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姐姐,你明天能不能去學校教我們跳舞呀?」前不久的一天,在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莘州街道尹營村村頭的小廣場上,齊魯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學生王瑜璠剛跳完一支傣族風情舞蹈,就有幾名放暑假的尹營小學學生跑上前來拉著她的手急切地問道。
「那一刻,看著孩子們充滿渴望的眼神,聽著她們怯生生的聲音,我覺得我們所有的奔波和付出都值了!」曾經上過央視大舞臺的王瑜璠,是跟著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腳步,一路來到尹營村的。
據介紹,王瑜璠參加的音樂學院「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計劃利用一周時間,到莘縣學習紅色文化、舉行文藝惠民演出、開展實地調研、拜訪模範黨員、開展愛心支教、走訪捐助留守兒童……儘管該項活動爭取到學校的經費支持,仍然面臨經費緊張、經驗缺乏等難題。
難題如何破解?事實上,從活動前期策劃開始,學校校友辦就深度參與其中。「聊城八中音樂教師靖德剛,是我校1996級校友。他發起組織的『鄉村放歌』團隊,10年來走遍了聊城市近300個村莊,僅2018年就在基層鄉村演出126場,擁有豐富的活動組織經驗。」學校校友辦主任郝克寧說。經過協調、聯繫,靖德剛非常熱心地參與到「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活動的組織、協調中。
與此同時,另一位紮根莘縣的成功企業家校友——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肖陶恩,得知師弟師妹們要到莘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更是不遺餘力地做好衣食住行全方位的後勤保障工作,粗略一算,支出也得有幾萬元。
「三個校友一臺『戲』。」在校友們的合力支持下,齊魯師範學院音樂學院「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冒著酷暑,奔波於莘縣城鄉之間,圓滿完成了調研學習、支教演出等各項任務。
「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優秀的大學生哥哥姐姐,第一次在村裡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第一次感受到這樣開心的課堂……」在「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組織的一次音樂教學活動中,尹營小學六年級學生楊永強主動走上講臺,跟著大學生哥哥姐姐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正是因為有了靖德剛老師這樣熱心鄉村公益文化事業的好榜樣,有了肖陶恩董事長這樣樂於助學的一批校友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下得去、做得實、學得深的好效果。」齊魯師範學院副校長張福建深有感觸地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8月1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