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入華史:曾被中國待業青年看作「救世指南」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加裡森敢死隊》停播,美劇也在中國停住了前進的步伐。也有人認為,從該劇開始,引進劇的思想和其他是否符合中國特殊國情的問題,被嚴肅對待起來,成為海外電視劇引進審查的肇始。

在《生活大爆炸》等多部美劇於視頻網站下架後,有報導稱,央視為滿足觀眾需求,決定引進該劇,並已交影視譯製機構進行議制。

本文原載於2014年5月15日《博客天下》第160期。

中國美劇迷們遭逢了人生中的一次「黑色星期六」。

在4月27日這天,《生活大爆炸》和《傲骨賢妻》等多部美劇從視頻網站下架,劇集的頁面顯示,「因為政策原因無法提供觀看」。

公開報導稱,這與3月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一份通知有關。根據通知,今後網站購買的美劇、英劇等必須「先審後播」。

1979年,在時任國家副總理鄧小平踏上美國國土的那一年,中國人看到了第一部美劇。當年年底,中央電視臺組織了一個由臺長戴臨風帶領的4人選片小組到香港買片。當時他們挑選了6部港片和一部美國科幻劇《大西洋底來的人》。

這是一部製作略顯粗糙的美劇,但卻是令無數中國人開眼看西方的第一部美劇。

這部劇改編自1964年歐文·艾倫導演的電視系列劇《海底遊記》,長達110集。1977年,該劇在美國NBC電視臺播了一個季度,反響平平。然而在1980年,麥克·哈裡斯(《大西洋底來的人》的主角)就徵服了無數中國觀眾。該劇甚至衝擊了當時的「國產大片」。據報導,春節期間,張瑞芳主演的《大河奔流》在北京西單首都影院只賣出6張票。跟現在的美劇相比,雖然此劇看上去製作不夠精良,卻堪稱一部無比「乾淨」的科幻劇:無色情鏡頭且極少暴力。男女主人公瀟灑漂亮,彼此關心,經常相伴出生入死,分別搭救過對方性命許多次。但從頭到尾竟然接吻都沒有一回(這可能也是在美國反應平平的原因)。

麥克·哈裡斯火了:他標誌性的蛤蟆鏡及喇叭褲風靡中國。按照劇情設定,麥克因為不能長期看陽光,因此老戴著一副非常帥氣的太陽鏡。當時那些趕時髦的青年往往是這樣一幅打扮,戴著蛤蟆鏡(鏡片上的標籤還不能弄壞,不然再出手就不值錢了)、提著放鄧麗君歌曲的SONY「四喇叭」收錄機、穿牛仔喇叭褲。

這部電視劇的另一個社會影響,在於很大程度地改變了中國人對美國人的印象——美國人不再是歷史課本中形象可憎的杜勒斯和抗美援朝電影中吊兒郎當的美國大兵。其中展現的陌生西方生活方式,如沙灘、酒吧、公寓和西餐等生活細節,讓很多中國觀眾好奇。而來自海底之人的科幻情節,也迎合了當時中國風起雲湧的學科學風潮。

但在《大西洋底來的人》之後很長時間,中央電視臺再也沒有引進和播放過美劇,這實在不符合1980年代自由奔放的氛圍。如果不是一些地方電視臺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引進美劇,中國人可能會面臨一個漫長的、在10多年左右看不到美劇的時期。

一切皆因1980年《加裡森敢死隊》被中國引進。這部美劇拍攝於1970年代,講述二戰後期,美軍中尉加裡森從監獄裡找來一些殺人犯、騙子、強盜、小偷,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隊,深入敵後,打擊納粹德國的故事。

這部於當年10月開播的電視劇,每周六晚8時準時播放,一度萬人空巷,顛覆了中國人對「英雄」的定義。但一共26集的劇集只播了16集即告停播。

《加裡森敢死隊》播放的夭折,與現實緊密相連。1980年,中央下決心徹底終結持續25年之久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大批知青從農村返城,城市積累的待業人口高達2000萬,是1949年以來的最高點。北京市的一份調查說,「部分青年經濟困難,思想苦悶,悲觀失望。大批青年無所事事,遊蕩在社會上,惹是生非,犯罪率上升,敗壞社會風氣」。

《加裡森敢死隊》讓當時思想苦悶的中國待業青年找到了一些街頭救世的要素。當時有媒體報導,不乏青少年模仿電視劇裡的橋段練習飛刀,還有盜賊模仿劇中情節進行連環盜竊;有一些流氓團夥直接標榜自己受敢死隊影響或者自稱敢死隊,如唐山的「菜刀隊」和湖南的「斧頭幫」等。由此,1983年中國開始「文革」後的第一次「嚴打」運動。

有社會學家研究稱,當時治安問題的淵源,基本上都跟《加裡森敢死隊》的引進有關。

《加裡森敢死隊》停播,美劇也在中國停住了前進的步伐。也有人認為,從該劇開始,引進劇的思想和其他是否符合中國特殊國情的問題,被嚴肅對待起來,成為海外電視劇引進審查的肇始。

《加裡森敢死隊》在央視是停播了,但其在錄像廳大行其道。由於經濟體制的改革,各個地方電視臺獲得自主權以後也開始引進外國電視劇,所以中國觀眾依然可以享受到美劇。如1982年,廣東電視臺譯製了科幻片《火星叔叔馬丁》,在機器貓還沒有進入中國的年代,這是一部讓很多孩子能夠爆笑的科幻片。1980年代後期,上海電視臺又引進譯製了美劇《神探亨特》,並在《海外影視》節目中播出,也受到高度的好評。

1990年代,隨著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到深圳去、到上海浦東區創業、下海做地產、開公司成為熱門話題。

與改革同步,1990年代美劇引進也開始加速,在商業形式上也有所變化。過去電視臺引進美劇大部分採取迂迴購片的方式,比如從香港引進;而1990年代以後,更多開始直接從美國公司處購買版權。

中央電視臺當時的王牌節目《正大綜藝》的正大劇場和上海電視臺的《海外劇場》,成為這方面的主力。對於前者來說,儘管正大劇場播出的劇目理論上是電影,但當時這個並無嚴格區分,很多都是電視劇。而後者則帶來了重要的生活片《成長的煩惱》。

除《成長的煩惱》以外,《霹靂遊俠》、《特警4587》、《幽默警探》、《神探加布裡》等美劇也以各種形式在全國播放,成為很多現在中年人的青春回憶。從中也可以看出,探案片佔據了主流份額,這種選擇可能也和便於通過審查有關。

但是這些美劇都沒有達到《大西洋底來的人》、《加裡森敢死隊》以及《成長的煩惱》的高度。某種程度上,以電視播放為載體的美劇,乃至引進劇的黃金歲月暫時終結了。

這種情況終於被「米帥」和「主婦們」打破。但此時,播放載體已經不再是央視或者其他電視臺,新興的網絡成為主要的傳播渠道。觀眾也從電視時代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網絡時代的主動挑選者。

2005年,福克斯公司推出了電視劇《越獄》,講述犯罪、陰謀、監獄生活和拯救。由於前兩季中鬼斧神工的編劇功力和主演溫特沃思·米勒帥氣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該劇大獲成功。當時可能沒有人能料到,這部劇在中國會火得一塌糊塗。雖然其從來沒有在中國正式播放過,但一度成為2005年最重要話題之一。

《越獄》為什麼能如此火,如毫無疑問,年輕人和網絡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在那兩年,整個大學宿舍到了晚上都在看《越獄》的情況十分普遍。2005年是中國網際網路業發展的關鍵年,有人認為當年是繼1995年和1999年之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第三波浪潮,特別是百度的成功上市引發的中國概念股熱潮。拋去這些產業方面的信息,網速的加快和個人電腦的進一步普及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葉,一個大學生沒有一部臺式機或者筆記本電腦,已經是非常少見的事了,而不會上網不上網的年輕人,也基本絕跡了。《越獄》的火爆,僅僅是一個開始。

有人是這樣評論的,網絡時代的《越獄》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再好再熱的片子如《X檔案》、《老友記》等都處於靜水深流的狀態,當時網絡尚未普及。可以說網絡時代標誌著美劇的又一次興起。而在這個時期,中國人不再只是去看美國和日本的邊緣非主流作品,他們利用網際網路和字幕組,無縫連接最熱門的美劇,和大洋彼岸的美國主流社會分享最新的作品。

但這種作品依然處於「非法觀看」狀態。無論是通過網絡在線播放還是下載,這兩種方式所播放的美劇都未取得版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關部門對網際網路上的盜版美劇進行打擊。這種情況從2010年才開始改變。當年,各大視頻網站開始重視正版美劇版權的引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在視頻網站觀看美劇。

也是自《越獄》之後,美劇一下子成為中國年輕白領生活方式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醜女貝蒂》、《英雄》、《絕望的主婦》、《斯巴達克斯》、《生活大爆炸》等等成為年輕人必不可少的話題。追劇、煲劇等詞彙,進入了最常用的漢語生活詞彙列表。

201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向紀檢幹部們提到了描寫美國國內政治鬥爭和陰謀的政治劇《紙牌屋》。有報導稱,王岐山在提及這部美劇時,非常重視劇中「黨鞭」這一政治角色。作為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提及美劇,王岐山開了先河。過去蘇聯、歐洲和日本的影視作品,也被國家領導人在一些場合提及,但是在網絡時代提及一部未被正式引進的美國政治劇,確實是破天荒的新鮮事。

另一方面,權威又正在滯後,過去央視和地方電視臺都是國家力量的代表,是觀眾接觸美劇的唯一渠道。而網際網路時代,央視不得不跟隨網際網路的流行趨勢,非常「後知後覺」地引進了《兄弟連》、《絕望的主婦》、《實習醫生格蕾》等網絡熱門美劇。但播出後反響平平。一方面由於主要觀眾早就依靠網絡先睹為快,另一方面糟糕的配音也始終被人詬病。作為主力電視觀眾的中老年們,也似乎對美景鎮上主婦們的八卦和陰謀提不起興趣。央視在免費頻道上播放美劇,始終處於一種不討好的狀態。

在《生活大爆炸》等多部美劇於視頻網站下架後,有報導稱,央視為滿足觀眾需求,決定引進該劇,並已交影視譯製機構進行議制。央視就此回應稱,播出的版本將會是被刪減的「綠色版」。

相關焦點

  • 特型演員劉勁曾在蓉當3年待業青年 睡火車司工具機
    原來,有學生曾給劉勁發私信,糾結自己是考試還是聽演講,很少回私信的劉勁怕耽誤學生,便私信承諾說「先去考試,我把講座延長點。你考完過來,我還在演講」。  但在昨天川外成都學院的觀瀾堂裡,劉勁卻呈現了一個「陌生」的自己:他更多地講起自己的學生時代,講起了當年那個為圓「演員夢」在成都當了三年「待業青年」的劉勁。  上世紀80年代,馬爾康還是個封閉的小縣城。然而,《林則徐》等老電影卻為劉勁打開了新世界,「光和影扎在心頭,像初戀一樣揮之不去,我就特想當演員。」
  • 當今社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待業青年」呢
    當今社會很多事情是非常奇怪的,有些人的生活標準還沒有一條狗高,有些人一天的消費是有些人一年的收入,作為一個80後,我想問一句,這個社會怎麼了,好多事情已經沒有對錯之分了,因為生活總是不經意地給你開玩笑,給你出一些很多看不懂也想不通的事情,今天我們大家就來探討一下,當今社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待業青年
  • 五一假期追劇指南(附美劇排播清單)
    4月追劇指南來咯~看到3月美劇更新,心情如春意般盎然《路~臺灣特快~》2020-05-16(日本)/3集《太陽不能動:日食》2020-05-24(日本)/6集《法外搜查》2020-05-23(韓國)/12集國劇《做工的人》2020-05-10(中國臺灣
  • 待業、擇業、創業:我國青年就業機制的演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導語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2)農村青年創業。隨著農業發展,出現了播種、收割、銷售等農業服務專業戶,以及榨油、運輸、文藝演出等生活服務專業戶。就地創業,農村青年既可以獲得較高收入,還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曾外出打工的青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閱歷,返鄉創業更有優勢。
  • Visa萬事達入華進程受阻?央行:從未干預
    對此傳聞,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14日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一直積極推動銀行卡市場對外開放,從未干預這兩家美國卡組織的入華進程。《金融時報》報導截圖《金融時報》報導稱,Visa和萬事達進入中國的努力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
  • 救世情結與白日夢
    回憶起來,那時候仿佛好像也有這篇文章所說的救世情結一樣,也在做白日夢,是不太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現在,我教兒子讀歷史的時候,我都告訴他,要中國史和世界史對著來讀,這樣,就知道同一時間點各自發生了什麼,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就比較容易實事求是,而不是妄自尊大。
  • 棲霞區棲化新村社區開展待業青年電腦技能培訓
    「就業是民生之本」,棲化新村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把安置待業青年與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放到首位,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為轄區青年搭建就業平臺,為下崗職工辦實事,成為就業困難青年的貼心人。為了提高轄區青年電腦應用水平
  • 起底章瑩穎案嫌犯 細節堪比美劇情節
    近日,章瑩穎案嫌犯克裡斯滕森作案前的奇怪癖好和作案經過不斷被曝光,讓人不禁想到一部美劇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的劇情。知乎網站曾討論過《犯罪心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劇情。其中網友Lady Heather的回答得到216人的贊同。
  • 顧頡剛:有志研究中國史的青年可備閒覽書
    無可奈何,想著自己正弄中國史,就從中國史中填出十種罷。範圍收縮一點,應當容易滿意。但寫出以後,又覺得陳腐而且不賅備。我只得又縮小範圍,並杜改題目,放寬種數,寫成這個「有志研究中國史的青年可備閒覽書十四種」。既為「閒覽」,又為「可備」,這是表明我對於青年並無命令其「必讀」之意。
  • Apple TV在中國官網露出 想要入華卻沒戲
    今天早晨7點左右,蘋果旗下著名的智能電視盒子Apple TV在中國區的Apple Store上露出,雖然很快被下架了,還是給了許多人一個新的期待:Apple TV或許入華已不遠了? 從邏輯上來看,被蘋果倚重的Apple TV進入中國區不大可能只是通過官方商店上線的低調形式。 今年11月關於Apple TV入華的事,就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了,當時蘋果官網上線了Apple TV的中文版操作手冊,被許多人視作這是Apple TV入華的前兆。
  • LG旗下蘇秘37°入華 中國開店路線圖曝光
    備受中國遊客追捧,LG生活健康自然不會放過中國市場這單大生意。  在較早前,LG生活健康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性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在韓國,高端產品是LG生活健康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未來LG生活健康在中國的發展策略也以高端為主,並將在一兩年內陸續引入一兩個新的高端品牌,最終在中國市場形成三四個產品矩陣。
  • 入華5年有失有得,領英轉型推新版APP,不認為在中國被打敗
    入華5年之際,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宣布在中國啟動戰略升級,由「全球職場人脈的連接器」向「一站式職業發展平臺」轉型。為此,領英推出新版APP,突出服務用戶不同職業發展的階段,而不僅僅是找工作。
  • 第十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即將舉辦
    第十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即將舉辦 「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自2007年創辦至今,已經成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溝通學術
  • 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光輝指南
    講話高屋建瓴、內涵深刻、情真意切、語重心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一代的關心厚愛和對青年工作的深邃思考,是黨的青年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是指導和推動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蓬勃發展的光輝指南。
  • [創業記]TripAdvisor貓途鷹:入華叫板攜程去哪兒
    然而,從09年正式發布其中國官方網站到到網開始,Tripadvisor過去6年入華成績並未得到廣泛認可。反思過往,他們發現了哪些錯誤?重新定位,Tripadvisor二次入華會有哪些改變?OTA行業領軍者、有過十餘年創業經驗的行業老將又能給旅遊類創業者哪些建議?
  • 美劇《妹子老闆》介紹:創業女郎的傳奇故事
    美國的視頻網站Netflix是個產劇大戶,以女性為主線的劇集也是屢見不鮮,諸如熱門的《女子監獄》、《活在當下》、《傑西卡·瓊斯》,還有年中即將上線的講述80年代女子摔跤手追夢故事的《華麗女子摔跤聯盟》…  本月21日,也就是明天,即將上線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美劇《Girlboss/妹子老闆》。
  • 同煤團委領三萬青年走出礦山
    商昊的另一個身份是同煤集團煤峪口礦青年就業指導服務分中心負責人,這是同煤集團設立的專門服務於煤礦待業青年就業、創業的工作機構。在同煤集團,同商昊一樣活躍在各礦廠,為煤礦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的基層團幹部有1000多名,配套成立的青年就業指導服務機構達65家。
  • 哈利波特之父入華,海外製片人成中國片方的「神奇動物」?
    而該片的製片人大衛·海曼(David Jonathan Heyman)被中國資本盯上,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入華之旅。 11月20日,在北京的英國大使館,阿里影業總裁張蔚宣布與《哈利波特》、《神奇動物》系列的金牌製片人大衛·海曼(David Jonathan Heyman)合作,推出合拍片《貓武士》系列,其同名小說已被翻譯成35種語言,在全球售出已超過3000萬冊,在中國發行超過500萬套。
  • 盤點一下美劇和西部片中常見的印第安演員
    早期是模特,去年參演了重拍的西部片《豪勇七蛟龍》龍而小有名氣,扮演的是片中科曼奇族勇士紅色收穫,也參演過美劇《西部世界》。他熱愛印第安文化,是個尊老愛幼的好青年。同時他也是Native Wellness Institute的成員,所以他經常號召印第安青少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回歸自然加強體育鍛鍊,他個人本身在閒暇的時候也會回到阿拉斯加過過漁獵生活,品嘗自己獵到的駝鹿肉。
  • 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學生獲中國德國史研究會2020年年會「青年史學...
    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學生獲中國德國史研究會2020年年會「青年史學論文優秀獎」 來源:外國語學院 編輯:李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