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讀書,讀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涵養。一本好書滋養著我們的心靈,啟迪智慧。 近期,山東體彩開展了「書香體彩品書香」活動,大力倡導讀書求知、讀書明理、讀書成才之風。讓我們共品體彩書香,從書籍中汲取力量、歷練自己,用文字照亮心靈、點亮未來。
翻山越嶺穿林海,刀霜凜冽為復興
——《林海雪原》讀後感
濟南分中心 孟琛
「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
——曲波 1958年9月於昆明」
翻開《林海雪原》這部紅色經典著作扉頁,這句飽含赤誠之心的句子最先映入了眼帘,仿佛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點燃了抗戰、抗剝削期間共產黨員的赤膽忠心,融化了崎嶇山林路上冰冷刺骨的冬雪,照亮了林海雪原那片漆黑陰冷的夜色。讀完全書,那片林海、那片雪原、那陣呼嘯凜冽的穿山風、那一個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戰士們......那段極具傳奇色彩又驚心動魄的一幕幕閃現在眼前,因為在我心中,《林海雪原》不僅是一段發生在東北蒼茫大地上的剿匪鬥爭故事,更是一首對英雄、對解放戰爭的激昂讚歌。
一、故事盪氣迴腸,抗戰智勇雙全
儘管林海雪原裡的故事多次被搬上熒幕,改編為連環畫、評書、京劇樣板戲,但等我真正讀完原著後,才對整個故事以及作者的親身經歷、創作背景等擁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知與理解。
1945年日寇無條件投降後,在美帝國主義的操縱下,國民黨糾集偽滿官吏、地主、惡霸、流氓等組織土匪武裝,號稱所謂「中央先遣挺進軍」,鑽進東北深山老林進行瘋狂燒殺搶掠。為了徹底清除匪患,牡丹江軍區團參謀長少劍波同志帶領三十六人小分隊插進林海雪原,通過以智取勝的方式與這些「鯊魚性」匪幫們進行了半年交鋒,終於智取威虎山,繳獲「先遣圖」,既消滅了林海雪原上暗藏的匪幫群體,又把暗藏的特務分子一網打盡。《林海雪原》作者曲波同志,正是憑藉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對戰士們懷念之情,將盪氣迴腸的故事展現在了讀者眼前,讓我深切感受到共產主義戰士們為反殖民地、反封建鬥爭甘願拋頭顱、灑熱血,體會到他們擁有遠大奮鬥理想,想得透徹,幹得堅決!
二、英雄精神不滅,照亮歷史藍天
從古至今,歷史的天空上永不缺乏點綴之星熠熠閃光,在解放戰爭時期,更不缺乏那一顆顆忠於黨、忠於人民之星。《林海雪原》講述的故事中,我為參謀長少劍波、威虎山臥底楊子榮、十八歲警衛員高波等英雄氣概所震撼,他們用忠肝義膽唱響了反封建反剝削之歌,將甘於奉獻、視死如歸的精神化為不滅之星,照亮了歷史的天空。
(一)睿智沉穩少劍波
「中央先遣軍」部分國民黨匪首鑽進林海雪原,參謀長少劍波同志承擔剿匪責任,帶領三十六人小分隊在夾皮溝附近的山谷裡同匪幫鬥智鬥勇。可東北地區冬天氣候乾冷、風雪不斷,戰友們凍傷的現象時有發生,且雪路又滑又絆腳,十分不利於探路前行,是除了土匪之外的另一個重要「敵人」。
「只要你有硬骨頭,給它力氣,它就會佩服你是好漢,它就會尊敬你」。在少劍波看來,雪雖然是攔路「敵人」,但只要肯有硬骨頭、捨得下力氣,也能「化敵為友」。於是他組織小分隊每天苦練十小時滑雪,認真和大雪「交朋友」,最終小分隊成員們個個練就了一身滑雪本領,在襲擊匪巢、打擊殘匪的戰鬥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看到,少劍波同志睿智沉穩,善於觀察分析,穩中求勝。
(二)渾身是膽楊子榮
年三十晚上,小分隊僅用二十分鐘就乾脆利索實現了「百雞宴活捉座山雕」,可誰曾能想到為這二十分鐘,小分隊精心謀劃了多少個日夜,團副楊子榮同志在臥底期間又曾經歷過多少次生死一線間?
「主要的經驗就是兩句話,為人民事業生死不怕,對付敵人就一定神通廣大」。楊子榮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大智精神,又能在大智的指導下張弛有度發揮大勇品質,且他在智取威虎山之後不僅沒有居功自傲,反而歸功於黨的領導,歸功於戰友的信任與支持,彰顯出了值得欽佩的共產主義精神。
我看到,楊子榮同志渾身是膽,膽中有謀略,謀中有擔當。
(三)高波年少不輕狂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人往往經驗薄弱,處理事情比較輕浮狂妄、自以為是,然而《林海雪原》中年僅十八歲的警衛員高波同志,卻讓我看到了負責不退縮、年少不輕狂的一面。高波十五歲參軍,十八歲成為小分隊一員來到夾皮溝同匪幫作戰,當他身患重病時也不肯離開小分隊。為了掩護群眾突圍,他不僅毫不慌亂,反而敢於同匪徒英勇拼殺,儘管身負重傷也絕不後退,子彈用盡用手榴彈,手榴彈用光拼刺刀,心甘情願為革命流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滴血......
「天上的星星俯首而泣,林間的樹木垂頭致哀。十八歲的高波,救出了幾百個群眾,與黨永別了!為革命貢獻了他自己美麗的青春。」當我讀到這裡,不由得和天上的星星、林間的樹木一同潸然淚下......
我看到,高波同志堅韌不拔,意志堅定,為人民寧死不屈。
除了以上這三位英雄,勤奮好學的「小白鴿」白茹、身形矯健的「猴登」欒超家、力大無窮的張繼堯、渾厚樸實的孫大德等英雄人物形象均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裡,他們在林海雪原上演繹的故事也在無形中告訴我:是黨的英明領導和群眾的大力支持,讓這場雪原之戰突破險中險,攻克難中難,發揮智中智,戰勝魔中魔。讓我相信,英雄的精神永不泯滅。
三、一切歸功於黨,一切功歸信念
信念,是人生的燈塔;理想,是人生的彼岸。是信念,為追夢之路指明方向,引導著每一個追夢人駛向人生的彼岸。在那個特殊的鬥爭環境裡,《林海雪原》告訴我:是黨性黨輝化成了戰士們心中的信念,在黨的領導下終於一一戰勝困難,殲滅了狡猾毒辣的敵人。就像在書中少劍波同志常說「一切歸功於黨」,正是因為黨性在共產黨員的心目中早已生根發芽,才能讓戰士們堅定信念,為人民、為解放不顧一切艱難險阻奮勇爭先!
時光匆匆,林海雪原之戰已成為過去,那些英勇奮戰的戰士們雖沒能親眼見證我們偉大祖國母親日漸強大,但他們的信念卻永遠無法擊倒,因為他們是在黨的領導下為祖國和人民而奮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黨的指揮與部署,讓祖國順利度過了經濟發展平衡期、改革開放期、西部大開發期,迎來了現如今改革攻堅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可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成為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身為黨員,必然也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讀完全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林海雪原》這部著作讓我看到了智慧和勇氣,看到了熠熠生輝的黨規黨性,也在提醒著我:
務必牢記先輩的付出,牢記黨員初心和使命,像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戰士們,敢於翻山越嶺穿林海,甘於刀霜凜冽為復興,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堅定信念,在黨的領導下為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毫無保留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因為對於我、對於廣大黨員、對於億萬中華兒女而言,這是義不容辭的擔當與責任!
(濟南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