B.建立信息管理制度規範,明確本單位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
C.建立信息管理保密審查制度(正確答案)
D.遵守國家和本省有關信息安全的其他規定(正確答案)
15.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誠信教育發展規劃,在全社會開展()教育。
A.社會公德(正確答案)
B.職業道德(正確答案)
C.家庭美德(正確答案)
D.個人品德(正確答案)
16. 各級()應當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推進司法公開,嚴格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A.人民政府
B.監察機關
C.審判機關(正確答案)
D.檢察機關(正確答案)
17. 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自然人宗教信仰、基因、指紋、()、疾病和病史等信息;不得採集自然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納稅數額等信息,但是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A.血型(正確答案)
B.身高
C.不動產(正確答案)
D.人身保險
18. 社會信用信息通過()等方式披露。
A.公開公示(正確答案)
B.政務共享(正確答案)
C.授權查詢(正確答案)
D.資料查閱
19. 社會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社會信用信息審核機制,並對其提供的社會信用信息的()負責。
A.合法性(正確答案)
B.真實性(正確答案)
C.時效性
D.準確性(正確答案)
20. 省人民政府會同同級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根據履行()等職責的需要,制定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認定標準,經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後,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A.服務群眾
B.社會治理(正確答案)
C.市場監管(正確答案)
D.公共服務(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