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江是一個老農民,身體高大結實,一身用不完的力氣。農閒時還到附近碼頭搬木材掙點錢。為啥這麼拼呢?這不,要給兒子掙學費呢。
村裡別家的孩子讀到初中,就紛紛外出打工掙錢,可是,老江堅持讓兒子一直讀下去。眼看高三進入了二模,學校放了月假。兒子難得回家了。
一家人圍到一桌吃晚飯。兒子情緒沒以前那麼高,喃喃說,「我們學校考試了,第5名。」
「你們年級那麼多人,這個成績不錯嘛。」老江高興地說。
「爸,不是,是班上。」兒子頭皮一陣發麻。為啥斷崖式下跌呢?因為考前一段時間,他心理壓力特大。頭一沾著枕頭,或一腳踏進教室,整天想這想那。萬一考不上咋辦呢?自己一個文弱書生,沒有父親一身好力氣,幹不了體力活;只好復讀,可是,這會給一貧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越想呢,心裡越亂;越亂呢,就越想,近似於崩潰。二模考試,由原來的年級前5,掉至年級30多名。這個成績要是在高考,該怎麼辦呢?
「哦,」老江老兩口一愣,半晌才說了一個字。
這一個字竟然讓兒子突然掉下了眼淚,滴落在飯碗裡,似乎發出一聲嘆息。兒子挺內疚的,無法面對父母眼巴巴的眼神。
老江老兩口沒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吃飯。兒子呢,幾乎是數著米粒,也不夾菜。
「兒子,吃菜啊!」母親打破了沉悶。
老江順手夾了一片肉到兒子碗裡,說,「兒子,一次考試,不要太放在心上,你把各科分數報一報。」
兒子說出了各科分數。「其實也不算太差,語文、英語還可以,但還不是你的真實水平。『』老江點點頭,「數學、物理一直拿高分的,不應該丟分太多的,想過啥原因沒?」
「我,我不知道,」兒子不敢抬頭,他不願說出自己的心理壓力。
「為啥像犯了罪似的,沒骨氣?」老江說道。
兒子原以為父親這回一定要來個暴風雨,沒想到父親是這樣,抬起頭,看著父親說,「可能是太粗心了。」
「兒子,粗心可不行啊。這就好比種向日葵,生了蟲,你卻沒發現,怎麼會有好瓜子吃呢?」老江一個順口的打比方讓一家人都笑出來。
「你的學習呢,我和你媽都幫不上忙,這全靠你自己。好好想想,加把勁,下次可別這樣,我們相信你一定行。」老江笑著說。
之後的餐桌氣氛十分愉快。兒子眼裡又出現了光芒,自信的兒子又回來了。
老江在兒子情緒低落時,沒有說喪氣的話,而是用寬容減輕了兒子沉重的心理負擔。兒子是一個懂事的小夥兒,內心非常感激父親的理解和支持,使他有足夠的勇氣戰勝自己的怯弱。
兒子第二天再回到學校,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走出低谷。重拾信心的他,高考發揮出色,順利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結語】在兒子情緒低落時,老江用一個老農民通俗的比喻安撫了兒子飽受折磨的內心。內心強大,潛力無限。在農村,有多少家境貧寒的學子,或者他們的父母看不到孩子學習的潛力,或者別家的孩子早早外出打工掙了響噹噹的錢帶回家,或者孩子自己無心、無力學習而寧願幹苦力活也不願再讀書,過早地跳進了社會的大潮。
知識改變命運,抓住命運的咽喉,不是一個人在奮鬥,是全家人的共同分擔。老江用老農民種莊稼樸實的道理,安慰兒子,讓兒子在奮鬥中磨礪大心臟,在艱難中學會堅強,在風雨中展翅飛翔,最終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