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On call 24小時,他們一直與時間賽跑

2020-12-14 深圳衛視

「我還有兩公裡就到,你準備一下。」接到指令後沒過多久,周爽就已經在接送病人的路上了。

作為深圳市急救中心的一名司機,疫情期間,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62名急救人員,12輛負壓救護車,1分鐘出車,15分鐘到達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疫情期間,因為防護服較為緊缺,所以每臺救護車只會配備一名醫生或護士。為了把緊缺的防護服留給醫務人員們使用,司機在沒有接到確診病人前只穿隔離衣,只有在接到確診患者時才會穿上防護服。

為了讓所有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周爽所在的院前急診科共62名急診人員24小時隨時待命。雖然很累,但周爽的內心卻十分滿足「雖然每天都要起這麼早,但是可以幫助更多的患者,我很高興。」

要說疫情期間周爽的工作與平時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他最重要的「工作夥伴」——負壓救護車了。

從外觀上看,負壓救護車與平常的救護車沒什麼區別。但其車內氣壓低於車外大氣壓,這樣空氣只能從車外流入車內,從而避免更多人感染。同時,負壓救護車還可以將車內的空氣過濾後排出,確保環境安全。

每次接送完病人後,急救車還要進行兩次嚴格的消殺工作,噴灑消毒液,紫外線燈照射,室外通風齊上陣,盡最大努力為病人的「生命之路」保駕護航。

正如周爽所說「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確保每個人的安全,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除了醫務人員,還有許多像周爽一樣的一線工作者,他們也在為這場戰「疫」而努力。他們日復一日的與時間賽跑,只為保護這座城市中的每一個人...

透過他們的眼睛

直擊抗「疫」一線動人瞬間

講述最美逆行者的暖心故事

最可愛的他們,通通安排!

還有獨家知識小貼士

防疫科普妥妥安心~

深圳衛視,每周一至周五晚19:35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值得你看

當日23:30

次日7:45、12:40、18:25

多個時段還有貼心再放送~

在線為一線醫護大大們加油打氣~

攜手同行,戰無不勝!

相關焦點

  • 東鵬特飲《我的白大褂》: 和病魔賽跑,他們最有力量
    和病魔賽跑,這群白大褂最有力量,是他們守護著生命的溫度。在每個累了困了的瞬間,東鵬特飲為他們加油打氣,給予他們有能量有溫度的關懷。疫情期間,也有無數90後青年醫生逆風而行,毅然決然奔赴抗疫前線。曾經的孩子長成挺拔的脊梁,他們白衣執甲,成為守護生命新的火光。習總書記也為這種精神點讚:「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大任的!」東鵬特飲《我的白大褂》希望通過呈現青春、樂觀並且專業的新時代醫生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後浪」投身到醫療事業中來。
  • 溫州戰「疫」日記㊶24小時心理熱線醫生馬曉韻:換一種視角看問題...
    溫州戰「疫」
  •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他們來自醫療一線,他們來自基層一線,當大疫來臨,在大多數人都宅在家中甚至閒得不耐煩時,他們卻義無反顧,以 " 逆行者 " 姿態奮勇向前,在火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走街串巷,守好社區安全防線。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父母兒女,可是他們捨棄了親情愛情,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大愛篇章。
  • 綏芬河抗疫日記|盛開在戰疫一線的90後護士「小花」
    抗疫日記2020/04/19我叫楊寧,是綏芬河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這段時間,綏芬河口岸出現跨境輸入疫情,我和同事忙得不可開交。今天,趁著珍貴的輪休機會,記錄一下我的抗疫經歷。抗疫日記2020/04/19去那20多天左右的時候,我跟爸媽說了。這場戰役需要的就是醫務人員,就跟打仗一樣,需要醫護人員的時候,醫護人員就上。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2020-03-0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融媒報導|定州·戰「疫」·24小時
    序言一天,86400秒,24個小時,這段時間的每一天,對鏡頭中的每個人來說,不過是戰「疫」過程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天。他們和時間賽跑,24小時堅持在防疫一線;他們是醫生、警察、志願者、農民……也是普普通通平凡如你我的定州人1:00:接上級通知,定州市選派10名醫護人員出徵武漢
  • 「一線抗疫日記」我在隔離病房裡的三天三夜
    編者按: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廣大醫務人員一直堅守在防控和治療的一線。醫院是防控的主戰場,醫務人員是主力軍,一線的「白衣戰士」們是如何與病毒戰鬥?作為專業人士,他們對這次抗疫有什麼想法和信心?他們希望社會如何更好的支持和配合?從即日起,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開設《一線抗疫日記》欄目,聽聽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
  • 我在美國的抗「疫」日記
    為了不讓家人和老師擔心,我勉強微笑著為大家報平安,轉身又會窩在被子裡偷偷哭泣。停課的前兩天,我一直在休息卻總是感覺自己疲憊不堪,渾身不適。憂心忡忡地量了好多次體溫,逼自己喝了好多杯水。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到痛徹心扉的害怕。我想回國,我想回家。當然,在我最恐慌的時刻,我的家人、老師和同學們一直默默的雲端陪伴,及時提醒我做好預防準備和心理建設。
  • 我在「疫」線|卜晴:寒冬入尾,春暖花開之日已近
    編者按:記錄一線故事,匯聚抗「疫」正能量。紅網益陽站聯合益陽市中心醫院共同推出《我在「疫」線》系列報導,記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真實日常。我在「疫」線丨莊水龍:寶貝,爸爸治病救人,只想成為你的英雄我在「疫」線 | 卜麗蘭:非典時期我在崗,今天我同樣在崗我在「疫「線 | 周雙雙:我將要在黃岡實現我的戰地情懷了,請你們放心!
  • 抗「疫」一線日記:家門口的 戰「疫」
    簡短的出徵儀式再一次點燃激情,統一的服裝,體貼的配置,院領導的鼓勵,同事們的叮囑,不只是讓我們感受任務的神聖,還微微感受到壓力,甚至是有那麼一點點恐懼,長沙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危重症病房將是我們的戰場,而作為省市共建的定點醫院,必將是全省患者最多、病情最重的地方,雖然是在家門口投入抗「疫」戰鬥,但這是保衛我家鄉父老鄉親的戰場,更顯對養育湘雅人的長沙人民的滴水之恩的回報,在朋友圈我發了一首歪詞說明我當時的氣概
  • 騰衝「極邊衛士」抗「疫」真情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日前,在美麗的「極邊第一城」雲南保山邊境管理支隊騰衝邊境管理大隊的幹警們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首位,不分晝夜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發揮著「極邊衛士」的服務作用。深入群眾,溫馨服務暖民心「大爺,您的體溫是36.4℃,屬於正常體溫。
  • 來自我縣支援藁城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日記
    來自我縣支援藁城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日記 2021-01-14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日記」疫情之下,我的媽媽
    看到媽媽和其他奮鬥在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蘇詩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抗疫日記。我的媽媽是河北省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2020年1月7日凌晨1:00,媽媽的手機響了,是醫院通知她六點到醫院集合,去社區採集核酸,三天不能回家。我感覺媽媽一夜未眠,不到五點就輕手輕腳地起床收拾東西,最後進屋給我蓋了蓋被子,背著包出門了。其實我也一夜未眠……那一天,天氣預報說零下15°C。
  •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戰「疫」日記因為疫情,讓春節失去原有的色彩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一時間席捲我們的生活
  •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
    頭也不回衝去武漢參加戰「疫」穿上白大褂時只留給我一個背影我,想了想給她打雙百分——她是我心中的英雄我的神兵從天降,請戰抗疫第一線,我的神兵多威武,趕走病魔露笑臉。6、天使穿著白大褂文|譚哲天使穿著白大褂,沒空和我說句話。武漢疫情她加班,很多天也不回家。
  • 中國訪英學者抗疫日記:群英「燴」
    【中國訪英學者抗疫日記:群英「燴」】英國疫情暴發以來,面對日趨嚴峻的形勢,有人緊張不安,有人憂慮恐懼,也有人積極面對。一個由中國在英訪問學者自發組建的美食分享群,在疫情期間人數由兩位數激增到200餘人,群成員遍布英倫各地,成為在英訪問學者們抱團互助的虛擬家園,大家經常分享一些美食和生活經驗,掃去疫情帶來的陰霾和不安。
  • 抗疫兒歌十首(毋東漢)
    抗疫兒歌十首毋東漢(一) 洗手手爸爸剛剛回到家,我把毛巾遞給他。武漢封城設崗哨,全球抗疫戴口罩。(四)微信拜年我的姑姑嫁武漢,工作崗位在醫院。收救病人一長串,沒黑沒明忙珍斷。春節抗疫難來家,發來微信拜個年。(五)小蝙蝠小蝙蝠,很優秀,不是禽鳥是怪獸,白天倒掛巖洞頂,晚上夜班苦戰鬥。
  • 【抗「疫」群英譜】戰鬥堡壘聚人心 白衣執甲逆風行——記中南大學...
    回望今年初艱苦卓絕的抗「疫」之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醫院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院上下齊心協力堅守「主陣地」,並派出133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24位專家擔任省級專家組專家奔赴14個市州,2位專家遠赴非洲抗疫,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 湖北麻城抗疫醫師日記:有時很疲憊,一直很樂觀,偶而小確幸
    湖北麻城抗疫醫師日記:有時很疲憊,一直很樂觀,偶而小確幸 2020-02-02 08:43:00來源:央廣網
  • 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他們在戰「疫」一線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只為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在隔離病房屏住呼吸,只為忍住眼淚;他們走出ICU,脫下防護服後,泣不成聲。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抗擊疫情的英雄,是陰雲密布的「疫」空下最閃亮的星星……疫情總會過去,戰「疫」英雄們的付出卻值得永遠銘記。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原創專題,致敬那些生而平凡,但又因肩上的那份責任而變成了不平凡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