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在繁華的現代都市中,越來越多的萬丈高樓平地而起,高樓為人們營造了更舒適更便捷的生活,也為城市增添了幾分威嚴感。我們都知道,高樓打好地基是關鍵,建築的安全性也極為重要,但如今卻經常出現「傾斜大樓」「中空大樓」的設計,這些大樓的設計真的安全嗎?接下來要講述的就是一「四柱大樓」,這座大樓的建造又是怎樣的呢?
在1977年,美國紐約市建造起了一棟59層的高樓,它的高度達到了279米,樓層59層,總共面積加起來有12萬平方米,可以說是極為壯觀的建造設計了。這棟大樓最稀奇的,當數它的四根柱子,四根柱子高35米,這59層的高樓就依靠著這四根柱子支撐。對於建築工程來講,這無疑是一件難事,但在1977年,美國的建築大師就已經具備了能夠建造出如此高難度建築的能力。該大樓耗費了資金近58億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當然,這座大樓也遇到了一點小挫折。建造完工後,工程師和工人們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沒有將季風氣候的元素考慮在內,於是就可能會造成柱子無法抵抗季風的侵襲而坍塌。更令人窒息的是,工程師發現,大樓本是要用焊接來連接某些建築的,可後來卻改成了螺栓連接,這無疑導致大樓的負重能力被降低。工程師縝密的計算後,測算出如果大樓遭受到巨型颱風,就會被攔腰折斷,這棟樓無疑成為了移動危樓。
1978年,在大樓完工還沒到一年後,工程師下令整改大樓,懸崖勒馬,但當他們正準備開始施工的時候,悲劇發生了,工程師們最害怕遇到的颶風出現了。颶風的風速高達二百二十千米每小時,這速度是工程師測算過的,會嚴重侵害高樓的風速,這讓眾人很惶恐。為了趕在風暴前修補好大樓,工人們連夜開工,晝夜交替。但命運就是愛給人開玩笑,當工人們終於辛苦修補完大樓後,卻發現颶風不來了,它轉了個彎向別的地方去了,這也令工程師們和工人們哭笑不得,而這座險遇滅頂之災的大樓也算是躲過了一次危機。
因為沒有了颶風,穩定下來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究縝密的加固方法,但好像並沒有什麼好的進展。改造大樓尖端45度設計?這被首先否決了,因為為了大樓的獨特性和美觀,它最大的特點堅決不能去掉。把四根柱子封閉起來?這更不可能了,工人們下了那麼多功夫在這四根柱子上,自然不會就此放棄它。就在不斷的商討否決,否決商討後,大樓的加固陷入了僵局。
2001年,大樓在潛在的危機中堅強的存活了十餘載,但人們依然無法安心的在大樓中生活和工作。直到美國紐約經受襲擊一案出現,人們才徹底醒悟,再不將此樓修好,定會後患不窮。於是,開發商們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材料對大樓進行了多次修補,就這樣,大樓的危機才告一段落。
結語
如今,大樓依舊巍峨地聳立在美國紐約市最繁華的街道上,它是紐約的標誌,也是時代辛苦的標誌,但不得不肯定的是,在1977年,美國人就敢有如此膽大的建築構造,則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擁有了足夠先進的建築技術,這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