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僅一個溫州泰順 縣,當地男子就已迎娶了91名越南新娘
本報記者帶你走近——
那些遠嫁到溫 州的越南新娘
傳說,越南姑娘勤勞傳統、溫柔賢惠、生性恬淡……所以,為啥不到越南相親去?
原本,在很多人看來,「越南新娘」在中越上千年的交流史上,更多意味著國界兩側共同的文化、習俗和信仰。然而,近些年來,「越南新娘」卻逐漸被解讀為中國社會低階層男性的婚姻夢,甚至和當中「媒人」經濟引發的商業利益,愈加捆綁在了一起。
今年以來,僅溫州泰順縣,當地男子就已迎娶了91名越南新娘。這一群體,正漸漸走入我們的生活。
我們試著探尋那些遠赴越南的尋妻客,會經歷怎樣的求偶過程;也寄望循著如斯脈絡,解讀這一群體的婚姻心態;我們還想聽聽那些遠嫁過來的越南新娘們,她們的內心獨白。
【他的故事】
陳上旺:越南相親記
——一個中國低階層男性的跨國婚姻夢
1976年出生的陳上旺,老家在福建寧德山區,家貧,35歲了仍打光棍。用他的話來說,除了一間長輩留下的破舊木質老房,家裡沒有任何財產了。
陳上旺在溫州打工,算是一名新溫州人。家裡80多歲的老母親,只盼早日看到兒子娶妻生子。
其實,和很多正常的男人一樣,陳上旺也希望早點有人暖被窩。他也曾試著去相親,「大概相過兩三個姑娘,但處了一段時間就分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嫌我家太窮。」 陳上旺不停地搖頭。
經歷這些後,他似乎潛意識承認了所謂的現實:沒錢,買不起房,買不起車,姑娘不願跟他,也沒什麼話好說。
很快,陳上旺在越南的日子,過去近兩個月了。
有一晚,陳上旺聽房裡一個男的躺在床上說起,好像夢裡來過這裡,但不是來相親,而是來還債。他覺得,這話挺有道理。
兩個月零5天,可能陳上旺自己也沒想到,憂愁會戛然而止——他相中了一個名叫楊氏紅幸的姑娘。跟其他越南姑娘相比,陳上旺覺得她有個很大的優點——會講一點中文。
「據說她的中文是跟著一個小本子學的。」陳上旺其實並不了這個女人的過去。但他卻不敢耽擱,立即去了女方家裡,見了楊氏紅幸的父母,還有她的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只給嶽母包了紅包,大概相當於人民幣三四百元,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錢都給出去的。」
接下來10天,女方辦妥了手續,只等出嫁了。這期間,陳上旺給她買了金飾和衣服。臨走前,在越南紅娘操持下,他們在當地擺了3桌酒,陳上旺出了2000多元。
2011年11月22日,陳上旺和楊氏紅幸在中國登記結婚。
這一刻,他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
這樣的日子,一直拖到了2011年夏天。那年8月,陳上旺突然接到了一個親戚的電話,寒暄一陣後,又提到了娶媳婦的事。親戚勸陳上旺,真不行,咬咬牙湊點錢,去越南找一個。「她說我們老家那邊,有些人出去轉一趟,就娶回越南新娘了,有的兒子都生了。」
陳上旺最關心的,還是要花多少錢?親戚說,估計5萬差不多了。
「我當時算了一下,娶一個本地姑娘,就算不買房什麼的,彩禮之類估計也要10萬多,如果花5萬真能把這事辦了,女的不要房不要車好好過日子,其實也挺好的。」陳上旺說。
陳上旺急急趕回了老家。
在陳上旺的老家,幫人牽線搭橋去越南找媳婦的「媒人」挺多。親戚幫他打聽了一個「媒人」的號碼,兩人很快聯繫上了。至今,陳上旺的手機裡,還存著這個「媒人」的號碼,名字只標註了一個「壽」字。他說,至今他也不知道這個「媒人」具體叫什麼,因為是老家壽寧的,所以這麼稱呼。
「他說只要辦一本護照,就可以帶我出去,相中了,給女方一點聘禮就可以帶回中國登記結婚,手續全都合法。」陳上旺說。
「壽」輕巧的描述,並沒有打消陳上旺心中諸多疑慮。回老家後,他多少做了一些功課,比如,哪家的越南新娘留得住,哪種很容易人財兩空……
「這樣討回來的媳婦,會安心待著麼?」他也曾試探著問起。「壽」的答覆是,如果娶回來的媳婦,半年內不辭而別,可以再幫他找一個。有了這句承諾,陳上旺覺得心安了些。
「我當時就是抱著一種賭博的心態,心想老這麼打光棍也不行,乾脆賭一把。」陳上旺至今仍能回憶起自己出發前,夾雜著怎樣複雜的心理。
2011年9月5日,陳上旺出發了。
陳上旺跟著「壽」,第一次坐上了飛機。
抵達越南胡志明市,還沒等陳上旺把這座城市看個大概,已被領進了當地一家小旅館。這是一個至今他仍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住處,對於那裡的一切,他也只能用手比劃著介紹:房間大概七八平方米,裡面有4張床,他去的時候,裡面已住了3個男人,都來自浙閩一帶山區。
我很好奇,住在裡面的男人,到底會聊些什麼?
而陳上旺的回答,卻有些出乎意料,他說,彼此並不大愛交流,一是大家到這裡的目的心照不宣,二是說不定接下來,他們很可能還是競爭者,都怕露底牌。
第二天「壽」再次出現,和他一起來的,還有越南這邊的紅娘,有中國人,也有當地人,會說中文,也會說越南話。
「當著我們的面就開始打電話,問問誰家有姑娘,說這裡又有人來相親了。」陳上旺一度覺得有些恍恍惚惚,這是在越南相親麼?感覺和國內的婚介所差不多麼。
不過,這樣的場景,也讓陳上旺心裡一直的忐忑,開始有所安定,「就好像賭局真的開始了一樣,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只知道既然已下了注,橫豎要走下去了。」
當天,陳上旺就見到了第一個相親對象,身高一米五多,微胖,皮膚有點黑,「不是我喜歡的那一類。」
在排除房子車子票子的束縛後,陳上旺對於自己的相親標準,主要定位在是否合眼緣,「雙方都看著順眼,這事就成了一半了。」而另外的一半,就是姑娘那邊也要同意,「我們相她們,她們也要相我們。」
接下來一段日子,陳上旺大概以每兩天見一個姑娘的頻率,開始相親「車輪戰」,「基本上都是帶到旅館來的,偶爾也會帶我們去姑娘家,有海邊的,有農村的。」
陳上旺的「眼緣」,遲遲未到。看了好幾個星期後,終於看上了一個,卻在去姑娘家拜訪後,遭到了對方父母的拒絕,「估計還是覺得我家條件差了。」
「她們也會問起男方家裡的情況,比如,是城市裡的還是鄉下的,家裡房子怎麼樣,等等。」回到旅館,陳上旺望著天花板,似乎一下子還沒緩過來,「物慾寡淡?也就我們這些過來相親的,自己想想的。」
他感覺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原點,這竟是一個到哪都繞不過的坎。
【她的心事】
黃貝頑:「我不想回家」
——一個小鎮最美越南新娘的中國生活
陳上旺或許不知,就在他娶回越南新娘後不久,2012年開始,溫州泰順等地,有越來越多的男子,也加入到迎娶越南新娘的行列。
我們也開始探尋,為何類似的情況,會開始頻繁上演?這樣的群體,又會經歷怎樣的後相親時代?嫁到中國的越南新娘們,她們的內心,又有怎樣的獨白?
只會簡單中文,認為中國丈夫人好
溫州泰順縣三魁鎮,一個地處群山中的小鎮,原本安靜閒逸,然而,近兩年,當地男子扎堆迎娶越南新娘,卻讓這裡橫生了嶄新的話題。
1987年出生的黃貝頑,去年9月嫁到這裡。長相甜美的她,一度被當地人稱為鎮上最美的越南新娘。黃貝頑住在三魁鎮西洋社區,丈夫姓張。一幢4層的落地房,她和丈夫住二樓。
看到有陌生人過來,披著頭髮的黃貝頑,趴在二樓窗口,探出頭,打量著一切。聽說是來找她的,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從樓上下來,長發已盤起一個高高的髮髻。
在這裡生活一年後,黃貝頑已能聽說一些簡單的中文。就像外地人學溫州話一樣,越南也有賣一種專門教中文的小冊子,上面一行中文,下面一行越南文,中間是發音。但即便這樣,她用得最多的詞,仍是「不懂」。
鄰居薛細珠有時會和黃貝頑說說話,她得出的經驗是,一定要用簡單直白的詞彙,不行就換一個近義詞,或換一種表述再試試。
黃貝頑的家鄉,也在胡志明市一帶,父母在當地養蝦,家裡3個姐弟,她最大。
我問她,當初為何想嫁到中國來?
黃貝頑笑著說,去年5月,先是她一個表姐,嫁到了泰順,後來跟她說,這裡的老公人挺好的,就有些心動了,「我們那裡很多人嫁到國外」。
到底好在哪?黃貝頑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睜大了眼睛,用手指了指自己,最後硬擠出了「老公對我好」幾個字。
問她有沒有哪裡不好?黃貝頑想了半天,只說她不喜歡這裡的冬天,「我到了中國,就買了五六套冬天的衣服,太冷了。」
「我們這邊的飯菜,她吃得也不多。」薛細珠補充說。
不用幹活,懷孕與否最受關注
平時裡,黃貝頑大多數時間,都「宅」在房裡,玩電腦,看越南語的電視劇。
「我不用幹什麼活。」黃貝頑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婆婆,笑著說。
每隔3到5天,黃貝頑會給父母打個電話,「他們總會問我在這裡過得好不好,我就跟他們說過得好,他們就不擔心了。」「父母不會來這裡玩,因為太冷了,他們不習慣。」黃貝頑說。
我問她,會不會想家?
黃貝頑可能沒太理解,回答有些出乎意料,「不想回家」。她說,今年4月,她回了一趟家,丈夫送她到南寧,然後她一個人回去的,又回來了。20天後,她又回了一趟,做什麼,她沒說。
鄰居有時候會問黃貝頑,她的妹妹願不願意嫁到中國來,「不會介紹妹妹來,她不想來。」 黃貝頑每次都這樣回答。
聊天中,黃貝頑還提起,今天有客人來。原來,黃貝頑的外甥女阮氏錦綢,去年年底也嫁進了該鎮大安社區柳埠村一戶人家。隨著三魁一帶越南新娘越來越多,加上很多之前就認識,她們也開始互相串門了。
「她已經懷上了。」薛細珠補了一句。在這個小鎮上,誰家娶回來的越南新娘懷上孩子了,似是公開的秘密,人們幾乎會習慣性地帶上這樣一句註解。
和黃貝頑不同,阮氏錦綢更加內向,而且中文也懂得很少,大多數時候,只能用搖頭示意。阮氏錦綢說,她也是在親戚介紹下嫁到中國的,「感覺還能適應,老公對我也還可以」。
不出門的日子,阮氏錦綢說,一般都會幫著做飯,「有時也會做越南菜」。
和黃貝頑答案相同的是,阮氏錦綢也說,她也沒想過回越南。
之前曾聽說,有些越南新娘嫁過來之後,會讓夫家寄錢回去。提到這個問題時,黃貝頑和阮氏錦綢都說,他們沒讓老公寄過錢。
猶如硬幣的另一面,就在越南新娘扎堆到來之時,「落跑」字眼也和這個群體交織在了一起。
陳上旺的不幸結局
很不幸,上文提到的陳上旺,正經歷這一切。
今年1月7日,陳上旺和楊氏紅幸的兒子出生了。但是,卻不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出院記錄上寫明,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並有唇顎裂。孩子需要做手術,陳上旺拿不出錢來。這時,楊氏紅幸又提出要給娘家寄錢。「我說要給孩子治病,錢不能寄,就和我吵。」
4月29日,陳上旺上完晚班回家,發現小小的出租屋裡,孩子孤零零地躺在嬰兒車裡。
楊氏紅幸不見了,她的證件也都不見了。
陳上旺抱著孩子到處找,去派出所報案,回福建向她的越南老鄉打聽,最終都一無所獲。「她不會再回來了。」陳上旺心裡清楚。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家住三魁鎮的黃某,今年1月10日,從越南帶回了妻子石某。然而,好日子還沒過幾天,2月5日下午,石某說自己去美髮店洗頭,之後就再沒回來了。黃某這次娶親,先後花掉了4.6萬元,結果一個月不到就出事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嫁到泰順的越南新娘,眼下已發生了四五起「落跑」事件。今年前7個月,因越南新娘「落跑」引發的跨國離婚案,泰順法院就已接到了至少3起。
「落跑」後遺症很多
不過,即便如此,民間對於這一現象的看法,仍足夠樂觀。因為在他們看來,雖然「落跑」偶有發生,但相對於全縣上百名越南新娘這一基數,比率並不算高。坊間甚至有一種說法,一些老人家覺得,只要孩子生了,就是人真的走了,也不會太虧。
和民間反饋不同,泰順當地一些和涉外婚姻相關的管理人員,流露出的卻是另一種心態:對於越南新娘這一現象,不想說不好,但也不想說有多好。
究其原因,雖然大部分迎娶入門的越南新娘,都能逐漸適應過門後的生活,但一些越南新娘「落跑」事件開始出現,也是事實。「這是一個新問題,處理不好,後遺症很多。」所謂後遺症,一是往往人財兩空,二是越南新娘「落跑」後,丈夫想解除婚姻關係,還得上法院。
「這種跨國離婚案,時間和經濟成本都要高不少。」泰順法院一名工作人員曾介紹,比如,案子受理後,先要委託省高院,再通過大使館等機構送達。如果送達不到,還要公告等。時間和精力消耗都很大。「平均一年半左右時間才能走完。」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1日至9月28日,溫州當地涉及越南籍婚姻登記共146人,離婚登記也已達到了7人。
【記者調查】
三魁鎮上到底有多少越南新娘?
當地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鎮登記在冊的越南新娘共57名,其中,2012年,當地男子迎娶了21名,而今年前10個月,迎娶人數已超之前總和,達到了35名。
「2011年之前,鎮上唯一的越南新娘,也不是相親娶來的,而是鎮上一名男子在廣西打工時認識的,和後來的情況不一樣。」一名知情人士說。
那麼,為何從2012年開始,三魁鎮上的越南新娘出現了如此快的增長?
婚姻花費低一半,「傳幫帶」氛圍帶動
上述知情人士稱,主要是民間有一股「傳幫帶」氛圍。一開始,福建一帶流行娶越南新娘,而泰順與之毗鄰的山區,逐漸也受到影響,一些娶不上媳婦的男子,也想到了這條通途。
「一般都是誰家想娶越南新娘,就去那些已娶過的人家,討一個中介號碼過來,然後自己聯繫。如果成功了,會包個紅包意思一下。」黃貝頑的婆家人說。
而這背後歸根結底的動因,還是婚姻花費的考量。一般娶一個本地媳婦,至少要準備10萬元以上的彩禮,而迎娶越南新娘,「費用」能降至一半。
三魁鎮也絕不是個案,放眼整個泰順,目前登記在冊的越南新娘已達到151人,其中91人都是今年新迎娶過來的。
跨國「媒人」經濟:5萬塊錢怎麼用?
除了民間自發「傳幫帶」,坊間一直有說法,這背後,地下涉外中介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暗藏在越南新娘背後的「媒人」經濟,到底又是怎樣的?
近日,記者通過相關知情人士,輾轉和一名專門介紹國內男子前往越南相親的「媒人」聯繫上了。和他的對話中,多少能發掘一些「媒人」經濟的脈絡。
撥通「媒人」王超(化名)的電話,他卻不承認自己叫這個名字,只問找這個人幹嘛?聽說有人要找越南新娘,他才顯露了興趣,話語中也透出了經驗十足。
「我大概跟你講一下價錢,你們考慮下。現在大概都要5萬塊左右了,去之前給我……」報價很快開始。
5萬元,都花在了哪裡?
「那邊你不要擔心,只要你能出這個錢出來,那邊住宿啊機票什麼的我們全包了,登記的費用你們自己出了。」王超強調了一下,「手續都是合法的。」
大概要去多長時間?
王超說,前兩年很快,半個月就可以了,現在一兩個月可能還搞不定。「現在女孩子比較少了,時間(長短)要看你的,如果隨便要的話,農村裡面的,比較快,如果想漂亮一點的,時間要長一些。」
出發前要辦哪些手續?
「如果要去,先辦一本護照,然後是未婚證明。不用跟旅行團,護照好了,直接給我電話。」
還要其他費用麼?
「隨身帶幾千塊就夠了,5萬塊肯定要先給我了,因為機票錢住宿費要從裡面扣出來的。」
如果相親不成功呢?
「不成功,扣除那些費用,大概要扣一萬五左右。」
到了越南,會接觸「養媽」群體麼?
「女方那邊,我們只負責帶你過去,越南那邊有專門做媒的,我們錢也是打給他。」王超並未解釋很多,只反覆提到,越南那邊的媒人,「主要也是靠我們自己聯繫,我們做這麼久了,也是找信得過的,不然那邊拿著錢跑掉了,我去哪裡找人,是吧?」
提到會不會「落跑「這個話題,王超說,這個就很難說了,第一是人不太中意,第二吃住不習慣,這個肯定有的。「要走我也沒辦法啊。這個沒法包的,就是國內女孩子,對她不好她也會跑掉的。」
國內的「媒人」,對越南那邊的相親女子,有多少了解?
王超坦言,姑娘是不是結過婚,無法保證,「那個只能看她自己是不是老實了。像結過婚、生過孩子的情況,也是有的」
娶回來發現不合適怎麼辦?
「你們自己送回去,這是你們家裡的事情了,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了。這個是雙方願意的,不是我們逼你一定要娶這個女的。」
至於費用方面,王超提到,前兩年不用5萬元這麼多的,但如今形勢已大不一樣了,「現在排著隊來看了,光棍太多了,費用又少,所以很多人去娶,現在越南那邊媒人,費用也越要越高了,我們也沒辦法。」
至於具體分配多少,從一些曾前往越南相親的男子反饋看,他們付掉的四五萬元,70%會轉給越南當地「媒人」當作介紹費。(通訊員 麻溫柔 記者 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