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民國人物傳記的寫法

2020-12-22 歷史無邊境

談民國人物傳記的寫法——以《北洋通史-黎元洪列傳》為例   今人為民國朝代人物立傳,用詞方面最好尊重民國習慣。如黎元洪於行文時,一般通稱「黃陂」,或稱其字號即「宋卿」。段祺瑞或稱「合肥」,亦有人稱「芝公」等等,段字芝泉。又如太平軍一事,通常行文要麼稱「長毛之亂」,要麼稱「太平軍起事」,而混稱「太平之亂」,有些不妥。文中許多詞彙的用法也不太符合語法,如「朝相家天津塘沽」,此處以「家」作動詞有點不合習慣。「要元洪,不應」,似改「邀」較適宜。如果對民國用法不熟悉,或者乾脆改以白話寫傳比較容易把握。      一些詞彙雖然可以做通假字,或也可以活用,但是關鍵是要看在哪裡用,是否與語意相合,最重要的是,是否與中文表達習慣相合,否則讀起來會感覺不太順。所謂「太平之亂」也是此一問題,蓋此前未有人這麼用法,而且稱「太平軍」,往往是同情立場,或至少中立立場,而稱「亂」,則又偏向於貶詆之詞,是故,一個詞組中出現語意表達的矛盾。         具體史事方面,有些地方可能過分偏重於一家之言。由於有關黎元洪相關歷史,目前研究薄弱,而相關史料也不太集中,因此,撰寫他的傳記,要做到客觀中立,符合史實,又能概括其一生,確實不容易。治史嚴謹者,皆認為為前人立傳實為最難之事。          黎氏一生,後人討論作品甚多,但目前出版的傳記,尤其大陸出版的,合格者甚少。還不如去讀民國時代所寫的一些書籍。最為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要為黎氏,或者馮國璋等人作傳,光看這些二手三手的「著作」或「傳記」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容易誤導你。是否客觀關鍵是要看你所掌握的一手資料,而不是光憑態度就行的。劉紹唐氏在臺灣主持《傳記文學》,刊載過不少有關黎之故事,包括小傳,也許可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論書|淺談城市傳記的寫法與方向
    基於城市傳記迭出的出版現狀,分析城市傳記的寫法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就顯得很有意義。以下陳述,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三部城市傳記的各自寫法 先說《廣州傳》。廣東作家葉曙明在這本書裡,分兩條線展開敘述廣州城的歷史。
  • 以《史記》筆法寫民國人物
    [摘要]《民國大人物》吸引我的,首先在於體例。它不是著眼於民國的某一個事件或是某一個階段,也不是寫某一個人物,而是為民國300大人物勾畫群像。尤其是寫歷史人物,似乎只有一本書寫一個人物,才算得上專業,拿得上檯面。看多了這類作品,反而慢慢地失去了讀歷史書的興趣。直到看到一部名為《民國大人物》的作品,才讓我找回了久違的讀史感,有一種必須要寫點讀後感的強烈衝動。《民國大人物》吸引我的,首先在於體例。它不是著眼於民國的某一個事件或是某一個階段,也不是寫某一個人物,而是為民國300大人物勾畫群像。
  • 人物傳記閱讀怎麼拿高分?來學技巧!
    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後者是他人撰寫的。根據篇幅的長短,傳記可分為大傳和小傳。從創作方法看,傳記可分為史學性傳記和文學性傳記。從表達方式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一類傳記則記敘與評論各半,叫評傳。評傳是人物傳記夾雜著作者評述的一種帶有文學評論色彩的體裁。它由傳主、本事、作者的思考與評析三要素構成。
  • 人物傳記閱讀全部題型,答題技巧
    今天我們講一講人物傳記閱讀。其實,之前還是讀過幾本傳記的。但是傳記這東西說實話,我們在這裡面其實是看不到太多真實的,往往只是被高度粉飾的表象而已,也就是,你只看到了別人想要你看到的,這可以說是一種悲傷。
  • 公務員案頭瑰寶:十大人物傳記
    特別是歷史人物傳記類圖書,各年齡段公務員都愛看。  眾多人物傳記中,以下十部卻是最經典,更是案頭瑰寶,甚至無人不讀,無人不談。  1《曾國藩》唐浩明 一句話短評:了解千古名臣曾國藩的唯一經典,讀懂國人處世智慧的殿堂之作,政商必讀。
  • 「傳記文學」書系與海峽兩岸交流
    嶽麓書社依據臺灣的《傳記文學》,分類編纂,陸續出版「傳記文學」書系,這是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國近代史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大事、喜事。1962年2月5日,時值春節,曾在北大讀書的劉紹唐向當年的校長胡適拜年,談起胡適長期提倡傳記文學,而始終未見實行,向老師透露,自己正準備創辦《傳記文學》月刊。
  • 書單|人物傳記精選五十本
    而讀名人傳記便有這樣的用處,它不僅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志氣,還能增長智慧。其實真正永久流傳於世的,除了偉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輝。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個人認為較好的五十種人物傳記,入選這個書單的標準首先是我購買過的書,目的是「讀完這些書」,因為暫時不打算買新書了,其次才看它是不是好書。倘若你讀過更好的傳記,也可以幫我補充,我將在博客裡不定期更新和修訂。
  • 推薦6本不錯的人物傳記
    1、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22003/作者: [英] 安德魯·霍奇斯副標題: 如謎的解謎者原作名: Alan Turing: The Enigma譯者: 孫天齊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內容簡介 · ·
  • 人物傳記閱讀答題技巧,總結很全面,建議收藏!
    一、文體的基本特徵(一)傳記的定義與分類:【傳記的定義】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以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傳記的分類】——僅從高考命題角度舉例1、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分自傳、他傳。
  • 【蕭說】白先勇盡顯民國範兒
    因為這些年來,他基本上不再寫拿手的小說了,除了迷戀和推廣崑劇外,就是寫作有關父親白崇禧的傳記,將他對民國的記述推向高潮。年前白先勇再次來到溫哥華,在卑詩大學舉行了一次講演,隨後我在校園對他進行了一次訪談。不管是那次講演還是私下訪談,他都沒有談及文學,而主要談的是民國歷史。
  • 美國小學圖書展的首推書:人物傳記Who Was系列
    五個套裝包括:人文社科類(共16冊)、風雲領袖類(共19冊)、先鋒女性傳記類(共12冊)、傳奇男性傳記類(共13冊)、西方歷史人物類(共16冊)。1關於此書Who Was系列是當今英語界最受好評的兒童版人物傳記,是一套以世界名人為素材的寫實性書籍。全套書以紀實寫法為主,輔以故事色彩,不同於一般傳記文章的複雜與枯燥,使傳記故事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
  • 人物傳記閱讀答題技巧,掌握住語文穩當再加十分!
    (一)傳記的定義與分類:【傳記的定義】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以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從傳記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經歷,體悟一個人的情感世界,追尋一個人思想演變的線索,剖析一個人成敗的緣由,尋回那逝去的歲月雲煙,感受沉重的歷史滄桑。
  • 民國錢幣,民國25年十元紙幣值多少錢?
    民國到現今已經過去百年有餘,能留在歷史長河記憶裡的,唯有那些書籍、民間傳說、人物傳記等,當然還有藝術珍品。後世的我們從這些古時珍寶裡能徹頭徹尾的了解民國之時的風土人情、人物軼事。同樣在收藏界也潛藏著一枚藝術珍品,它便是民國25年十元紙幣,那麼,民國25年十元紙幣值多少錢?
  • 談第三輪志書人物傳撰寫
    在世人物不立傳,凡在世人物確有可記述的事跡,應在有關篇章節目之中予以記錄。人物傳記必須實事求是,資料務必真實可靠。一般不作評論」。《關於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定》第十三條「人物誌要堅持生不立傳的原則,在世人物的突出事跡以事系人入志」。
  • 啟迪人生智慧的6本人物傳記
    當你讀名人傳記的時候,可以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每個人成功一定會有理由的,同樣失敗也是這樣。
  • (如何入寫人物傳記)
    第三冊21課Daniel Mendoza是一篇經典的人物傳記(bioagraphy)。人物傳記可以短到只有寥寥數語,也可以長至洋洋數百萬言,但其特徵和須包含的基本信息卻並無二致,這一點我在課上有所涉及,但課時所限,不及詳述。下面兩篇文章就傳記的寫法有比較詳細的講解,同學們可以參考。第一篇文章簡明一些,第二篇有更詳細的指導,可以酌情選擇。
  • 你知道家譜中人物傳記怎麼寫嗎?
    人物傳記主要是記述本家族中英賢名臣、能工巧匠和有重要貢獻或有影響的人物事跡。在新續修家譜中人物傳記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內容。 那麼,家譜人物傳記到底該如何寫呢?
  • 武林秘籍 | 學霸都悄悄收藏的人物傳記類答題套路,還不快點進來看!
    許多小夥伴們留言問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技法,尤其是「傳記」這種特殊文體。今天lulu就為大家整理了一篇傳記類答題技巧,大家快來看看吧!D、引用是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如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 2021高考人物傳記閱讀答題技巧+練習題
    3、從創作方法看,有的傳記以歷史性傳記為主;有的傳記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活動的歷史背景等,以史實為依據,但又不排斥某些聯想性的文學描寫,稱為傳記文學。4、從篇幅的長短來說,它可以分為大傳和小傳。記述較全面、篇幅較長的,叫做「大傳」或「傳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叫「小傳」。傳記的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
  • 人傳-人物傳記-平凡中的偉大
    人物傳奇,還是名人傳,這是 一個問題。本號以後專攻人物傳記。歷史名人,也可以是平凡的普通人,電影人物,動漫人物,小說人物,虛構人物。從人的經歷中,學到更多東西。中國浩瀚五千年暫且不說,近現代湧現出了一批人物,我知道,我所從事的工作可能微不足道,也可能感動不了太多人,但我想,有些人應該被人記住,有些事應該更多人知道。平凡中孕育著偉大,小人物也會有拯救世界。雖然拯救的世界不是生死存亡,而是更好與更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