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生寶寶, 是不是真的很令人恐慌?越來越多的女人,不得不趕到這個時候生寶寶,心裡又喜又憂。你已經懷孕了嗎?計劃過幾年以後再生小孩嗎?做高齡產婦安全嗎?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你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嗎?
都說年紀大的人生的小孩更聰明,這雖然沒有確鑿的科學依據,但是站在非醫學的角度看,大多數大齡媽媽往往經濟情況更穩定、父母的心理更成熟,而且他們對孩子的投入會更大,對生小孩的計劃考慮得更周全,所以她們的孩子更聰明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從生理角度卻不能否認,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30歲以後,身體生理情況在走下坡路,女性卵子數目將逐漸減少,卵子質量雖可不斷更新,但活力也會有所下降。
那麼過了30歲再生育,是不是就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呢?大部分醫生都認為,女性最適當的生育年齡,應是在20~35歲之間,年過35歲的高齡產婦,她們的胎兒發生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機率較高。但實際上,36歲懷孕與34歲懷孕能有多大的差別呢? 而且,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年齡高低早已不再是懷孕生產的主要問題了,有些歐洲國家規定在38歲甚至40歲以上才算是高齡產婦。
準備好了才是「最佳」
高藝林 IT公司主管 生育年齡:40歲
我的朋友陳太太夫婦都是從事IT行業的,他們一直擔心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因此為了懷孕,他們已經「努力」了一年,卻未成功。他們在聖誕假期時去滑雪勝地度假,遠離忙碌的工作和喧囂的人群,陳太太身心完全放鬆,回家幾周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陳太太40歲才懷孕,於是買了許多關於怎麼生孩子的書,由於看得太多,她幾乎成了這方面的專家。懷孕8個月時,由老公陪著到美國去生孩子,預產期過了2天,孩子還沒有出生,後來做了引產,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母女平安。她回來說:「像我這樣40歲生孩子的,在矽谷那邊實在是太常見了,和我一起生孩子的幾個媽媽都是我這個年齡,根本不算什麼『高齡』,所有的人都順利生產了,醫生的處理也很有經驗。」
讓我驚訝的是原本不瘦的藝林,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這麼大年紀生完孩子一定會胖起來,而是通過鍛鍊恢復了身材,甚至比原來還要瘦一點。
正確的孕前或產前檢查及知識儲備,加上現代的醫學手段,可以讓大齡媽媽們消除無謂的擔心,和年輕媽媽同樣達到母子平安的目標。近年來,有很多報告分析比較,發現高齡組與非高齡組之間,母體或新生兒的預後並無明顯差異,所以高齡產婦不等於高危險妊娠。如果沒有準備好,什麼時候都不能說是最佳,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你準備好了,就是最佳的生育時機。
認知篇
大齡媽媽不可不知6大妊娠風險
雖然現在年齡高低已經不再是懷孕生產的主要問題,但是大齡媽媽還是要比年輕媽媽面臨更多的妊娠風險,比如流產、早產、胎兒異常等等,母親方面也有可能出現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由於年齡較大,大齡母親的平均體重一般比年輕產婦重,而且懷孕之前患甲狀腺或腎臟等內科疾病的也比較多,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懷孕生產。
1卵巢功能在退化
女性的年齡越大,卵巢的功能也會隨之退化,胎兒的染色體出現異常的比例會增加,而染色體異常的胎兒,有可能會出現「唐氏症候群」,這是由於染色體的第21對多了1個,變成3個,而年齡越大的媽媽排卵就越容易在減數分裂上出現問題。
(責任編輯:樸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