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本是件快樂的事情,而想要SAT閱讀考高分,靠背單詞、狂刷題都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原因是SAT閱讀考察的是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詞彙量,也就是說,考生要想得高分,必須有能力從大段不熟悉的內容中快速提取出重要信息,準確理解作者要傳達的意思。
要想真正的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還是老老實實的坐下來,靜心的多啃幾本英文原著,培養語感,熟悉英語表達習慣,英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閱讀並快樂著吧。
阿倫老師的學生中,SAT成績高的學生,都是閱讀量很大的學生,閱讀看起來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慢活,但是堅持下幾本書來,你會發現閱讀這條看上去的「遠路」比那些「抄近路」突擊背解題思路的道路要快得多,一路下來,你的語言基礎也紮實的多。
大家可能對各種各樣的書單並不陌生,但是美國頂尖大學的書單究竟是怎樣的呢?通過查看美國排名前30名的大學中標有「英語」,「語言和文學」和「經典」的課程,我們可以了解到美國精英學生被要求閱讀的小說,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書籍吧。
官方推薦的書目都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以英美兩國為主,也包含古典文學巨著的英譯本,如古希臘文學代表作荷馬史詩《伊利亞特》(The Iliad)和《奧德賽》(The Odyssey)。
其實書單中的許多作品我們並不陌生,如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Jane Auten)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813),英國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美國小說家霍桑(Hawthorne)的代表作《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1850),美國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作品《喧譁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以及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德(Fitzgerald)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等。
書單比較長,全部讀完過於艱巨,可以有所取捨:
如果讀過中文譯本或者看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如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前面提到的《傲慢與偏見》《了不起的蓋茨比》。這些作品都有不同版本的中譯本,而且據其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也已面世。這些材料都可以作為閱讀原文的輔助,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把握原文的內涵。
有的作者我們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對其寫作題材有興趣,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對美國黑人生存現狀感興趣,不妨讀一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裡森(Toni Morrison)的代表作《寵兒》(The Beloved, 1987),而且書中對黑人特別是黑奴生活的描繪對於社會歷史類文章也有借鑑意義。
一部作品的創作時間離我們越近,就越接近現代英語的用法,閱讀難度相對而言也就越低一些,因而更適合初學者。推薦書單中的兩部作品:
1)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反烏託邦小說《動物農場》(Animal Farm, 1945),整本書都是一個政治隱喻,措辭簡潔但內容深刻,其對現實的暗諷讓人拍案叫絕。
2)美國作家塞林格(J. D. Salinger)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小說刻畫了美國青少年一代的憤怒、焦慮和迷茫。
通過本文,希望可以讓大家在 SAT 閱讀補充材料的選擇上,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