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雨衣誕生於一個多雨時節。
1823年的蘇格蘭,陰雨綿綿,歐洲人都說那裡是「天漏」。有一位叫麥金託什的橡膠工人,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去上班。由於家裡窮買不起昂貴的雨傘,他總是冒雨趕路。日久天長,他因潮溼患上了疥瘡和風溼病。
有一天,他工作得很疲憊,一不小心將橡膠濃液滴在自己的衣褲上。他非常難過,衣服弄髒了,拿什麼來換洗呢?無奈,他只得用手指去抹沾在衣服上的橡膠,試圖把它擦掉。可是,衣服上的汙點黏合得牢牢實實的,根本擦不掉。他只好穿著這樣的髒衣服冒雨回家。奇怪的是,這些髒斑並不透雨。他靈光一現,心想:這不就是早先嚮往的不透雨的衣服嗎?假如用橡膠液把衣褲表面全部塗上,不就可以用來擋雨嗎?第二天,他一到工廠就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就此誕生。
麥金託什有了這套雨衣後,便從雨水澆淋的噩夢中解脫出來了,身體漸漸康復。他的變化引起了周圍許多人的注意,那些和他同病相憐的窮人紛紛詢問原因。麥金託什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創造告訴了那些窮朋友。這樣,做膠布雨衣的方法就迅速傳遍蘇格蘭的大地,一傳十,十傳百,世人皆知。為感謝麥金託什給大家帶來的好處,後來人們就把這種雨衣稱做「麥金託什」,英語中「膠布雨衣」這個詞也是「Mackintosh」(麥金託什)。
然而麥金託什發明的第一件雨衣並不理想,因為用的是生橡膠,冬天裡硬邦邦,夏天裡直粘手。為了克服這種缺點,麥金託什進行了許多次試驗,終於發現了用橡膠和松節油的混合物浸潤過的棉布能保持良好的柔軟性,製成了質地較好的膠布雨衣。今天的人們再也不必經歷雨淋之苦。
英國由於氣候的緣故,可能是第一個使用雨傘,並使之成為一種日常用品的歐洲國家。文學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德雷頓早在1620年就提到了傘,斯威夫特於1710年在《城市雨》中提到了傘,約翰·蓋伊於1716年在《瑣事》中提到了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