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遊大佬三七互娛的泛娛樂春秋夢,該醒醒了

2020-12-19 界面新聞

文|壹娛觀察 邢書博

業界一直在談IP和泛娛樂,這一個概念最早由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於2011年提出,並在2015年發展成為業界公認的「網際網路發展八大趨勢之一」。

泛娛樂IP最完整的表述應該是:基於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的粉絲經濟,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戶喜愛的事物。

但是到了2018年,在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程武卻改弦易張,表示 「要從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

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

騰訊作為領頭羊為業界做了一個泛娛樂大局,結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在頁遊領域緊緊跟隨騰訊的三七互娛,卻深陷泛娛樂泥潭。如今頁遊式微,手遊激戰正酣,三七互娛遊戲基本盤不穩,泛娛樂新業務尚無起色。

這家從一個地級市安徽蕪湖走出來的A股百億巨頭,未來將何去何從?

三七互娛被割韭菜

廣發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目前三七互娛股價承壓的基本面。主要原因有三個:

(1)三季度開始,疫情對遊戲行業正向影響基本結束,老產品流水快速下滑。

(2)代理遊戲《王牌高校》在快速導量期被下架,造成收入和投放損失。

(3)頭部新品上線推遲,老產品買量成本抬升。

根據七麥數據顯示,7月份開始,三七互娛老產品的排名和流水均有明顯下滑。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遊戲行業整體紅利期失去外部環境所致,並非只有三七互娛一家。

造成股價波動的黑天鵝7月份除了一款卡牌類產品被下架之外,8月份,三七互娛發行的青春校園題材的策略卡牌遊戲《王牌高校》iOS暢銷榜排名持續上升至35~40名,但是由於廣告素材問題在9月19日全平臺下架,除了流水損失外還有前期投入的廣告費也都損失了。

《王牌高校》遊戲界面

目前來看,三七互娛基本上一個月下架一款產品,而一戰成名的大天使系列新作,《榮耀大天使》獲得版號的時間也晚於預期,未能如期上線。三七互娛需要維持廣告帳戶的活躍度,因此在缺乏新品上線的情況下,廣告預算重新投放至《雲上城之歌》和《精靈盛典》這些老遊戲上。

但是,把新遊預算花在已經多輪投放和用戶覆蓋的老產品上,除了重複投放並沒有多少意義,反而拉低了整體ROI(投資回報率),導致股價震蕩。這是典型的為了撒錢而撒錢,沒有撒錢的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撒錢,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除了給外界營造高投入換來高增長的假象,於情於理,於事無補。

按照三七互娛董事長李衛偉的說法,三七互娛是一家遊戲基本盤穩固研發運營水平較高管理團隊堅守一線並且重視人才也重視KPI的優質公司。雖然三七很優質,但是被人割韭菜了。錯不在三七,在於疫情政策等外部環境影響。

真的是這樣嗎?

頁遊式微,手遊難產,泛娛樂折戟,三七互娛騎虎難下

三七互娛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頁遊時期,手遊時期和多元化泛娛樂時期。這三個時期一以貫之的戰術是買量,一如既往的戰略的犧牲研發創新,以強運營換市場,最後擠幹行業最後一滴血,直至迎來監管重拳。最後揮一揮衣袖,接著收割下一個市場。

2011年到2015年,中國網頁遊戲產業大發展。總結起來就四句話;

「雷霆戰神張衛健、傳奇霸業林子聰、時間值錢張靚穎和兄弟砍我陳小春。」

《天書》宣傳圖

加上早期「油膩的師姐在哪裡」、「屠龍寶刀點擊就送,極品裝備一秒刷爆」等廣告語,和從主機遊戲如《上古捲軸》《龍背上的騎士》等遊戲CG畫面充當山寨網頁遊戲實機演示畫面,基本構成了中國頁遊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漫影遊聯動。

這個遊戲是這樣玩的:用極低成本上線一款類《傳奇》或類《三國志》頁遊,然後找一個流量池,這個流量池包括視頻網站、應用商店、社區論壇和各種自媒體,瘋狂買量,最後收割韭菜。

而三七互娛,正是這樣一個從頭到尾買賣的頁遊公司。通過全網數年無死角的「精神汙染」式廣告,終於在2015年,三七互娛頁遊市佔率達到16.7%,頁遊收入佔比高達87%。頁遊領域佔比僅次於騰訊排名第二,行業收入排到第一。一時間,風光無限。

一將功成萬骨枯。黃暴廣告、山寨抄襲、瘋狂買量等行為最終迎來重拳出擊。2016年文化部整治網遊市場,一年直接督辦的網路遊戲案件達到了198件。這也為第二年遊戲版號全面收緊甚至停發埋下了伏筆。而頁遊市場本身,從2015年到2020年,連續五年下滑。這一本來因為輕客戶端、離玩家最近、上手難度最低的頁遊市場,曾被業內寄予厚望,卻被三七互娛,僅以一家之力,打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客觀上說,2011年到2015年這個節點,恰恰是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和網遊市場重新認識到廣大的下沉市場的時間節點。拼多多、趣頭條、快手等都恰恰在這個時間段獲得了快速增長。沉重的端遊和主機遊戲上手難度高、設備要求高、距離玩家遠等特性使得傳統網遊廠商並沒有抓住這一收割三四線小城鎮玩家的機會。而對三七互娛、遊族、心動等二三線廠商來說,這恰恰給了他們彎道超車的機會。對當時的頁遊玩家來說,有沒有比好不好更重要。

但遊戲行業有一個雅達利悖論:即早期遊戲玩家或許會被IP、明星廣告等要素吸引過來。但是由於遊戲本身兼有文化藝術屬性,藝術性也決定了玩家觀眾等欣賞者會慢慢成長,慢慢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當玩家有一天發現,自己玩的遊戲已經不再能滿足自己的娛樂審美需求的時候,就會拋棄這款遊戲。而由於市場導向,整個市場只有這些過時低質遊戲的時候,這個市場就會崩盤。6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崩盤和80年代美國遊戲行業崩盤都是如此。中國頁遊市場崩盤,也是早晚的事情。

但行業崩盤與否對於具體某一家公司而言,只要抽身離去就不會有任何影響。

2015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達44%,4G網絡普及率達84%,這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構建了完整的基礎設施。遊戲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姿態,從一個網頁變成了一個應用。而應用推廣和頁遊推廣有著相似的路徑,也就是預裝、買量、送紅包等。

中國遊戲產業細分市場收入佔比

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發展初期,張一鳴決定將大部分投資用來買量預裝,這在當時並不被投資人看好。但從後來的情況看,移動網際網路對所有網民都是新生事物,不僅僅包括三四線鄉鎮用戶。掌握了這些用戶,也就掌握了便宜的流量。預裝買量見頂之後,事實上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流量池。

據雪球的報導,坐擁QQ和微信兩個流量池的騰訊,今年為了推廣遊戲也在今日頭條買量。有網友的評論很精準「流量就是流量,哪兒便宜買哪兒。」

所以這裡要提一個常識,即遊戲公司買流量並不是導致這家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買量模式是目前最為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發行方式,是一種常規的運營策略。

三七互娛對於買量的操作駕輕就熟,於是順理成章的在手遊時代也共享了時代的紅利。

2016年推出自研「頁轉手」《永恆紀元》取得較大的成功,截至2018年,該作國內累計流水超過40億,累積用戶超過5000萬,單日最高流水超過7200萬。2019年,三七互娛打造了《鬥羅大陸》H5、《王城英雄》在內的多款月流水過億的自研產品;而在代理業務上,也湧現《混沌起源》《最強王者》《拳魂覺醒》等一系列表現亮眼的產品。

在既有優勢ARPG品類的基礎上,三七互娛也在積極嘗試,推進研發層面的「多元化」策略,比如休閒競技類遊戲《超能球球》以及模擬經營類遊戲《代號DG》。

同時三七互娛也在積極布局泛娛樂戰略。在5G雲遊戲、影視、音樂、藝人經紀、動漫、VR、文化健康、社交甚至在線教育等方面都想插一腳,可謂多元到了極致,但成績平平。

三七互娛泛娛樂布局

如果說遊戲多元化失利尚且可歸咎於政策疫情等外部因素,那麼國家大力提倡的5G概念文化健康在線教育等領域多元化成績一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經營不善了。

多元化戰略是指企業為了更多地佔領市場和開拓新市場,或規避經營單一事業的風險而選擇性地進入新的事業領域的戰略。好的方面看,多元化可以攤薄風險;不好的方面看,企業發力多元化其實是因為主營業務前景一般。

三七互娛的問題,他既想著橫向多元化,即遊戲業務品類多且上架速度快;也想著縱向多元化,即在漫影遊上下遊都想插一腳。在收入構成較為單一的情況下,手遊多元化導致高投入很難回血;漫影遊泛娛樂多元化剛剛成型尚未盈利,失血過多就是必然。

泛娛樂的春秋大夢,該醒醒了

三七互娛目前A股市值600多億人民幣,手遊市場據騰訊、網易之後,排名第三。多元化作為刺激股價的的一種手段,無論三七互娛願不願意做,都是騎虎難下。做了,失血過多;不做,圈不到錢。這是戰略上的兩難。而買量與否,是運營層面的戰術選擇,是細枝末節。

同為手遊前三甲,為什麼泛娛樂只有騰訊做的還算有聲有色,第二名網易都不做?

因為網易還是太小了。泛娛樂的概念在2011年被提出來的時候,騰訊剛剛開始「內容+投資」兩條腿走路。「半條命交出去」的是投資業務,內容就是泛娛樂,也就是後來的新文創。這兩者的紐帶是騰訊的基本盤社交。只有三位一體,泛娛樂才能左手流量右手IP這樣玩下去。

騰訊做泛娛樂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漫影遊聯動,他在改變遊戲規則。比如電視劇市場,沒有騰訊之前,整個市場是以電視臺和幾大製片公司圍繞著作品本身在布局;有了騰訊之後,整個市場圍繞著「IP+流量」的模式布局。近年來雖說精品網劇也層出不群,但大的市場格局已經被愛優騰牢牢把控。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每年投入數百億的資金規模,也就是一年燒掉一個三七互娛。

而這僅僅是一個行業。泛娛樂上下遊產業從硬體基礎施工到軟體應用再到具體內容CP分類極為龐雜,且行業規律並不相同,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去了。隨著全行業流量見頂,未來精細化運作已成為常態,其要投入的資金規模可想而知。

因此說,泛娛樂是真正的有錢人的遊戲。網易早就想通了,只做內容也挺好。

《鬥羅大陸》H5

而對於三七互娛來說,沒有巨頭的命和錢,卻得了巨頭的病,如今進退兩難,唯有及時止血,或才有一線生機。否則就靠一個還沒拍出來的《三體》和過氣很久的黑豹樂隊,或是稍有起色的《鬥羅大陸》等作品都還是找來騰訊閱文作為接盤俠,恐怕不能成就三七互娛的春秋大夢了。

唯一遺憾的是,字節跳動靠買量預裝買出了自己的流量池,以三七互娛遊族網絡為代表的頁遊手遊買量軍團,怎麼就沒買出自己的流量池呢?

這或許就是中國網遊產業的另一個困境吧。

相關焦點

  • 三七互娛半年遊戲收入27.8億 研發發行和泛娛樂布局得到檢驗
    三七互娛主營業務為互動娛樂業務以手機遊戲和網頁遊戲的研發、發行和運營,同時布局影視、動漫、音樂、VR及直播等泛娛樂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頁遊《傳奇霸業》《大天使之劍》手遊《永恆紀元》等。通過收購墨鵾科技,三七互娛可對網頁遊戲研發能力進行補強,同時實現移動遊戲產業鏈的延伸,形成手遊+頁遊的產品矩陣。智銘網絡主營業務為網遊發行和代理運營,代表產品包括《傳奇霸業》《夢幻西遊》等,已與網易和騰訊平臺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
  • 三七互娛股價暴跌,遊戲買量龍頭遭市場質疑?
    有消息稱,三七互娛的大跌與一次券商電話會議有關,該券商稱,一些遊戲公司買量的ROI(投資回報率)未來將會下降,一是買量成本上升,今年買量大戶頭條給代理商的返點從7%降低到2%,即便是這5%也將影響遊戲的淨利潤;二是長期買量後,某些遊戲由於受眾有限,其用戶量和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會接近天花板,越接近天花板,買量效率就會越低。
  • A股遊戲之王:三七互娛的進擊與蝶變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三七互娛移動遊戲業務營業收入達119.89億元,較上年增長114.78%。公司在國內移動遊戲發行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進一步升至10.44%,排在騰訊與網易之後。回溯過往,三七互娛從頁遊起錨,在短短四年內憑藉「研運一體」的核心能力,實現從「0」到「1」,在頁遊營收、研發排行榜中躋身第一梯隊。
  • 三七互娛擬12.07億元收購墨鵾科技、智銘網絡股權
    摘要 【三七互娛擬12.07億元收購墨鵾科技、智銘網絡股權】2月9日,蕪湖順榮三七互娛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七互娛」)早間公告顯示,三七互娛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作價9.53億元購買上海墨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墨鵾科技」)68.43%
  • 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合作 摒棄「競爭」轉向「共贏」
    原標題: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合作 摒棄「競爭」轉向「共贏」   4月19日晚間,世紀華通發布公告,與三七互娛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原則,未來三年內將圍繞IP改編、遊戲產品的研發和發行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 順網科技,三七互娛,漢邦高科,萬隆光電,誰是底部反擊真老大?
    我旗下頁遊平臺開服數穩居行業前五 ,在聯運基礎上,我積極向產業上遊延伸,布局獨代與自研業務,實現產業鏈縱向一體化,放大頁遊平臺潛在價值;同時,我積極推進91Y遊戲中 心移動端產品,擴大推廣區域以及通過舉辦線下比賽以及電競直播等方式提高用戶粘性,實現91Y遊戲中心持續穩定發展,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輸給我的對手。
  • 三七互娛市值腰斬、增長乏力,真的只怪買量玩法?
    近日,此前被奉為「大白馬股」的A股遊戲公司三七互娛遭遇了股價的連日下跌。相比7月巔峰時期的50元股價和千億市值,現在的股價徘徊在25元左右,市值也降至500多億,慘遭腰斬。三七互娛的股價是從10月12日開始跳水的。
  • 用戶破9000萬,知名微信公眾帳號「Sir電影」運營方獲三七互娛投資
    近日,綜合型文創上市企業三七互娛(002555.SZ)的投資動態新增廣州有好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有好戲網絡」)的B輪投資。對此,三七互娛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投資有助於三七互娛布局泛文娛產業鏈上下遊,聚焦年輕用戶市場,挖掘泛文娛價值窪地,進一步構建全產業鏈文娛生態。
  • 三七互娛獲卡梅倫點讚 李逸飛與英國前首相會談聊了什麼?
    北京時間9月20日,上市公司三七互娛創始人、總裁李逸飛受邀會見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並就三七互娛在英國泛娛樂市場的戰略布局交換意見。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中) 與 三七互娛創始人、總裁李逸飛(右一)作為繼騰訊、網易之外國內遊戲行業的「第三極」,三七互娛同時也是中國泛娛樂行業與遊戲出海業務上的先鋒。
  • 2015-2016中國泛娛樂白皮書|影視|泛娛樂|動漫|網路遊戲
    4、三七互娛三七互娛由頁遊市場的領先者出發,逐步豐富IP儲備類型,通過平臺運營和國家化開拓,成長為基於IP戰略的泛娛樂生態型企業。三七互娛在泛娛樂戰略中,已經進行了IP泛娛樂產業鏈開發的運作,包括與星皓影業共同開發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泡沫之夏》《八仙鬧海之各顯神通》項目,與芒果互娛合作的《武神趙子龍》等;為了繼續擴大泛娛樂版圖,三七互娛引入了戰略股東芒果傳媒、奧娛叄特(奧飛娛樂),公司層面資源的導入和互動將使得泛娛樂戰略更具可操作空間;以IP泛娛樂產業鏈開發和資本運作為基礎,三七互娛的泛娛樂生態將引向秀場
  • 三七互娛旗下產品,《奇蹟MU:跨時代》成為臺灣暢銷榜TOP1
    其中,三七互娛位列TOP10。三七互娛的名次提升可以說是種必然。據三七互娛2019年財報顯示,期內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9%。三七互娛還公布2020Q1數據,表示因手遊業務的良好表現,預計淨利潤範圍為7億元-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65%。
  • 三七互娛葉國營:從教育助學到深度賦能 三七互娛的戰略型公益
    三七互娛品牌副總裁葉國營12月16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0遊戲公益盛典」在廣州舉辦。三七互娛品牌副總裁葉國營介紹,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的支持下,三七互娛牽頭,與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和騰訊遊戲、網易遊戲、盛趣遊戲、遊族網絡、中手遊、吉比特等10餘家遊戲企業,共同擬定面向行業的《網路遊戲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團體標準。標準強調社會責任風險意識、實質性議題識別、利益相關方參與,提供履責方向指引和建議,促進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化、標準化。
  • AG電競俱樂部獲三七互娛千萬級投資,是三七互娛首次投資電競
    北京時間12月15日,三七互娛集團在官方微博宣布,已完成對AG電子競技俱樂部千萬級別投資,雙方已於當日在廣州完成戰略投資入股籤約儀式。此次投資AG俱樂部,是三七互娛集團首次投資電競項目。目前為止,三七互娛的主要業務涵蓋遊戲開發、在線教育等板塊。旗下擁有遊戲研發團隊三七遊戲、遊戲運營品牌37網遊、37手遊、37Games,以及在線教育品牌妙小程。雖然此次是三七互娛首次投資電競項目,但此前這家公司在遊戲產業上投資頗多,曾投資過心動網絡、禪遊科技、羯磨科技等網際網路、遊戲相關公司。
  • 乘風破浪正當時 三七互娛揚帆出海
    三七互娛從中國臺港澳地區開始出海探索,逐步打開當地市場。在中國臺港澳地區積累的經驗,為後續進軍韓、泰等亞洲國家和地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三七互娛順利進入英語、法語、阿拉伯語遊戲發行及運營市場,同時還努力開拓日語、德語、葡語、西班牙語、波蘭語、俄羅斯語等市場版圖,逐步形成了如今涵蓋亞太和歐美的雙向出海格局。
  • 三七互娛大跌5.37% 振幅4.73%
    原標題:三七互娛大跌5.37%,振幅4.73%   今日早盤,三七互娛(002555)大跌5.37%,報31.39元,成交額74831萬元,換手率1.58%,振幅
  • 三七互娛公布「誰是臥底大明星」謎底
    &nbsp&nbsp&nbsp&nbsp7月20日,三七互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訂閱號上公布了謎底,答案竟然是小範冰冰。一同公布的還有25名猜中謎底幸運網友名單,他們將獲得由主辦方提供的精美獎品。據三七互娛工作人員透露,這次沒中獎的網友還可以去2016ChinaJoy現場參與「幸運大轉盤」活動,獎品更加豐厚。
  • 三七互娛高級副總裁羅旭專訪:凝心聚力優勢互補
    圖1 三七互娛高級副總裁羅旭媒體提問:羅總您好,對過去一年網頁遊戲市場的情況,您怎麼看?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頁遊市場的發展,從2007、2008年開始,頁遊市場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狀態。到2015年,增速放緩。而到了2016年,可以說是頁遊市場的拐點,首度出現了負增長,可以說頁遊確實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問題。當然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多的精品遊戲。2016年產品是有一些,但精品相比往年少了。
  • 從網際網路「打工人」到遊戲龍頭企業掌舵人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
    在資本市場,三七互娛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從年初突飛猛進的拉漲,到10月開始股價下行,市場對三七互娛的買量模式能否支持業績持久增長心存疑慮。近日,毎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李逸飛,接近2小時的對談裡,他深度解讀三七互娛流量經營模式,坦誠回應資本市場質疑,也對未來三七互娛的發展清晰規劃。
  • 三七互娛將「尊重」寫進企業價值觀
    近期,國內A股優秀綜合型文娛上市企業三七互娛對外公布了全新升級的企業文化體系,並確立了「創新、進取、分享、尊重」的最新企業價值觀。其中,「尊重」被首次寫進三七互娛的企業價值觀,也成為企業和員工未來行為準則之一。
  • 爆料:AG 電競俱樂部獲三七互娛投資
    12月15日消息,三七互娛與 AG 電子競技俱樂部在廣州舉辦籤約儀式。根據企查查APP,AG 電競俱樂部隸屬四川全玩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 2015 年 4 月,註冊資本 100 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楊勇,經營範圍包含信息技術諮詢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軟體開發,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技術推廣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