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很多永載史冊的奇謀,但也有許多坑爹的餿主意。有的餿主意是真正的餿主意,這是出主意的人完全不經大腦思考亂出主意。而有些餿主意則是出主意的人別有所圖,故意出的主意,坑害主公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國中有哪些餿主意。
一 袁紹的餿主意
何進是東漢靈帝時外戚,官至大將軍。後來何進等掌握朝廷大權,就暗中布置誅滅宦官。可是宦官哪裡是那麼容易除掉的呢?宦官找來何太后作為自己的庇護,何太后堅決不同意自己的弟弟殺宦官。何進又不敢於自己的妹妹翻臉。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袁紹出了個餿主意,如果你不想親自動手,可以招外面的諸侯進京誅殺宦官。這真是地地道道的餿主意,明明自己掌握著軍隊,可以輕而易舉的殺宦官,而現在卻如此麻煩的去求外面的諸侯,所謂的請神容易送神難,後來果然請來了一個董卓,搞的天下大亂!
二 賈詡的餿主意
賈詡是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賈詡是三國中的老狐狸,他為人非常的老練圓滑,他雖然換了很多主公,但無論在哪裡他都受到尊敬和重用。賈詡在明哲保身上面可以說是無人能敵的。當年董卓被殺,王允清算董卓餘黨。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
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徵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就這個餿主意,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百姓遭遇朝野大亂。當然這完全是賈詡的求生本能,後面的事情也不是他能預料到的。
三 郭圖的餿主意
郭圖是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他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出過一個餿主意,可以說是害袁紹輸掉官渡之戰的重要一個原因。事情是這樣的,官渡對峙期間,曹操率軍偷襲烏巢,郭圖建議攻擊曹營而非張郃建議的援救糧倉,結果張郃攻曹營不下,郭圖見其建議失敗,擔心袁紹怪罪自己,便誣告張郃不盡力,導致張郃投降曹操,袁軍土崩瓦解。這真是為了自己安危,絲毫不顧自己陣營的利益。袁紹有這樣手下,怎麼可能不輸!
四 龐統的餿主意
赤壁之戰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慘敗。這赤壁慘敗曹操犯了了許多致命的錯誤,其中最嚴重的兩個錯誤:一個就是殺了蔡瑁和張允二人。一個就是聽信了龐統的餿主意:艦船首尾連接。當年曹操苦於士兵不習慣坐船。龐統就建議曹操把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使船的穩度增大。曹操很高興,就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並把這些船稱為「連環戰船」。後來,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東南風助長火勢,結果沒多久,曹操的艦隊就全軍覆沒。
五 張松的餿主意
公元211年,劉璋聽說曹操將派兵到漢中徵討張魯,心中非常害怕,再加上張魯剛剛得到大將馬超,經常來騷擾他。劉璋覺得靠自己的很難守住這份基業,所以想找外援。這時候張松提了個餿主意:讓劉備入川來幫忙。劉璋聽從了張松之言,立刻派法正率部隊迎接劉備。劉備到後來是入川幫助劉璋打跑了張魯。可是還是那句話,請神容易送神難。劉備很快和劉璋翻臉,然後經過三年包圍成都,劉璋投降。這張松明顯是故意出的餿主意,目地就是為讓劉備入川。