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Workbench界面命令說明

2021-02-24 有限元分析ANSYS

1、 ANSYS15 Workbench界面相關分析系統和組件說明

【Analysis Systems】分析系統 【Component Systems】組件系統

【CustomSystems】自定義系統 【Design Exploration】設計優化

分析類型 說明

Electric (ANSYS) ANSYS電場分析

Explicit Dynamics (ANSYS) ANSYS顯式動力學分析

Fluid Flow (CFX) CFX流體分析

Fluid Flow (Fluent) FLUENT流體分析

Hamonic Response (ANSYS) ANSYS諧響應分析

Linear Buckling (ANSYS) ANSYS線性屈曲

Magnetostatic (ANSYS) ANSYS靜磁場分析

Modal (ANSYS) ANSYS模態分析

Random Vibration (ANSYS) ANSYS隨機振動分析

Response Spectrum (ANSYS) ANSYS響應譜分析

Shape Optimization (ANSYS) ANSYS形狀優化分析

Static Structural (ANSYS) ANSYS結構靜力分析

Steady-State Thermal (ANSYS) ANSYS穩態熱分析

Thermal-Electric (ANSYS) ANSYS熱電耦合分析

Transient Structural(ANSYS) ANSYS結構瞬態分析

Transient Structural(MBD) MBD 多體結構動力分析

Transient Thermal(ANSYS) ANSYS瞬態熱分析

組件類型 說明

AUTODYN AUTODYN非線性顯式動力分析

BladeGen 渦輪機械葉片設計工具

CFX CFX高端流體分析工具

Engineering Data 工程數據工具

Explicit Dynamic(LS-DYNA) LS-DYNA 顯式動力分析

Finite Element Modeler FEM有限元模型工具

FLUNET FLUNET 流體分析

Geometry 幾何建模工具

Mechanical APDL 機械APDL命令

Mechanical Model 機械分析模型

Mesh 網格劃分工具

Results 結果後處理工具

TurboGrid 渦輪葉柵通道網格生成工具

Vista TF 葉片二維性能評估工具

2、主菜單

【File】文件操作 【View】窗口顯示 【Tools】提供工具

【Units】單位制 【Help】幫助信息

3、基本工具條

【New】新建文件 【Open】打開文件 【Save】保存文件

【Save As】另存為文件 【Import】導入模型 【Compact Mode】緊湊視圖模式

【Shade Exterior and Edges】輪廓線顯示 【Wireframe】線框顯示

【Ruler】顯示標尺

【Legend】顯示圖例 【Triad】顯示坐標圖示 【Expand All】展開結構樹

【Collapse Environments】摺疊結構樹

【Collapse Models】摺疊結構樹中的Models項

【Named Selections】命名工具條 【Unit Conversion】單位轉換工具

【Messages:Messages】信息窗口 【Simulation Wizard】嚮導

【Graphics Annotations】注釋

【Section Planes】截面信息窗口 【Reset Layout】重新安排界面

4、建模

【Geometry】幾何模型 【New Geometry】新建幾何模型

【Details View】詳細信息窗口

【Graphics】圖形窗口:顯示當前模型狀態

【Extrude】拉伸 【Revolve】旋轉 【Sweep】掃掠

【Skin/Loft】蒙皮 【Thin/Surface】抽殼: 【Thin】創建薄壁實體 【Surface】創建簡化殼

【Face to Remove】刪除面:所選面將從體中刪除。

【Face to Keep】保留面: 保留所選面, 刪除沒有選擇的面。

【Boldies only】僅對體操作: 只對所選體上操作不刪除任何面。

【Blend】圓角 【Fixed Radius】固定半徑圓角

【Variable Radius】可變半徑圓角 【Vertex Radius】頂點倒圓

【Single Select】單選 【Box Select】框選

【Sketching】2D草圖 【Modeling】3D建模

【Draw】畫圖 【Modify】修改

【Dimensions】尺寸定義 【Constraints】約束

【Settings】設置 【sketch】創建草圖

構建平面命令:

From Plane:基於另一個已有面創建平面

From Face:利用已有幾何體表面創建平面

From Point and Edge:用一點和一條直線的邊界定義平面

From Point and Normal:用一點和一條邊界方向的法線定義平面

From Three Point:用三點定義平面

From Coordinates:通過鍵入距離原點的坐標和法線定義平面

定義點位:

【Single】單點: Sigma and Offset

【Sequence By Delta】根據間隔控制序列點: Sigma, Offset, Delta

【Sequence By N】根據數量控制序列點: Sigma, Offset, N, Omega

【From Coordinates File】坐標點:文本格式文件,類似於3D曲線。

【Sigma】參數:導引邊起始端和起始點之間的距離。

【Edge Offset】邊偏移:導引邊和基準面上點陣放置處之間的距離。

【Delta】參數:對於按間隔控制序列點【Sequence By Delta】選項,這項指的是引導上測得的兩個連續點之間的距離。

N:放置的點數,與導引邊相關,在根據數量控制序列點【Sequence By N 】選項情況下使用。

【Omega】參數:對根據數量控制序列點【Sequence By N】選項,這項是導引邊末端和末點之間的距離。

【Pattern】陣列特徵 【Plane】平面 【Angle】旋轉角 【Thickness】設置厚度。

【Split】命令用於分割邊線:

【Split Edge at Selection】:預設選項,表示在選定位置將一條邊線分割成兩段,但指定邊線不能是整個圓或橢圓,要對整個圓或橢圓做分割操作, 必須指定起點和終點的位置。

【Split Edges at Point】:用點分割邊線: 選定一個點後,所有過此點的邊線都將被分割成兩段。

【Split Edge at all Points】:用邊上的所有點分割: 選擇一條邊線,它被所有通過的點分割。

【Split Edge into n Equal Segments】:將線n 等分: 先在編輯框中設定n 值,然後選擇待分割的線,n 最大為100。

【Drag】拖曳 【Cut】剪切 【Copy】拷貝 【Paste】粘帖

粘貼命令:

【End / Set Paste Handle】:指定粘貼點位置

【End / Use Plane Origin as Handle】:指定粘貼點在平面原點

【End / Use Default Paste Handle】:將第一條線的起始點作為粘貼點

【Rotate by /- r Degrees】: 正向旋轉 或反向旋轉- r度

【Flip Horizontally / Vertically】:水平或垂直翻轉

【Scale by Factor f or 1/f】:放大f 倍或縮小1/f

【Paste at Plane Origin】:在平面原點粘貼

【End】:結束 【Replicate】複製 【Move】移動 【Offset】偏移

【Surface Body】面體 【Line Body】線體

創建線體:

【Line From Points】點生成線體

【Line From Sketches】草圖生成線體:基於草圖創建線體。

【Line From Edges】邊生成線體:基於已有的2D和3D模型邊界創建線體。

【Split Edges】分割線體:分割線體邊成段,用比例特性控制分割位置,如0.5等效於在一半處分割。

【Cross Section】橫截面:橫截面作為一種屬性賦給線體,這樣就可以在有限元數值模擬中定義梁的屬性。

【Instance】草圖援引:草圖援引用來複製源草圖並將其加入到目標面中,複製的草圖和源草圖始終保持一致,也就是說複製對象隨著源對象的更新而更新。

【Freeze】凍結:用凍結特徵【Freeze】可以將所有的激活體轉到凍結狀態

【Unfreeze】解凍:選取體對象後用解凍特徵【Unfreeze】可以激活單個體,凍結體在導航樹中呈現較淡的顏色。

【Slice】切片:體凍結可以將零件切片分割成不同部分,為數值模擬分析中裝配建模提供不同選擇的方式。

【Suppress Body】體抑制:抑制體不顯示在窗口中,抑制體既不能用於數值模擬也不能導出。

【Form New Part】生成新零件 【Generate】生成特徵體

【Add Material】添加材料: 創建材料並合併到激活體中。

【Cut Material】切除材料: 從激活體上切除材料。

【Slice Material】切片材料: 將凍結體切片,僅當體全部被凍結時才可用

【Imprint Faces】給表面添加印記: 和切片相似, 但僅僅分割體上的面,如果需要也可以在邊線上增加印記(不創建新體)。

【Add Frozen】加入凍結: 和加入材料相似, 但新增特徵體不被合併到已有的模型中,而是作為凍結體加入,

線體不能進行切除, 印記和切片操作。

特徵延伸類型:

【Fixed】固定:固定界限將使草圖輪廓按指定的距離進行拉伸,特徵預覽精確地顯示出創建特徵後的情形。

【Through All】穿過所有:將剖面延伸到整個模型,在添加材料操作中延伸輪廓必須完全和模型相交。

【To Next】到下一個:在添加材料操作將延伸輪廓到所遇到的第一個面,在剪切、印記和切片操作中,將輪廓延伸至所遇到的第一個面或體。

【To Faces】到面:可以延伸拉伸特徵到有一個或多個面形成的邊界,對多個輪廓而言要確保每一個輪廓至少有一個面和延伸線相交否則導致延伸錯誤,「到面」選項不同於「到下一個」選項,到「下一個」並不意味著「到下一個面」, 而是「到下一個塊的體(實體或薄片)」,「到面」選項可以用於到凍結體的面。

【To Surface】到表面:和到面選項類似, 但只能選擇一個面,延伸長度可以由到所選表面的下一個並且有可能是無約束的面所定義。

創建面體:

【Surface From Edges】用邊生成表面體

【Surface From Sketches】草圖生成面體

【Edge Joints】邊接合顯示

【Named Selection】命名選擇 【Joint】接合 【Enclosure】包圍 【Fill】填充

【Mid-Surface】抽取中面 【Face Extend】表面延伸

【New Material】定義新材料 【Import】導入

5、單位

【Meter】米 【Centimeter】釐米 【Millimeter】毫米 【Micrometer】微米【Inch】英寸【Foot】英尺

6、【Meshing】網格劃分

【Tet Meshing】四面體網格 【Hex Meshing】六面體網格

【Quad Meshing】四邊形網格 【Triangle Meshing】三角形網格

【Mesh Control】網格控制 【Automatic】:程序自動劃分網格

【Tetrahedrons】:採用四面體單元劃分。

【Hex Dominant】:主要採用六面體單元劃分,但是包含少量金字塔單元和四面體單元 。

【Sweep】:掃掠劃分,可以掃掠的實體劃分後具有的是六面體單元,也可能包含楔形單元,其他實體採用四面體單元劃分,掃掠劃分要求實體在某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拓撲結構,在【Mesh】分支上點擊右鍵選擇【Show Sweepable Bodies】可以看到能夠採用掃掠劃分的體,此時該體被選中。

【Multizone】:多重區域網格劃分自動對幾何體進行分解成映射區域和自由區域,可以自動判斷區域並生成純六面體網格,對不滿足條件的區域採用更好的非結構網格劃分,多重區域網格劃分和掃掠網格劃分相似,但更適合於用掃掠方法不能分解的幾何體。

【CFX-Mesh】:採用流體網格CFX劃分實體。

【Sizing】網格局部尺寸控制:

【Element Size】 設置單元平均邊長

【Number of Divisions】 設定邊上的單元數目

【Sphere of Influence】用球體設定控制單元平均大小的範圍,球體的中心坐標採用的是局部坐標系,所有包含在球域內的實體單元網格尺寸按給定尺寸劃分。

【Contact Sizing】接觸區域網格控制:允許在接觸面上產生大小一致的單元。

【Refinement】單元細化:可以對已經劃分的網格進行單元細化,一般而言,網格劃分先進行整體和局部網格控制,然後對被選的邊、面進行網格細化。推薦使用「1「級別細化。這使單元邊界劃分為初始單元邊界的一半,這是在生成粗網格後,網格細化得到更密網格的簡易方法。

【Mapped Face meshing】映射面網格劃分:允許在面上生成結構網格。

【Match Control】面匹配網格劃分:用於在對稱面上劃分一致的網格,尤其適用於旋轉機械的旋轉對稱分析。

【Virtual Topology】虛擬拓撲:允許為了更好的進行網格劃分而合併面。

【Virtual Cell】虛擬單元就是把多個相鄰的面定義為一個面。

【Coordinate Systems】坐標系

【Shared Topology】共享拓撲:

【Automatic】自動方法在交界面合併節點,即節點匹配而不產生接觸。

【Imprints】印記面方法限定交界面的接觸區域,因此提供更好的接觸行為的控制。

【None】不設定方法則產生接觸行為。

【Patch Independent】片體獨立算法

【Match Mesh Where Possible】可以設置交界面處節點是否匹配

【Thin Sweep】薄層掃掠:對薄層實體允許沿厚度方向分層進行掃掠,對多體零件,沿厚度方向僅劃分一層單元,對裝配體沿厚度方向則可以劃分多層單元。

【Automatic Thin】自動薄層掃掠 【Manual Thin】手動薄層掃掠

7分析設置

【Magnitude】大小 【Direction】方向

【Step Controls】步長控制 【Step End Time】定義載荷步的結束時間

【Time Step】控制時間步長 【Number of Steps】生成多載荷步

【Solver Controls】求解器控制 :

【Direct】直接法:在包含薄面和細長體的模型中是有用的,是個很有力的求解器並且可以處理任何情況。

【Iterative】迭代法:在處理體積大的模型是十分有效的。

【Nonlinear Controls】非線性控制 【Output Controls】輸出控制

【Analysis Data Management】分析數據管理: 【Foot】英尺

【Temperature】溫度 【Convection】對流 【Radiation】輻射

【Heat Flow】熱流率 【Perfectly Insulated】完全絕熱

【Heat Flux】熱流密度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內部熱生成

【CFD Imported Temperature】CFD導入溫度

【CFD Imported Convection】CFD 導入對流

【Average Film Temperature】平均膜溫度:T=(Ts Tf)/2

【Surface Temperature】表面溫度:T= Ts

【Bulk Temperature】環境溫度:T= Tf

【Difference of Surface and Bulk Temperature】表面與環境溫度差:T=Ts-Tf

【Transient Thermal】瞬態熱分析

【Value】典型值 【Tolerance】收斂容差

【Line Search】線性搜索 【Tabular Data】表數據

【Total Heat Flux】熱通量雲圖 【Directional Heat Flux】熱通量的分量

【Solution Information】求解信息 【Maximum Principal】第一主應力

【Minimum Principal】第三主應力 【Total Deformed】總體變形

【Auto Time Stepping】自動時間步在瞬態分析中也稱為時間步優化,它使程序自動確定子步間的載荷增量。同時,它根據分析模型的響應情況,自動增、減時間步大小。在瞬態分析中,響應檢測基於熱特徵值。對於大多數問題,都應該打開自動時間步長功能並設置積分時間步長的上下限。這種設置有助於控制時間步長的變化量。

【Time Integration】時間積分:該選項決定了是否包括結構慣性力,熱容之類的瞬態效應,在瞬態分析時,時間積分效應預設是打開的,如果將其設為OFF,ANSYS將進行一個穩態分析。

【Output Controls】輸出控制:定義後處理所需要時間點的輸出值,因為瞬態分析涉及到載荷歷程中不同的時間點的計算結果,而並非所有結果都是我們感興趣的,或者結果數據非常大,因此利用該選項可以嚴格控制得到在確定點的輸出結果。

【Nonlinear Controls】非線性控制:可以修改收斂準則和求解控制,通常不需要改變默認設置。

【Analysis Data Management】分析數據管理:從瞬態熱分析中保存特定的結果文件用於其它的分析類型。

【Probes】探測點:可以顯示結果隨載荷歷程的變化。

【Chart】圖表:可以表示一個結果對另一個結果的變化。

【Frictionless Support】無摩擦約束

【Directional Deformation】軸向變形

【Total Deformation】總變形

【Normal Stress】軸向應力

【Electric Voltage】電壓

【Joule Heat】焦耳熱

【Boundary Condition】邊界條件

相關焦點

  • ANSYS入門教程,我是如何ANSYS的
    ANSYS的操作界面認識。我們要知道,ANSYS有兩種使用模式:經典界面和WORKBENCH界面。經典界面對於初學者以及高級研究人員適合,而WORBENCH對於一般的工程師很適合。由於經典界面對於理解有限元方法非常合適,對於杆件的分析,平面問題的分析也很合適,所以當有限元方法學習完畢以後,進入經典界面學習簡單的杆件分析,平面分析,這對理解有限元法是很有好處的。但是當在經典界面裡面學習完杆件和平面問題分析以後,如果要進行三維實體模型的分析,我建議立即轉入WORKBENCH。WORKBENCH對於零件分析,裝配體的分析提供了強大支持,這種支持力度讓經典界面望塵莫及。
  • ANSYS 2021 R2軟體安裝教程
    ,2021版本開始部分模塊界面支持漢化,喜歡中文界面的小夥伴可以安裝2021 R2版本。適用系統Windows 10(64位專業版,企業版和教育版)軟體參考安裝教程:1、首先需要下載ansys 2021 R2安裝包,安裝包包含以下部分:安裝主程序文件,激活文件,離線幫助文件(不需要可以不下載)。
  • ANSYS接觸和出圖技巧
    >圖形界面操作<1.設置工作面為切面<2.PlotCtrls-->Style-->Hidden line Options將[/TYPE]選項選為section將[/CPLANE]選項選為working planesolution>load step opts>output ctrls>grph solu track
  • Workbench這麼強大,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ANSYS APDL?
    原標題想寫《我為什麼要刷ANSYS APDL技術展示案例》的。
  • 視頻看這裡→水哥ANSYS初級系列教程
    課程說明:1、入門級、ANSYS軟體零起點2、前期以交互式操作(GUI)為主,介紹命令流
  • ANSYS Workbench 重要操作-材料參數庫的建立
    圖 4 材料庫界面圖 10 保存輸入的材料參數將材料參數庫中的材料添加到運算材料中:點擊新建的材料 4J33 右邊的「加號」,加號後會出現書圖標,說明材料 4J33 進入到了運算材料中,圖 12 返回到運算材料界面點擊運算材料界面的 4J33 可以看到我們輸入的材料參數,如圖 13。
  • ansys 17安裝教程
    ansys是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軟體,安裝的方法也不是很難,但是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史上最全的ANSYS命令流查詢與解釋》
    對ansys主要命令的解釋1, /PREP7 ! 加載前處理模塊2, /CLEAR,NOSTART !
  • MySQL Workbench 6.2.1 BETA 發布
    MySQL Workbench 二進位包更新支持:完整更新內容請看http://dev.mysql.com/doc/relnotes/workbench/en/changes-6-2.html MySQL Workbench 社區:http://forums.mysql.com/index.php?
  • ANSYS Workbench 重要操作 - 等步長輸出設置
    一般分析步設置ANSYS Workbench 時間步一般設置方法如圖 1,點擊 Transient Thermal - Analysis Settings 進入 Details 界面,打開(On)自動時間步(Auto Time Stepping) ,Define By  選項設置為  Substeps , Carry Over Time Step 設置為on , Minimum
  • ANSYS 17 安裝教程
    13.繼續破解,注意查看圖中的文字說明15.最後找到ANSYSINC/V/170/scdm下面的ansys12.0.ico 再進行重命名ansys12.ico,軟體安裝成功!
  • 河北ansys正版軟體購買費用多少
    河北ansys正版軟體購買費用多少,公司與全球眾多頂級計算機軟硬體廠商建立多元化的合作關係,現已取得Microsoft、Oracle、Citrix、Anchiva、VMware、LANDesk、IBM、HP、Symantec、Adobe、Autodesk、Sybase、CA、TrendMicro、Cisco、H3C、EMC、NetAPP
  • 不僅是命令行,Windows 10 也可以運行 Linux 的圖形界面程序了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大多數 Linux 上的命令行二進位程序現在可以原生地運行在 Windows 10 裡面了,這包括 Linux 上著名的  bash shell 以及很多重要的 Linux
  • ANSYS Workbench模態分析(一)
    這個文件是在生成文件目錄下,右鍵查看其屬性,可以看到路徑,由於我電腦解析度有問題,這裡不截圖了。說實話我還是覺得這很麻煩,既然其它界面做的很好看,為什麼不把這裡也美化下,省得我四處找。好就好在,有大神與我想法一樣,怕麻煩,所以大神寫了個插件,直接輸出結果,真是贊到不行了
  • 在Python中創建命令行界面的優秀方式
    我們先給大家介紹什麼是命令行界面(CLI): 命令行界面或命令語言解釋器,也稱為命令行用戶界面、控制臺用戶界面和字符用戶界面,是一種與電腦程式交互的方式,用戶以連續的文本行形式向程序發出命令。
  • ANSYS Workbench接觸分析案例詳解
    5.雙擊Model進入分析界面,修改矩形板的材料為Aluminum Alloy NL,圓盤默認為結構鋼(Structural Steel)查看Worksheet中的力收斂曲線,發現的力標準值(Force Criterion)位於力收斂值(Force Convergence)的下方,說明非線性不收斂。
  • 使用ANSI轉義碼實現一個終端命令行界面
    這其實都是使用ANSI標準轉義碼編程實現的,今天蟲蟲就給大家來說明ANSI轉義碼的使用方法,最後還使用Python語言實現一個簡單命令行界面。顏色在*nix體系下數程序與終端交互的方式是通過ANSI轉義碼。這些轉義碼是作為程序可列印的特殊代碼,以便擴展終端的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