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衣服越穿越少。戶外活動與花花草草的接觸愈發密切少不了和各種小蟲親密接觸。提到蜱蟲咬傷,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因為每年都會有報導,因蜱蟲咬傷出現嚴重症狀,最後住院甚至死亡的報導。一到夏天,南京江北人民醫院皮膚科會接診不少被蜱蟲叮咬的市民。
蜱蟲大多生活在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未吸食人血或動物血的蜱蟲很小,很難被發現。但是,它在吸血後會膨脹至自身幾倍甚至幾十倍大,且吸血時間可以長達數天。
蜱蟲叮咬人後會分泌一種麻醉物質,所以在叮刺吸血時多無痛感,雖然跟被蚊子叮了一樣,大部分情況下被蜱叮咬並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但是一旦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
發熱、伴全身不適、頭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嘔吐、腹瀉、厭食、精神萎靡等。蜱蟲可攜帶83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32種原蟲性疾病,其中大多數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獸共患病,如森林腦炎、蜱傳出血熱等。
醫生指出,蜱蟲傷人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觸到的部位。例如人的頸部、耳後、腋窩、大腿內側、陰部或腹股溝等處。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蟲咬了,有個黃豆大小的不規則形狀血泡,同時,又起了高燒(38℃以上),伴有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和腹瀉,那麼需要引起警惕,很有可能是被蜱蟲給叮了。
被蜱叮咬後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皮膚感染。
因為蜱蟲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不恰當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蟲,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另外一種被媒體渲染,但其實十分罕見的情況是「蜱癱」,只有短時間內被大量蜱蟲叮咬,蜱蟲唾液裡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被咬之後怎麼破?
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其它東西刺激它。
由於蜱蟲的嘴巴結構複雜,上面長著倒刺,進入肉中就能死死咬住,一旦不恰當的拔除,將很可能將頭留在肉中造成皮膚感染,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症狀,同時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那麼被蜱蟲叮咬後,我們要怎麼辦?
我院皮膚科醫生提醒,唯一一個最安全的辦法:
找一把尖頭鑷子,夾在靠近皮膚的根部,垂直向上連頭拔出,切忌旋轉和扭動。
手殘黨請勿嘗試,直接去找醫生,以免拔不乾淨,引發感染。
蟲體脫落後碘伏或酒精消毒。
如出現發熱、頭痛、乏力,局部紅腫、破潰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預防措施請牢記
如果去森林,草原,野外時,則要充分做好蜱蟲預防。
措施如下:
1、儘量避免長時間在草地、樹林這些蜱蟲的主要棲息地停留坐臥。
2、如需要去郊外草地、森林等地方,應穿長袖衣褲,並把褲腳塞進襪子裡,同時紮緊袖口。
3、蜱蟲吸血後,在皮膚上是一個凸起的像黑痣一樣的外形,穿淺色衣物可以方便及時發現它。
4、在暴露的皮膚上使用含有含避蚊胺的驅蟲噴霧劑。
5、外出回來後,及時洗澡換衣服,仔細檢查有無被蜱蟲叮咬,重點查看頭皮、腋窩、腳踝等處。如果帶了寵物狗,也要檢查一下狗的情況,蜱蟲最喜歡在狗的耳朵後面和肚皮上吸血。
通訊員 胡曉蕾 孔玉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