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大學專業?這是個頭疼的問題。不少學生苦讀12年,小考大考高考統統都能拿下,但在填報大學志願時卻可能束手無策,找不著北。怎麼辦?香港大學的一位經濟學教授用13張圖來告訴你,大學裡的每個專業都是啥樣子,到底該怎麼選。只不過,看懂這13張圖需要一點小技巧。
這些圖由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孫永泉(Professor Wing Suen)製作,在其個人主頁中就能搜索到。在看這些圖之前,請先注意:圖中的點代表「觀察數據」,而線代表「理論」。
懂了這兩點,相信會對你理解這13張圖有所幫助。如果光看圖還是沒懂,不妨看下底下觀察者網綜合各方意見製作的解讀~
經濟學專業解讀:「我們數據不少,做了很嚴格的回歸,但異常值略多略多,符合理論的數值反而難找……」
金融學專業解讀:「我們的數據多如牛毛,無孔不入。即使做完回歸,也會發現異常值和符合理論的數值多得不忍直視。」
土木工程專業解讀:我們得要設計餘量,所以理論設計得遠高於實際承受……
物理學專業解讀:我們的理論和數據嚴絲合縫,bingo!
環境科學專業解讀:「我們的理論和數據大致吻合,就是……應用範圍有點蛋疼。」
歷史學專業解讀:「數據雖然很多,可我們能用理論把他們統統連起來!」(感謝三國殺@龐統 友情配音)
政治學專業解讀:「世界大勢一日三變,儘管我們數據不少,可……我們的理論跟數據趨勢是反著來的……」
社會學專業解讀:「學海無涯苦作舟。那麼多數據,那麼多理論,慢慢學,恩……」
數學專業解讀:數據很少,但能建立理論~
新聞學專業解讀:只有一個數據,也能建立理論……
哲學專業解讀:沒有數據,依然建立理論……
文學批評專業解讀:如圖所示,你懂的……
美術專業解讀:該作品是Georges Seurat的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傑克島的星期天下午,又名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作者用的是 「點彩法」,所以這畫就是由一個個彩色像素點畫成的,也就是說……這裡的點都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