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底能不能經常抱?多抱更有利於寶寶成長,抱的誤區請別踩

2020-12-25 騰訊網

文|凝媽

剛生完孩子後,總會聽到有朋友勸告「千萬不要抱孩子,要是抱習慣了,以後可有你好受的。」很多老人特別喜歡孩子,總是動不動把孩子抱起來,年輕的媽媽就有些慍怒「別給我們抱起來,以後你可要負責呀!」老人們美滋滋地不管這一套,照樣抱個沒完。

在抱孩子還是不抱孩子這件事上,很多年輕人和老人有衝突,年輕人認為不能抱,老人卻總是去抱。那新生兒到底能不能經常抱呢?

01經常抱的新生兒有問題嗎

我家兩個孩子,在新生兒期真是沒少抱。

因為我只會坐著餵奶,所以餵奶的時候會抱著孩子。孩子吃奶的速度特別慢,每次都要吃40-60分鐘,一抱就是這麼長時間。

孩子睡覺也不是特別安穩,30-60分鐘醒一次,繼續抱著餵奶。晚上稍微好一些,大約2小時餵奶一次。

總體算來,每天大約有一半的時間都抱在懷裡。

但是影響孩子發育了嗎?顯然是沒有,所以新生兒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只要掌握好抱的姿勢,就不會傷到孩子。

02經常抱新生兒,家長擔心什麼

很多年輕家長接受了很多「新」的理念,認為經常抱孩子會把孩子慣壞,孩子經常躺著會變乖。但是這樣的理念其實是誤導人的,已經過時的理念。

比較著名的「哭聲免疫法」,其創始人約翰·華生的孩子就是這一方法的犧牲品,三個孩子不是自殺就是流浪,沒有一個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很多採用此法的孩子,不是睡眠障礙就是精神分裂。早已經被美國家長拋棄,我國很多年輕的家長則奉為金科玉律。

除了受到不恰當的育兒理念影響以外,家長們擔心的問題還有新生兒的身體發育問題。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頭頸部力量非常弱,頭部又最重,抱起來的時候,頭部總是要低垂下去,媽媽們擔心孩子的頭頸部受到不良影響。

新生兒的骨骼也沒有發育完全,如果經常抱著孩子,擔心孩子的脊椎受到損傷,比如出現彎曲、變形之類的問題。

03多抱更有利於寶寶成長

擔心雖然不是多餘的,但是抱新生兒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讓新生兒更有安全感: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對外界的環境還不是很適應,特別懷念在子宮裡的感覺。如果經常被抱著,新生兒會聽到熟悉的心跳聲、感受到溫暖、享受那種緊緊的感覺,這都會讓新生兒心情平靜,會更有安全感。

記得一個公益短片,一個小嬰兒一直哭鬧,換了好多人抱都沒有哄好,後來交給了一個叔叔,他就笑起來。原來這個叔叔身體中跳動著孩子媽媽的心臟,這說明胎兒是有宮內記憶的。

鍛鍊頸部力量:新生兒經常被抱起來,頭頸部不斷活動,從而得到鍛鍊,這部分肌肉會變得越來越結實,為以後抬頭、翻身等大動作做好準備。人體的功能就是這樣用進廢退,早鍛鍊,孩子大運動發展就越早一些。大運動是一切智能的基礎,大腦也隨之發育更好。

開闊視野提高認知:新生兒沒有能力翻身,為了防止窒息,只能平躺著看天花板,視野範圍很有限。如果被抱起來,視野範圍發生巨大變化,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孩子的視覺受到不斷刺激,就會發育更好。視神經的發育同樣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認知水平。

04抱新生兒的方法要注意

抱新生兒雖好,如果隨意抱自然也會有壞處,所以要注意抱的方法。

《產後坐月子42天》中提到,媽媽在抱孩子時,最好建立「經常抱、抱不長」的態度。

就是說可以經常抱抱孩子,但是不要長時間地抱孩子。除了餵奶、哄睡以外,孩子醒著的時候,每次抱3-5分鐘最好,時間太長,確實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性習慣。

因為新生兒頭頸部、脊椎發育還不完善,所以抱新生兒時一定注意做好保護。要輕輕地抱起新生兒,一隻手扶住頭頸部,一隻手保護脊椎和臀部,讓新生兒穩穩地靠在媽媽身上。

放下新生兒時,要注意先放臀部,再慢慢放下頭部,停穩以後,再把手輕輕地抽出來,讓新生兒平穩地躺在床上。

抱著新生兒時不要大幅度的搖晃,為了模擬子宮中的環境,可以輕輕地搖晃,幅度在60次/分鐘,防止新生兒腦損傷。

新生兒睡著以後,就趕緊放下新生兒,減輕大人的負擔,也讓新生兒睡得更舒服。只要採用上面輕放的姿勢,也很容易放下。

05結語

新生兒到底可不可以經常抱,答案是可以的,就是每次抱的時間不要太長,還要注意抱的姿勢。正常的餵奶、哄睡也不會影響新生兒的發育。媽媽們在掌握抱孩子技巧的前提下,放心的抱吧!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經常抱孩子會帶來哪些影響?把握抱一抱的時機,促進寶寶成長
    寶寶呱呱落地後,迎來了一家三口最幸福的時刻。自從有了這個小可愛後,寶媽、寶爸、婆婆等身邊人,都想多和他親近親近,以至於迎來了各種抱寶寶的場面……可寶媽佳佳也在擔心,雖然他們都很喜歡寶寶,但與此同時寶寶也比以前變得更粘人了。於是佳佳詢問了一些有經驗的寶媽,而大家都是各持己見。
  • 抱得越多,寶寶越笨,一天到底能抱多久?
    被媽媽抱太久的寶寶,沒有機會自己玩玩具,寶寶小手活動不足,寶寶大動作和抓握能力都會更差。與其整天抱著,媽媽真應該多放下來,讓寶寶自由玩耍。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家長擔心寶寶亂爬,容易碰到邊邊角角而受傷,又怕寶寶在床上爬掉下來摔傷,於是時刻抱著他,不管寶寶要什麼,都直接拿給他,從不讓寶寶操心動手。這種做法是相當錯誤的。寶寶早爬行、多爬行,可有利於大腦發育,可幫助大腦加強對手、足、眼的神 經運動的調控,開發寶寶的智力潛能。
  • 新生兒的「第一抱」有講究,這3類人要避免,再喜歡也不能抱
    寶寶的到來,增添了家裡的熱鬧,家裡人一看到新生寶寶都是非常喜歡,不由自主的想抱寶寶,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關愛。也有些家庭認為對於新生寶寶的第一抱,要講究意頭,然而對於新生兒的&34;,不僅要講究意頭,更要注意寶寶的健康。新生兒的&34;有講究,這3類人要避免,再喜歡也不能抱。
  • 婆媳為「豎抱寶寶」起爭端,寶爸一招解決。新生兒到底能豎抱嗎?
    導讀:婆媳為「豎抱寶寶」起爭端,寶爸一招解決。新生兒到底能豎抱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婆媳為「豎抱寶寶」起爭端,寶爸一招解決。新生兒到底能豎抱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不能坐著拍嗝?不能豎著抱?
    寫在前面   新生兒不能坐著拍隔,不能豎著抱?天啊,我們還要被誤導多少年!   經常聽很多媽媽問,新生兒寶寶這麼小,能豎抱嗎,能抱坐嗎?   臥式法:   讓寶寶橫趴於媽媽的大腿上,寶寶的臉側邊向下。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同樣手掌呈杯狀,由下往上慢慢輕拍寶寶背部。   新生兒不能豎抱?錯!
  • 豎抱、橫抱、靠肩抱,剛出生的寶寶到底怎麼抱?正確抱姿了解一下
    寶寶剛出生之後,小小軟軟的一團看起來特別可愛,讓人忍不住就想摸摸抱抱。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經驗,並不知道應該怎麼抱孩子,經常能看到寶寶在父母懷裡哇哇大哭的場景,所以很多寶爸寶媽看到家裡老人和護士嫻熟的動作,心裡都會非常羨慕。豎著抱、橫著抱、還是靠肩抱,剛出生的小寶寶到底應該怎麼抱呢?這幾種正確的抱姿父母們了解一下!
  • 新生兒每天可以抱多久?抱多反而有危害,別讓溺愛誤了娃
    尤其是尚年幼的寶寶,軟萌萌的可愛極了,父母是怎麼看都看不夠,怎麼抱都抱不夠,恨不得一直黏在一起。對此長一輩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會說,寶寶不要一直抱著,抱多了會越抱越笨,那寶寶能不能長時間一直抱著呢,抱得多了是不是真的會笨呢?
  • 新生兒要怎麼抱?新手爸媽別抱錯了,育嬰專家:這才是正確的抱法
    文|啞鈴媽媽新生兒作為父母愛情的結晶,如何健康成長是十分受人關注的,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出生後是十分嬌嫩柔軟,怎樣正確抱孩子就成了新手爸媽的一大難題。這不,新手寶媽阿文近期就碰上了一大難題,關於如何抱新生兒這件事情,儘管婆婆已經不厭其煩地教了很多次,阿文還是找不到技巧,更不知道如何下手,且育兒書上所教授新生兒抱發和婆婆所傳授的經驗出入很大,這下可難壞了阿文。她應該如何抱自己的小寶貝呢,怎麼抱才是對寶貝脊椎最大的保護呢?
  • 闢謠:新生兒不能豎抱?錯,找對姿勢一樣可以豎著抱!
    由於新生兒的頸椎和脊椎還沒發育好太軟了,所以很多人便認為新生兒不可以豎抱。其實說新生兒不能豎著抱是一個謠言。事實上並非如此,科學研究表明,任何月齡的新生兒都可以豎抱,關鍵是要保護好孩子的頸椎和脊椎,即使橫抱如果姿勢不對的話,一樣也會不利於孩子脊椎的發育成長。
  • 聽說新生兒不能豎抱?這完全是謠言,豎抱好處多多!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抱娃的那些事~ 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於醫學上比較穩定的早產兒,可以採用KWC來代恆溫箱的養育措施。
  • 嬰兒哭鬧能不能抱,恆河猴實驗結果:孩子抱的越多這個能力越好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幾乎每個孩子都是會哭鬧的,但是新生兒們在月子裡的表現完全不同,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還有父母自身的做法,同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以及孩子們日常的表現。如果我們了解新生兒成長過場中的「秘密」,那麼媽媽們就可以做到讓孩子少哭泣。為什麼有的孩子愛哭鬧有的更乖巧?
  • 新生兒三個月內不能豎抱?別被誤導,這5個好處橫抱替代不了
    開心果媽媽曾經也有一個育兒誤區,那便是認為,寶寶在三個月之內是不能豎抱的。關於豎抱問題,開心果媽媽和婆婆的意見並不統一,為了避免發生爭執,在給寶寶打疫苗的時候,問了在場的兒保醫生。開心果媽媽記得很清楚,當時的兒保醫生說:「新生兒是嬌氣,但是也沒有你們想像的那般嬌氣。三個月內是可以豎抱的,主要還是看你抱的方法。並且豎抱的好幾個好處,是橫抱替代不了的。」新生兒三個月內不能豎抱?
  • 新生兒被抱出產房,"第一抱"給爸爸還是奶奶,其實應該給他
    於是三個人一同陪著朋友去醫院待產,終於等孩子順利生下來了,沒成想老公和媽媽兩個人又被醫生給叫走了,等護士把孩子抱出來叫家屬的時候,門口就只有她哥一個人。她哥趕忙走到護士身邊要抱孩子,誰知護士竟然把他一把推開,還說著:"你不能抱。""我是孩子的舅舅,怎麼抱不了?"護士就說:"你是不是抽菸了,抽菸不能抱孩子。
  • 新生兒被護士抱出產房,「第一抱」給爸爸還是奶奶,其實是他
    於是三個人一同陪著朋友去醫院待產,終於等孩子順利生下來了,沒成想老公和媽媽兩個人又被醫生給叫走了,等護士把孩子抱出來叫家屬的時候,門口就只有她哥一個人。她哥趕忙走到護士身邊要抱孩子,誰知護士竟然把他一把推開,還說著:"你不能抱。""我是孩子的舅舅,怎麼抱不了?"護士就說:"你是不是抽菸了,抽菸不能抱孩子。"
  • 新生兒到底能不能豎抱,原來很多人都錯了
    「才一個月就豎抱,我覺得還是早了。」「我家寶寶三四個月才開始豎抱呢。」「我覺得一個多月的孩子豎著抱不行,對孩子的發育不好。」從大家的討論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認為新生兒不能豎抱,只能橫抱。新生兒到底可不可以可以豎抱?
  • 如何抱新生兒,才不會傷害到TA的脊椎?
    「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經常上網一看,都是一大片豎抱傷脊椎、危害大的文章,把新手媽媽們嚇得不行。更糾結的是,很多小寶寶豎抱就笑,一橫抱就哭了。讓人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們還要被「新生兒豎抱傷脊椎」的謊言嚇多久?
  • 豎抱、斜抱、靠肩抱,出生不久的寶寶該怎麼抱?正確抱姿學起來
    剛出生的小寶寶到底該怎樣抱呢?給您提供幾種正確的抱姿!案例:出生兩月的娃豎抱,被老人訓斥娜娜的女兒兩個月大,自從她出生,寶爸成了十足的「女兒奴」,鞍前馬後地伺候不說,每天變著樣的誇女兒好,女兒漂亮。分析:幾個月的孩子才能豎抱呢?關於寶寶豎抱,此前一直有條不成文的規矩,代代相傳,那就是寶寶3個月前不能豎抱。而事實上,無論幾個月大的孩子都能豎抱,但前提是要保護好寶寶的脊椎和頸椎。家長一定要牢牢地託住嬰兒的頭部和屁股,讓寶寶能貼近父母的胸部趴著。
  • 豎抱孩子不安全?真正有「坑」的2種抱娃習慣,希望你一個也別踩
    但是,有些父母由於缺乏經驗,經常會採取錯誤的抱娃姿勢,不僅孩子覺得不舒服,就連大人也經常累得腰酸背痛。那麼新生兒究竟應該怎麼抱呢?這2種容易踩「坑」的抱娃習慣,看看你自己中了嗎?孩子在3個月前不能豎抱得知不知道!」親媽的這番責備讓劉先生有點摸不著頭腦,小孩子又不是玻璃,怎麼就不能豎抱了?豎抱孩子真的不安全嗎?
  • 闢謠:脖子沒長硬,新生兒不能豎抱?橫抱豎抱按月齡分,並不科學
    小寶寶剛出生時,軟綿綿一團,我們想當然覺得寶寶脖子沒長硬,豎著抱會傷害孩子的脊柱,但其實真相未必如此,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出生的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該如何豎抱呢?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於醫學上比較穩定的早產兒,可以採用KWC來代恆溫箱的養育措施。
  • 如何抱新生兒才不會傷害到TA的脊椎?
    「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經常上網一看,都是一大片豎抱傷脊椎、危害大的文章,把新手媽媽們嚇得不行。更糾結的是很多小寶寶豎著抱就笑,一橫抱就哭了。讓人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們還要被「新生兒豎抱傷脊椎」的謊言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